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11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包括水箱,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雾炮筒,雾炮筒内设置有风机,雾炮筒与水箱之间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由高压水泵、输水管和软管组成,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注水机构,自动注水机构由支撑箱、进水管、自来水管、阀门、注水管、支撑杆、浮球、活塞和弹簧组成,水箱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器和位于控制器一侧的扬尘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扬尘传感器能够对拌和站料仓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控制器,当拌和站料仓周围环境中粉尘含量过高时,通过控制器启动高压水泵和雾炮筒内的风机,高压水泵通过输水管和软管将水箱内部的水输送至雾炮筒内并由雾炮筒内风机雾化喷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为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拌合站主要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广场、机场的基层稳定土施工,可连续拌和生产不同级配的二灰砾石、石灰稳定土、工业废渣土稳定土成品料,拌合站的料仓在搅拌主机搅拌、砂石料储存及物料输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为减少粉尘对环境以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通常会使用除尘装置进行处置。现有拌合站料仓除尘装置大多为雾炮机,而雾炮机的启停通常由人工进行操作,而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大,从而影响除尘装置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包括水箱,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雾炮筒,雾炮筒内设置有风机,雾炮筒与水箱之间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由高压水泵、输水管和软管组成,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注水机构,自动注水机构由支撑箱、进水管、自来水管、阀门、注水管、支撑杆、浮球、活塞和弹簧组成,水箱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器和位于控制器一侧的扬尘传感器,风机、高压水泵和扬尘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的底部,支撑机构由一个支撑板、四个安装架和一个料仓墙组成,四个安装架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且分别位于料仓墙的两侧,支撑板通过四个安装架和螺栓安装在料仓墙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高压水泵固定安装在水箱的顶部,输水管的一端与高压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通,输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软管的一端与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高压水泵的另一端与雾炮筒的底部固定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箱固定安装在水箱的顶部,进水管的一端与支撑箱的顶部固定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自来水管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相连,阀门设置在自来水管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注水管的一端与支撑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注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水箱的背面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活塞设置在支撑箱的内部且与支撑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杆的顶端与活塞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端依次贯穿支撑箱和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且与浮球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弹簧设置在支撑杆的外表面,弹簧位于活塞的下方,弹簧的顶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弹簧的底端与支撑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通过扬尘传感器能够对拌和站料仓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控制器,当拌和站料仓周围环境中粉尘含量过高时,通过控制器启动高压水泵和雾炮筒内的风机,高压水泵通过输水管和软管将水箱内部的水输送至雾炮筒内并由雾炮筒内风机雾化喷出,而拌和站料仓周围粉尘含量较低时,控制器控制高压水泵和雾炮筒内的风机关闭,从而实现该除尘装置的自动启停,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该除尘装置的实用性,随着水箱内部水位的下降,弹簧带动浮球和活塞下降,此时自来水由自来水管和进水管进入支撑箱内,然后由注水管进入水箱内,随着水箱内部水位的上升,浮球能够通过支撑杆推动活塞上升并对进水管进行封堵,从而停止水的加入,从而实现水箱内部水的自动添加,水箱通过支撑板和安装架安装在料仓墙上,一方面能够减少水箱安装在地面上影响拌合站运输车辆运行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使雾炮筒从高处喷出水雾,从而提高除尘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的高压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的支撑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的电性连接示意图。图中:1、水箱;2、支撑架;3、雾炮筒;4、高压水泵;5、输水管;6、软管;7、支撑箱;8、进水管;9、自来水管;10、阀门;11、注水管;12、支撑杆;13、浮球;14、活塞;15、弹簧;16、控制器;17、扬尘传感器;18、支撑板;19、安装架;20、料仓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设置有雾炮筒3,雾炮筒3内设置有风机,雾炮筒3与水箱1之间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由高压水泵4、输水管5和软管6组成,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注水机构,自动注水机构由支撑箱7、进水管8、自来水管9、阀门10、注水管11、支撑杆12、浮球13、活塞14和弹簧15组成,水箱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器16和位于控制器16一侧的扬尘传感器17,风机、高压水泵4和扬尘传感器17均与控制器16电性连接,扬尘传感器17可适用的型号为YT-PM2510TSP型扬尘传感器,控制器16可适用的型号为LK3U-14MR型PLC控制器。其中,还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1的底部,支撑机构由一个支撑板18、四个安装架19和一个料仓墙20组成,四个安装架19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8的底部且分别位于料仓墙20的两侧,支撑板18通过四个安装架19和螺栓安装在料仓墙20上,水箱1通过支撑板18和安装架19安装在料仓墙20上,一方面能够减少水箱1安装在地面上影响拌合站运输车辆运行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使雾炮筒3从高处喷出水雾,从而提高除尘效果。其中,高压水泵4固定安装在水箱1的顶部,输水管5的一端与高压水泵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输水管5的另一端贯穿水箱1并延伸至水箱1的内部,软管6的一端与高压水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通,高压水泵4的另一端与雾炮筒3的底部固定连通,高压水泵4可适用的型号为CMF2-20T型高压水泵,高压水泵4通过输水管5和软管6将水箱1内部的水输送至雾炮筒3内并由雾炮筒3内风机雾化喷出,从而对粉尘进行抑制。其中,支撑箱7固定安装在水箱1的顶部,进水管8的一端与支撑箱7的顶部固定连通,进水管8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管9的一端固定连通,自来水管9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相连,阀门10设置在自来水管9上,通过设置阀门10能够手动控制自来水管9的导通,而自来水能够为该除尘装置提供工作时所需的水。其中,注水管11的一端与支撑箱7的一侧固定连通,注水管11的另一端贯穿水箱1并延伸至水箱1的内部,水箱1的背面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通过设置排水管和排水阀能够手动将水箱1内部的水排出。其中,活塞14设置在支撑箱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雾炮筒(3),所述雾炮筒(3)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雾炮筒(3)与水箱(1)之间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由高压水泵(4)、输水管(5)和软管(6)组成,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注水机构,所述自动注水机构由支撑箱(7)、进水管(8)、自来水管(9)、阀门(10)、注水管(11)、支撑杆(12)、浮球(13)、活塞(14)和弹簧(15)组成,所述水箱(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器(16)和位于控制器(16)一侧的扬尘传感器(17),所述风机、高压水泵(4)和扬尘传感器(17)均与控制器(16)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雾炮筒(3),所述雾炮筒(3)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雾炮筒(3)与水箱(1)之间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由高压水泵(4)、输水管(5)和软管(6)组成,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注水机构,所述自动注水机构由支撑箱(7)、进水管(8)、自来水管(9)、阀门(10)、注水管(11)、支撑杆(12)、浮球(13)、活塞(14)和弹簧(15)组成,所述水箱(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器(16)和位于控制器(16)一侧的扬尘传感器(17),所述风机、高压水泵(4)和扬尘传感器(17)均与控制器(1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1)的底部,所述支撑机构由一个支撑板(18)、四个安装架(19)和一个料仓墙(20)组成,四个所述安装架(19)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8)的底部且分别位于料仓墙(20)的两侧,所述支撑板(18)通过四个安装架(19)和螺栓安装在料仓墙(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和站料仓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泵(4)固定安装在水箱(1)的顶部,所述输水管(5)的一端与高压水泵(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所述输水管(5)的另一端贯穿水箱(1)并延伸至水箱(1)的内部,所述软管(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晶杨振喜李忠昌孙俊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