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缩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77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25
本申请涉及管材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缩管机,其包括支架、夹持组件和缩口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上夹具;上夹具上设有吸附组件和推动组件;支架上固定有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下夹具。当钢管缩口完成后,第一液压缸将带动安装板和上夹具上升,钢管也将上升并脱离于下夹具;然后第三液压缸将带动上夹具运动,第四液压缸将带动下夹具运动,上夹具和下夹具将相互远离;随后工人能够将新的钢管放置到下夹具上,并通过推动组件将钢管推动脱离于吸附组件。本申请提高了钢管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缩管机
本申请涉及管材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缩管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工厂常常对连接固定的管件端口有着特殊的要求,比如将管件端口收缩,使得该管件能够嵌入到其他管材内,以便两者的焊接固定。要实现上述加工,需要使用缩管机来完成。如图1所示,缩管机包括支架1、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组件2和用于将钢管缩口的缩口组件3,夹持组件2包括上夹具21、下夹具22和第一液压缸24,下夹具22和第一液压缸24均固定在支架1上,上夹具21位于下夹具2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于第一液压缸24的活塞杆,第一液压缸24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缩口组件3包括缩管模套31和第二液压缸32,缩管模套31朝向钢管的一端的内侧呈喇叭口状设置,第二液压缸32固定在支架1上,第二液压缸32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缩管模套31。在缩口过程中,第一液压缸24驱动上夹具21将钢管压紧在下夹具22上,第二液压缸32将缩管模套31推向钢管,缩管模套31将把钢管向内挤压缩口。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钢管缩口完成后,第一液压缸将带动上夹具远离于下夹具,此时工人需要先将缩口完成的钢管取下并放入到料箱内,再将新的钢管放置到下夹具上,并调整钢管的位置,操作较为麻烦,降低了钢管的加工效率,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钢管的加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缩管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缩管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缩管机,包括支架、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组件和用于将钢管缩口的缩口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第一液压缸,上夹具位于下夹具的上方,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上夹具,且第三液压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钢管的轴向;上夹具上设有用于吸附钢管的吸附组件和用于将钢管推动脱离于吸附组件的推动组件;支架上固定有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下夹具,第四液压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液压缸活塞杆的延伸方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管缩口完成后,第一液压缸将带动安装板和上夹具上升,被吸附组件吸附的钢管也将上升并脱离于下夹具;然后第三液压缸将带动上夹具运动,第四液压缸将带动下夹具运动,上夹具和下夹具将相互远离;随后工人能够将新的钢管放置到下夹具上,并通过推动组件将钢管推动脱离于吸附组件,缩口完成的钢管将向下掉落;综上所述,本申请中钢管的上料和下料能够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钢管的加工效率。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两块分设于上夹具两端处的永磁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永磁体通过自身磁力将钢管吸附,保证了钢管能够随上夹具同步上升。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两个分设于上夹具两端处的第五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夹具和下夹具相互远离后,第五液压缸将带动推板下降,推板将把钢管推动脱离于吸附组件,以便钢管的下料。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远离于缩口组件的一侧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供钢管端部抵触的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实现了对钢管的定位,保证了钢管的加工精度。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第六液压缸,第六液压缸的活塞杆沿钢管轴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六液压缸能够带动定位板沿钢管轴向运动,使得定位板能够对不同长度的钢管进行定位。优选的,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均包括底座和可拆连接于底座的半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不同内径的半环,即可使得上夹具和下夹具夹紧不同外径的钢管。优选的,所述半环上开设有螺纹沉槽,底座上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沉槽和螺纹槽内螺纹配合有同一沉头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沉头螺栓螺纹配合于螺纹沉槽和螺纹槽,即可将半环锁紧固定在底座上,操作方便。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掉落钢管的料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组件将钢管推动脱离于吸附组件后,钢管将掉落到料箱内,实现了对钢管的收集。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第三液压缸、安装板、吸附组件、推动组件和第四液压缸的设置,使得本申请中钢管的上料和下料能够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钢管的加工效率;2.定位板和第六液压缸的设置,使得定位板能够对不同长度的钢管进行定位,保证了钢管的加工精度;3.半环、沉头螺栓和底座的设置,更换不同内径的半环,即可使得上夹具和下夹具夹紧不同外径的钢管。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缩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表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表示上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11、第四液压缸;2、夹持组件;21、上夹具;211、底座;212、半环;213、螺纹沉槽;214、螺纹槽;215、沉头螺栓;22、下夹具;23、安装板;24、第一液压缸;25、第三液压缸;3、缩口组件;31、缩管模套;32、第二液压缸;4、定位组件;41、定位板;42、第六液压缸;5、吸附组件;51、永磁体;6、推动组件;61、第五液压缸;62、推板;7、料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2-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缩管机。如图2所示,一种自动缩管机,包括支架1、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组件2、设于夹持组件2一侧并用于将钢管缩口的缩口组件3和设于夹持组件2另一侧并用于对钢管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4。如图2所示,夹持组件2包括上夹具21、下夹具22、安装板23和第一液压缸24,上夹具21位于下夹具22的上方,第一液压缸24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3,上夹具21设于安装板23上;定位组件4包括供钢管端部抵触的定位板41和固定在支架1上的第六液压缸42,第六液压缸42的活塞杆沿钢管轴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定位板41。在钢管的夹持过程中,先将钢管放置到下夹具22上,再通过第六液压缸42调节定位板41的位置,使得钢管远离定位板41的一端位于缩口组件3处,然后通过第一液压缸24带动安装板23下降,使得上夹具21将钢管压紧在下夹具22上。如图2所示,缩口组件3包括缩管模套31和第二液压缸32,缩管模套31朝向钢管的一端的内侧呈喇叭口状设置,第二液压缸32固定在支架1上,第二液压缸32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缩管模套31。在钢管在夹紧后,第二液压缸32将缩管模套31推向钢管,缩管模套31将把钢管向内挤压缩口。如图3和图4所示,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均包括底座211和半环212,半环212上开设有两个螺纹沉槽213,底座211上开设有两个螺纹槽214,螺纹沉槽213和螺纹槽214内螺纹配合有同一沉头螺栓215。两个半环212能够共同将钢管夹紧,且将沉头螺栓215取下后,即可更换不同内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缩管机,包括支架(1)、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组件(2)和用于将钢管缩口的缩口组件(3),夹持组件(2)包括上夹具(21)、下夹具(22)和第一液压缸(24),上夹具(21)位于下夹具(22)的上方,第一液压缸(24)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缸(24)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安装板(23),安装板(23)上固定有第三液压缸(25),第三液压缸(25)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上夹具(21),且第三液压缸(25)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钢管的轴向;上夹具(21)上设有用于吸附钢管的吸附组件(5)和用于将钢管推动脱离于吸附组件(5)的推动组件(6);支架(1)上固定有第四液压缸(11),第四液压缸(1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下夹具(22),第四液压缸(11)活塞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液压缸(25)活塞杆的延伸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缩管机,包括支架(1)、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组件(2)和用于将钢管缩口的缩口组件(3),夹持组件(2)包括上夹具(21)、下夹具(22)和第一液压缸(24),上夹具(21)位于下夹具(22)的上方,第一液压缸(24)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缸(24)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安装板(23),安装板(23)上固定有第三液压缸(25),第三液压缸(25)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上夹具(21),且第三液压缸(25)活塞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钢管的轴向;上夹具(21)上设有用于吸附钢管的吸附组件(5)和用于将钢管推动脱离于吸附组件(5)的推动组件(6);支架(1)上固定有第四液压缸(11),第四液压缸(1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下夹具(22),第四液压缸(11)活塞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液压缸(25)活塞杆的延伸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5)包括两块分设于上夹具(21)两端处的永磁体(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6)包括两个分设于上夹具(21)两端处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兴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