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808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包括一主模头,所述主模头包括至少两相互连通的竖浇道,任一所述竖浇道沿其长度方向排布至少一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与所述竖浇道连通;所述横浇道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对称设有两第一内浇口,任一所述第一内浇口与挤冰器铸件的端部对应,所述竖浇道设有与所述挤冰器铸件侧面对应的第二内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改善现有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
本技术涉及熔模铸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
技术介绍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包括压蜡、修蜡、组树、沾浆、熔蜡、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失蜡铸造是用蜡制作所要铸成零件的蜡模,然后蜡模上涂以泥浆,这就是泥模。泥模晾干后,放入热水中将内部蜡模熔化。将熔化完蜡模的泥模取出再焙烧成陶模。一经焙烧。一般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再从浇注口灌入金属熔液,冷却后,所需的零件就制成了。挤冰器为家用冰砂机的核心配件,需要大批量生产,因此采用熔模铸造成型,然后再经精密机械加工及表面处理后,完成成品的制作。现有的挤冰器熔模铸造结构如图1所述,此种结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工艺出品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旨在改善现有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包括一主模头,所述主模头包括至少两相互连通的竖浇道,任一所述竖浇道沿其长度方向排布至少一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与所述竖浇道连通;所述横浇道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对称设有两第一内浇口,任一所述第一内浇口与挤冰器铸件的端部对应,所述竖浇道设有与所述挤冰器铸件侧面对应的第二内浇口。优选地,所述主模头设置为一“门”型结构,且所述主模头包括两竖浇道,所述主模头上还设有一浇口杯。优选地,任一所述竖浇道上设有一横浇道,两所述横浇道并行排布。优选地,所述挤冰器铸件包括一圆盘形主体,所述圆盘形主体一侧呈圆环状开设有若干锥形通孔,若干所述锥形通孔中心开设一盲孔,所述圆盘形主体另一侧设有一凸台。优选地,所述第一内浇口设置为一圆柱孔,所述第一内浇口与所述挤冰器铸件的凸台端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内浇口与所述圆盘形主体侧面连接,且所述第二内浇口与所述圆盘形主体连接的侧面设置为一曲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现有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将主模头设置为一“门”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并行排布的竖浇道,任一竖浇道设有横浇道,且横浇道的任一端部可以对称对应两个挤冰器铸件的端部,这样,一个横浇道可以对应四个挤冰器铸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挤冰器铸件的侧面还对应竖浇道,即一个挤冰器分别从其端部和侧面设置内浇口,分别补缩铸件的两部分热节,方便模组的操作和蜡模的脱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挤冰器铸件熔模铸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挤冰器铸件熔模铸造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挤冰器铸件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包括一主模头,所述主模头包括至少两相互连通的竖浇道1,任一所述竖浇道1沿其长度方向排布至少一横浇道2,所述横浇道2与所述竖浇道1连通;所述横浇道2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对称设有两第一内浇口3,任一所述第一内浇口3与挤冰器铸件4的端部对应,所述竖浇道1设有与所述挤冰器铸件4侧面对应的第二内浇口5。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改善了现有挤冰器铸件4的熔模铸造结构,将主模头设置为一“门”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并行排布的竖浇道1,任一竖浇道1设有横浇道2,且横浇道2的任一端部可以对称对应两个挤冰器铸件4的端部,这样,一个横浇道2可以对应四个挤冰器铸件4,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挤冰器铸件4的侧面还对应竖浇道1,即一个挤冰器分别从其端部和侧面设置内浇口,分别补缩铸件的两部分热节,方便模组的操作和蜡模的脱出。具体地,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模头设置为一“门”型结构,且所述主模头包括两竖浇道1,所述主模头上还设有一浇口杯6。任一所述竖浇道1上设有一横浇道2,两所述横浇道2并行排布,模头加厚处理,提高了挤冰器铸件4数量的基础上,无需增加浇道数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出品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每一组串可以做八个挤冰器铸件4,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传统的没一串组可以做四个挤冰器铸件4),串重13.5KG可以良好适应生产操作要求。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挤冰器铸件4包括一圆盘形主体41,所述圆盘形主体41一侧呈圆环状开设有若干锥形通孔42,若干所述锥形通孔42中心开设一盲孔43,所述圆盘形主体41另一侧设有一凸台44。所述第一内浇口3设置为一圆柱孔,所述第一内浇口3与所述挤冰器铸件4的凸台44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内浇口5与所述圆盘形主体41侧面连接,且所述第二内浇口5与所述圆盘形主体41连接的侧面设置为一曲面。由于挤冰器铸件4结构复杂,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挤冰器铸件4从其端部和侧面分别对应一个内浇口,分别补缩铸件的两部分热接,方便操作和蜡模的脱出,保证成品的质量和出品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模头,所述主模头包括至少两相互连通的竖浇道,任一所述竖浇道沿其长度方向排布至少一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与所述竖浇道连通;所述横浇道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对称设有两第一内浇口,任一所述第一内浇口与挤冰器铸件的端部对应,所述竖浇道设有与所述挤冰器铸件侧面对应的第二内浇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模头,所述主模头包括至少两相互连通的竖浇道,任一所述竖浇道沿其长度方向排布至少一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与所述竖浇道连通;所述横浇道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对称设有两第一内浇口,任一所述第一内浇口与挤冰器铸件的端部对应,所述竖浇道设有与所述挤冰器铸件侧面对应的第二内浇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头设置为一“门”型结构,且所述主模头包括两竖浇道,所述主模头上还设有一浇口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挤冰器铸件的熔模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竖浇道上设有一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惠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立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