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19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具体涉及模具备领域,包括顶盖和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油内盒,所述储油内盒的底部固定套装有挤压管柱,所述挤压管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挤压管柱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侧板,所述分流侧板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涂抹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冲洗装置,由于模具加工中会产生一些胚料杂质,这些胚料杂质随着模具的挤压或支撑板升降时,就会进入到排气腔中,此时冲洗装置在排气腔堵塞时,自动对排气腔进行冲洗疏通,既避免排气腔堵塞的问题,又解决了排气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排气腔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具体为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是利用外力使坯料加工成有特定形状和尺寸制件的工具,且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两类。现有轮胎硫化过程中,为了使模具型腔内的空气得以释放出来,从而使橡胶能够均匀地分布于模具中,现有的轮胎模具均在模具型腔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在硫化过程中,由于胎面区域的排气是通过圆形气孔来排出的,这些气孔通常位于模具内胎顶面,且贯通穿设至模具外表面,在高压和高热的情况下,未硫化的生胶会被挤压至模具胎顶腔外;当空气从模具里排出后,橡胶被挤进钻设的排气孔内形成胶毛,轮胎脱模时,这些胶毛一部分可能会断在模具排气孔内,再次进行轮胎硫化时,会妨碍型腔内空气的排出,进而导致橡胶不能完全充满整个模具型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9755826U的专利公开了模具的排气装置,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通过升降式的升降支撑板实现密封驱动腔和排气腔之间的开闭,通过限位密封环既能够实现上升过程中的辅助限位,还能够实现内密封,通过左驱动弹簧、右驱动弹簧驱动升降支撑板的上升,通过压块扩大橡胶的施压面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实用。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一、由于对比文件在模具中进行排气时,利用升降式的升降支撑板实现密封驱动腔和排气腔之间的开闭,在排气腔开闭排气时,由于模具加工中会产生一些胚料杂质,这些胚料杂质随着模具的挤压或支撑板升降时,就会进入到排气腔中,从而在长时间的排气时,就会导致排气腔中被杂质堵塞,最终影响排气的效率;二、由于对比文件是通过左驱动弹簧、右驱动弹簧驱动升降支撑板的上升,从而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工作,在模具排气时,需要进行持续的利用驱动弹簧进行工作,所以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就会导致弹簧磨损,从而降低弹簧的弹性。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防堵塞和防磨损的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通过设置冲洗装置,由于模具加工中会产生一些胚料杂质,这些胚料杂质随着模具的挤压或支撑板升降时,就会进入到排气腔中,此时冲洗装置在排气腔堵塞时,自动对排气腔进行冲洗疏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包括顶盖和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油内盒,所述储油内盒的底部固定套装有挤压管柱,所述挤压管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挤压管柱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侧板,所述分流侧板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涂抹刷,所述顶盖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导水管柱,所述导水管柱的顶部固定套装有防护盖板,所述导水管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柱,所述分流管柱底部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喷洒侧盒,所述储油内盒内部的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内盒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注油槽,所述储油内盒内腔一侧的顶部套装有注油口,所述储油内盒内腔的底部固定套装有防漏垫板,所述防漏垫板的内部固定连通有抽油管,所述储油内盒的底部开设有抽油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管柱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所述挤压管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内管,所述挤压内管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套装有连通套垫,所述挤压内管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导油内管,所述导油内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抽油底板,所述抽油底板的底部开设有抽油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洒侧盒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水连通管,所述导水连通管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喷洒管柱,所述喷洒管柱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喷洒头,所述喷洒侧盒的一侧开设有喷洒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管柱和挤压管柱内部的元件装置均为橡胶材质构件,所述连通管的另一侧通过挤压管柱与导油内管的一侧固定连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涂抹刷活动套装在驱动弹簧的外表面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油管的底部通过输送槽与挤压内管的内部固定连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洒槽开设的直径范围小于喷洒侧盒一侧的水平长度零点五厘米至一厘米。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冲洗装置,由于模具加工中会产生一些胚料杂质,这些胚料杂质随着模具的挤压或支撑板升降时,就会进入到排气腔中,此时冲洗装置在排气腔堵塞时,自动对排气腔进行冲洗疏通,既避免排气腔堵塞的问题,又解决了排气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排气腔的正常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润滑装置,由于在模具排气时,需要进行持续的利用驱动弹簧进行工作,所以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就会导致弹簧磨损,从而降低弹簧的弹性,此时润滑装置会在驱动弹簧工作时时,对驱动弹簧进行全面润滑涂抹,既避免弹簧磨损的问题,又解决了弹簧弹性降低的问题,从而防止了弹簧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油内盒内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挤压管柱内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喷洒侧盒内腔结构示意图。图5为对比文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顶盖;2、升降支撑板;3、储油内盒;4、挤压管柱;5、固定块;6、连通管;7、分流侧板;8、涂抹刷;9、导水管柱;10、防护盖板;11、通水管;12、分流管柱;13、喷洒侧盒;31、储油腔;32、注油槽;33、注油口;34、防漏垫板;35、抽油管;36、抽油槽;41、输送槽;42、挤压内管;43、连通套垫;44、导油内管;45、抽油底板;46、抽油孔;131、固定套板;132、导水连通管;133、喷洒管柱;134、喷洒头;135、喷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包括顶盖1和升降支撑板2,升降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油内盒3,储油内盒3的底部固定套装有挤压管柱4,挤压管柱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挤压管柱4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连通管6,连通管6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侧板7,分流侧板7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涂抹刷8,顶盖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导水管柱9,导水管柱9的顶部固定套装有防护盖板10,导水管柱9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通水管11,通水管1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柱12,分流管柱12底部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喷洒侧盒13,储油内盒3内部的开设有储油腔31,储油内盒3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注油槽32,储油内盒3内腔一侧的顶部套装有注油口33,储油内盒3内腔的底部固定套装有防漏垫板34,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包括顶盖(1)和升降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油内盒(3),所述储油内盒(3)的底部固定套装有挤压管柱(4),所述挤压管柱(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挤压管柱(4)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侧板(7),所述分流侧板(7)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涂抹刷(8),所述顶盖(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导水管柱(9),所述导水管柱(9)的顶部固定套装有防护盖板(10),所述导水管柱(9)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通水管(11),所述通水管(1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柱(12),所述分流管柱(12)底部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喷洒侧盒(13),所述储油内盒(3)内部的开设有储油腔(31),所述储油内盒(3)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注油槽(32),所述储油内盒(3)内腔一侧的顶部套装有注油口(33),所述储油内盒(3)内腔的底部固定套装有防漏垫板(34),所述防漏垫板(34)的内部固定连通有抽油管(35),所述储油内盒(3)的底部开设有抽油槽(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包括顶盖(1)和升降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油内盒(3),所述储油内盒(3)的底部固定套装有挤压管柱(4),所述挤压管柱(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挤压管柱(4)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侧板(7),所述分流侧板(7)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涂抹刷(8),所述顶盖(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导水管柱(9),所述导水管柱(9)的顶部固定套装有防护盖板(10),所述导水管柱(9)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通水管(11),所述通水管(1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柱(12),所述分流管柱(12)底部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喷洒侧盒(13),所述储油内盒(3)内部的开设有储油腔(31),所述储油内盒(3)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注油槽(32),所述储油内盒(3)内腔一侧的顶部套装有注油口(33),所述储油内盒(3)内腔的底部固定套装有防漏垫板(34),所述防漏垫板(34)的内部固定连通有抽油管(35),所述储油内盒(3)的底部开设有抽油槽(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排气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管柱(4)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41),所述挤压管柱(4)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内管(42),所述挤压内管(42)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套装有连通套垫(43),所述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兴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致美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