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04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钉器,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扭簧,扭簧设置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形成第一尖部和第二尖部;第一夹臂的侧壁延伸形成钩状的插接部,第二夹臂的侧壁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与插接部相对应且相适配的插槽,凸块上设有与插槽相通且相垂直的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弹性扣组件,弹性扣组件包括卡扣和弹性件,卡扣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弹性件一端连接卡扣,另一端连接滑动槽,卡扣的端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伸入插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尖部外露,避免了起钉器划伤或刺伤皮肤的风险,更加安全,同时便于包装运输,防止尖部刺破外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钉器
本技术涉及办公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起钉器。
技术介绍
起钉器是一种常见的办公用品,用于拔起纸质文件上的订书钉。现有技术中的起钉器通常由两个夹臂组成,两个夹臂相互铰接,两个夹臂的末端形成相互错位的尖部,尖部大致呈圆弧钩形,在两个夹臂设置扭簧来实现自动复位。在使用时,将两个尖部对准订书钉,施力使两个夹臂相互靠近,通过两个尖部来夹住订书钉,向外施力将订书钉拔出,松开两个夹臂,两个夹臂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分开复位。现有的起钉器,由于设置了扭簧,两个夹臂在不使用时自然张开,两个尖部相互分离外露,放置在桌面上时,在办公过程中,人们有可能不小心接触尖部,导致划伤或刺伤皮肤。另外,这种尖部外露的起钉器也不便于包装运输,尖部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经常容易刺破外包装,使外包装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钉器。本技术在不使用时可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贴近固定,防止尖部外露,避免了起钉器划伤或刺伤皮肤的风险,更加安全,同时便于包装运输,防止尖部刺破外包装。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起钉器,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扭簧,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右端部铰接,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左端部相向延伸分别形成第一尖部和第二尖部,所述第一尖部和所述第二尖部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夹臂的侧壁向所述第二夹臂的方向弯曲延伸形成钩状的插接部,所述第二夹臂的侧壁在与所述插接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对应且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凸块上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通且相垂直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弹性扣组件,所述弹性扣组件包括卡扣和弹性件,所述卡扣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卡扣,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槽,所述卡扣的端部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伸入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向运动至贴近时,所述插接部伸入所述插槽内,推动所述卡扣向旁侧运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插接部的末端穿过所述卡扣后,所述卡扣在所述弹性件作用下复位,与所述插接部的末端相扣合,使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固定。优选地,所述卡扣伸入所述插槽的一端呈坡形,且朝向所述插槽的槽口方向。优选地,所述凸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滑动槽相通的开口,所述卡扣的侧面在与所述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延伸形成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伸出在所述开口外。优选地,所述拨动部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地,所述起钉器还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夹臂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尖部和/或所述第二尖部的表面涂覆有磁性材料。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片。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起钉器,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起钉器,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向运动贴近,使插接部运动到插入插槽内,然后推动卡扣向旁侧运动并压缩弹性件,使弹性件积蓄弹性势能。钩形的插接部在穿过卡扣后,卡扣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与插接部的末端相扣合,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连接在一起,这样第一尖部和第二尖部就会相互交错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部轮廓内不会外露。在需要使用时,拉动卡扣,使卡扣向旁侧运动,即可使卡扣与插接部分离,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分开复位。本技术在不使用时可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贴近固定,防止尖部外露,避免了起钉器划伤或刺伤皮肤的风险,更加安全,同时便于包装运输,防止尖部刺破外包装。插接部与弹性扣组件配合的方式,扣合稳固,使用方便。2、卡扣伸入插槽的一端呈坡形,且朝向插槽的槽口方向。坡形结构使得插接部在推动卡扣向旁侧运动时,过渡和运动更加顺畅。3、凸块的侧面设有开口,卡扣的侧面设有拨动部,拨动部伸出开口外。通过拨动部可以方便拨动卡扣滑动。4、拨动部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可增大拨动部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操作过程中不易打滑。5、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可方便施力和日常放置。6、第一尖部和/或第二尖部涂覆有磁性材料,使得通过第一尖部和第二尖部拔出订书钉后能吸住订书钉,防止订书钉随意掉落。7、弹性件选用弹簧或弹性片,弹簧或弹性片均具有良好的弹性,可统一采购获得,适合作为弹性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起钉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中A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起钉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是图4中C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弹性扣组件与所述插接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之一;图7是本技术所述弹性扣组件与所述插接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夹臂,11-第一尖部,12-插接部,2-第二夹臂,21-第二尖部,22-凸块,221-插槽,222-滑动槽,223-开口,3-弹性扣组件,31-卡扣,311-拨动部,32-弹性件,4-第一底板,5-第二底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起钉器,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和扭簧(图中未示出),以图1所示方向为例,第一夹臂1的右端部和第二夹臂2的右端部铰接,具体的,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侧面设有相对应且相适配的铰接孔,一连接杆穿设于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铰接孔之间,来实现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的铰接,使得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共同形成一个类似于镊子的形状。扭簧设置在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之间,具体的,扭簧套设在连接杆的外部,扭簧一端抵住第一夹臂1,另一端抵住第二夹臂2,以撑开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使得起钉器在不受力状态下自然撑开。具体的,请参阅图1,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形状相同,均近似呈长条状,在第一夹臂1的中部设有一通槽,通槽自第一夹臂1的左端面延伸至右端面,沿长度方向贯穿第一夹臂1。第一夹臂1的左端两侧壁向第二夹臂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尖部11,第一尖部11呈弯钩状,数量为两个,相对平行布置。第二夹臂2的形状与第一夹臂1相同,但第二夹臂2的宽度稍小于第一夹臂1的宽度,第二夹臂2的整体宽度与第一夹臂1的通槽宽度相等,使得如图4所示,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相向贴近后,第二夹臂2可插入第一夹臂1的通槽内。第二夹臂2的左端两侧壁向第一夹臂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尖部21,第二尖部21也呈弯钩状,数量为两个,相对平行布置。且由于第二夹臂2的宽度与第一夹臂1通槽的宽度关系,使得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在相向贴近后,第一尖部11和第二尖部21可如图4所示相互错位。请详细参阅图1-图3,第一夹臂1的侧壁向第二夹臂2的方向弯曲延伸形成钩状的插接部12,具体的,第一夹臂1侧壁中部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插接部12,插接部12呈细长弧形,末端呈钩状。第二夹臂2的侧壁在与插接部1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块22,凸块22上设有与插接部12相对应且相适配的插槽221,具体的,插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钉器,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扭簧,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右端部铰接,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左端部相向延伸分别形成第一尖部和第二尖部,所述第一尖部和所述第二尖部交错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侧壁向所述第二夹臂的方向弯曲延伸形成钩状的插接部,所述第二夹臂的侧壁在与所述插接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对应且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凸块上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通且相垂直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弹性扣组件,所述弹性扣组件包括卡扣和弹性件,所述卡扣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卡扣,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槽,所述卡扣的端部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伸入所述插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钉器,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扭簧,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右端部铰接,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左端部相向延伸分别形成第一尖部和第二尖部,所述第一尖部和所述第二尖部交错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侧壁向所述第二夹臂的方向弯曲延伸形成钩状的插接部,所述第二夹臂的侧壁在与所述插接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对应且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凸块上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通且相垂直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弹性扣组件,所述弹性扣组件包括卡扣和弹性件,所述卡扣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卡扣,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槽,所述卡扣的端部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伸入所述插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起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彬
申请(专利权)人:领创汇企业管理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