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废气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6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废气处理系统,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低压端放电管和高压端放电管,均包括电极及绝缘管体,电极从绝缘管体的一端外露;低压端绝缘板和高压端绝缘板,低压端放电管的具有电极的一端穿过低压端绝缘板的通孔,另一端插入高压端绝缘板的盲孔内,高压端放电管具有电极的一端穿过高压端绝缘板的通孔,另一端插入低压端绝缘板的盲孔内;低压端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低压端绝缘板上,低压端放电管的端部顶在低压端盖板上;高压端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高压端绝缘板上,高压端放电管的端部顶在高压端盖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绝缘性能良好,放电稳定,而且放电管容易更换和清洗,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废气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发生
,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是气、液、固之外的第四种物质形态,等离子体的产生需要驱动能量,驱动能量可以是电、磁、光、热等形式,而高电压下的气体放电是最常用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施加电压波形可能是直流、交流、脉冲或耦合等形式。在复杂电磁场下,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部件也会产生电导损耗、极化损耗、感应损耗等,导致装置绝缘劣化或损坏,而且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能需要长期、不间断工作,工作环境可能是高温、高湿、组分复杂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组成部件中,电极具有较高损坏率。工作条件下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电极表面易积聚各种杂质,形成结垢等情况,导致击穿损坏,严重影响等离子体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现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通常为一体式,电极不可更换,当发生故障时需要将发生装置更换,存在运行保养成本高、操作使用难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等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极易损坏且电极不可更换,运行保养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低压端放电管和至少一个高压端放电管,所述低压端放电管和所述高压端放电管均包括电极及罩在电极上的绝缘管体,所述电极从所述绝缘管体的一端外露;设置在相对的两端的低压端绝缘板和高压端绝缘板,所述低压端绝缘板和所述高压端绝缘板上分别设置有交错布置的通孔和盲孔,每个所述低压端放电管的具有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低压端绝缘板的通孔,另一端插入所述高压端绝缘板的盲孔内,每个所述高压端放电管具有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高压端绝缘板的通孔,另一端插入所述低压端绝缘板的盲孔内;低压端盖板,所述低压端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低压端绝缘板上,所述低压端放电管的具有电极的端部顶在所述低压端盖板上,且设置所述低压端放电管的电极能够接地;高压端盖板,所述高压端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高压端绝缘板上,所述高压端放电管的具有电极的端部顶在所述高压端盖板上,且设置所述高压端放电管的电极能够连接至高压接线端子。优选地,所述低压端盖板为金属材质,所述低压端放电管通过端部的电极顶在所述低压端盖板上以通过所述低压端盖板接地。优选地,所述低压端盖板上设置有低压端盲孔,所述低压端放电管具有电极的端部插在所述低压端盲孔中。优选地,所述低压端盖板通过金属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低压端绝缘板上。优选地,所述高压端盖板为绝缘材质,所述高压端盖板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高压端放电管的电极接触的金属导电部件,所述金属导电部件与所述高压接线端子连接。优选地,所述高压端盖板上设置有高压端盲孔,所述高压端放电管的具有电极的端部插在所述高压端盲孔中;所述金属导电部件为所述高压端盖板内设置的金属片,所述高压端盲孔的底部连通至所述金属片,所述高压端放电管端部的电极与所述金属片接触。优选地,所述高压接线端子包括绝缘主体、高压出线以及所述绝缘主体上设置的高压接线口,所述高压出线与所述高压接线口连接且穿过所述绝缘主体连接至所述金属片;其中,所述绝缘主体的外表面上在围绕所述高压出线的周向上设置有环形槽。优选地,所述高压端盖板通过绝缘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高压端绝缘板上。优选地,所述低压端放电管和所述高压端放电管的所述绝缘管体内设置有粉状的导电介质;所述绝缘管体内还设置有封堵所述导电介质的绝缘封堵以及一端埋在所述导电介质中另一端伸出所述绝缘封堵的金属线,所述金属线伸出所述绝缘封堵的端部设置有接线头;所述低压端放电管和所述高压端放电管的所述电极包括所述导电介质、所述金属线以及所述金属线端部设置的所述接线头。优选地,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低压端绝缘板和所述高压端绝缘板的框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废气处理系统,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容纳废气的废气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废气装置中的如上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低压端放电管的电极和高压端放电管的电极引线分别布置在方向相反的两侧,增大了低压端放电管的接地端和高压端放电管的高压端之间的距离,可以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短路故障;而且低压端放电管和高压端放电管通过绝缘的低压端绝缘板和高压端绝缘板安装,使得装置的绝缘性能良好,放电稳定。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低压端放电管和/或高压端放电管发生故障或者需要进行清洁维护时,可以打开需要更换或者需要清洁的放电管所对应的低压端盖板或者高压端盖板,取出放电管完成更换或者清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旦放电管损坏后,需要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整体更换所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很高的经济技术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低压端绝缘板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从低压端绝缘板的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低压端放电管和高压端放电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低压端盖板从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低压端盖板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7为高压端盖板设置有金属片及高压接线端子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结构从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高压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低压端放电管;2-高压端放电管;11-绝缘管体;12-导电介质;13-绝缘封堵;14-金属线;15-接线头;3-低压端绝缘板;31-通孔;32-盲孔;33-螺栓孔;4-高压端绝缘板;5-低压端盖板;51-低压端盲孔;52-低压端连接孔;6-高压端盖板;61-高压端盲孔;62-高压端连接孔;7-金属片;8-高压接线端子;81-绝缘主体;811-环形槽;82-高压出线;83-高压接线口;9-框体;10-金属螺栓;11-绝缘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低压端放电管1和至少一个高压端放电管2,低压端放电管1和高压端放电管2均包括电极及罩盖在电极上的绝缘管体11,所述电极从所述绝缘管体11的一端外露;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n至少一个低压端放电管(1)和至少一个高压端放电管(2),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和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均包括电极及罩在电极上的绝缘管体(11),所述电极从所述绝缘管体(11)的一端外露;/n设置在相对的两端的低压端绝缘板(3)和高压端绝缘板(4),所述低压端绝缘板(3)和所述高压端绝缘板(4)上分别设置有交错布置的通孔和盲孔,每个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的具有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低压端绝缘板(3)的通孔,另一端插入所述高压端绝缘板(4)的盲孔内,每个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具有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高压端绝缘板(4)的通孔,另一端插入所述低压端绝缘板(3)的盲孔内;/n低压端盖板(5),所述低压端盖板(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低压端绝缘板(3)上,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的具有电极的端部顶在所述低压端盖板(5)上,且设置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的电极能够接地;/n高压端盖板(6),所述高压端盖板(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高压端绝缘板(4)上,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的具有电极的端部顶在所述高压端盖板(6)上,且设置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的电极能够连接至高压接线端子(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低压端放电管(1)和至少一个高压端放电管(2),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和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均包括电极及罩在电极上的绝缘管体(11),所述电极从所述绝缘管体(11)的一端外露;
设置在相对的两端的低压端绝缘板(3)和高压端绝缘板(4),所述低压端绝缘板(3)和所述高压端绝缘板(4)上分别设置有交错布置的通孔和盲孔,每个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的具有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低压端绝缘板(3)的通孔,另一端插入所述高压端绝缘板(4)的盲孔内,每个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具有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高压端绝缘板(4)的通孔,另一端插入所述低压端绝缘板(3)的盲孔内;
低压端盖板(5),所述低压端盖板(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低压端绝缘板(3)上,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的具有电极的端部顶在所述低压端盖板(5)上,且设置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的电极能够接地;
高压端盖板(6),所述高压端盖板(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高压端绝缘板(4)上,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的具有电极的端部顶在所述高压端盖板(6)上,且设置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的电极能够连接至高压接线端子(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端盖板(5)为金属材质,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通过端部的电极顶在所述低压端盖板(5)上以通过所述低压端盖板(5)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端盖板(5)上设置有低压端盲孔(51),所述低压端放电管(1)具有电极的端部插在所述低压端盲孔(51)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端盖板(5)通过金属螺钉(10)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低压端绝缘板(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端盖板(6)为绝缘材质,所述高压端盖板(6)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高压端放电管(2)的电极接触的金属导电部件,所述金属导电部件与所述高压接线端子(8)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洪祥唐诗雅刘英杰陶彬王世强关银霞李栖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