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701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48V系统的整车装配;S2、将功能正常的整车放进环境仓,设定好ECU单元的48V启停可靠性试验的测试参数,将直流稳压电源设定到48V并给48V电池充电;S3、进行48V启停可靠性试验,在单次循环结束后,对发动机进行启停检测,检测发动机的启停功能是否正常;S4、若所有循环结束后,发动机的启停检测均正常,则认定48V系统启停可靠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套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发动机测试
,提供了一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各国越来越重视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了。显然,在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单纯靠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达到排放目标是不可能的,汽车混动化、纯电动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纯电动化由于高成本以及续航问题,目前无法在短期内大量普及,而混动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多了。48V系统是一个轻混系统,相比高压混动系统而言,成本更低,却可以达到高压混动系统(电池电压>100V)大部分节能效果,48V轻混系统是高压轻混系统成本的30%,却能达到高压轻混系统70%的节能效果。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给用户带来问题,为了减少用户抱怨,48V系统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汽车行业内还没有一个快速、科学、系统的验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旨在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48V系统的整车装配;S2、将功能正常的整车放进环境仓,设定好ECU单元的48V启停可靠性试验的测试参数,将直流稳压电源设定到48V并给48V电池充电;S3、进行48V启停可靠性试验,在单次循环结束后,对发动机进行启停检测,检测发动机的启停功能是否正常;S4、若所有循环结束后,发动机的启停检测均正常,则认定48V系统启停可靠性好。进一步的,测试参数包括:循环总次数,单次循环时长、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的时长、48V系统在单次循环中的启停总频次、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下的48V系统启停频次、各温度点下完成48V系统启停操作的时长。进一步的,基于Coffin-Manson加速模型确定循环总次数,单次循环时长、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的时长。进一步的,对48V系统车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指定时长内48V系统启停的总频次及各温度点下48V系统启停频次的占比;确定当前实验时间内48V系统的启停总频次及各温度点下的48V系统的启停频次。进一步的,48V启停可靠性试验共有34个循环,每一个循环31.3h,其中-40℃下1.88h,-10℃下2.5h,20℃下24.1h,65℃下2.5h,80℃下0.31h;每个循环中,启停48V系统3059次,其中在-10℃和65℃温度下,各启停48V系统52次,20℃温度下启停48V系统2955次。进一步的,20℃时,完成48V系统启停操作的时长设为15秒,-10℃和65℃时,完成48V系统启停操作的时长设为2分钟,-40℃和80℃不做48V系统启停。进一步的,检查前驾驶座车门和发盖保持关闭状态,驾驶座安全带保持扣上状态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发动机的启停检查:(1)车辆上电并经过一段行驶后,车速达到10km/h时,检测发动机是否激活起停功能,在车速降为零时,检测发动机是否熄火;(2)按下A/C开关,检测发动机是否自动启动;关闭A/C开关后,检测发动机是否自动熄火;(3)档位处于D/M挡,且发动机自动停机后制动踏板未松,方向盘转角变化超过60度时,检测发动机是否起动;(4)挡位处于D/M挡,加速踏板完全松开,制动踏板踩下至车速为零时,检测发动机是否停机;(5)档位处于D/M挡且Autohold功能未打开,松开制动踏板板时,检测发动机是否起动;档位处于D/M挡且Autohold功能打开,松开制动踏板板时,检测发动机是否不起动,在踩下油门踏板时,检测发动机是否启动;(6)发动机停机时切换到R档时,检测发动机是否起动;(7)档位处于N/P挡且制动踏板未踩下,踩下制动踏板时,检测发动机是否起动;(8)发动机停机后制动踏板未松或未完全松开,从P/N挡换到D/M挡时,检测发动机是否起动;(9)发生溜坡车速超过2km/h时,检测发动机是否触发起动;若发动机在上述检测中的检测结果均为是,则发动机启停正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环境加速模型,可以模拟用户日常开车过程中启停操作,覆盖用户使用年限;2)通过环境加速试验,可以尽快激发48V系统启停容易出现的失效模式,在系统研发阶段发现48V系统启停功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时规避整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单循环测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S1、进行48V系统的整车装配;48V系统与传统车系统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是将48V电机、48V锂电池、DC-DC、48V线束按照实车安装姿态安装在48V系统整车上。S2、将功能正常的整车放进环境仓,设定好ECU单元的48V启停可靠性试验的测试参数,将直流稳压电源设定到48V并给48V电池充电;测试参数包括:循环总次数,单次循环时长、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的时长、48V系统在单次循环中的启停总频次、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下的48V系统启停频次、各温度点下完成48V系统启停操作的时长;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Coffin-Manson加速模型确定循环总次数,单次循环时长、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的时长,其确定方法具体如下:由于48V系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温度,而且温度是在高、低温之间变化的,所以我们从Arrhenius、Coffin-Manson和Lawson三大加速模型中,选择Coffin-Manson模型作为本次试验的加速模型;加速模型中的环境温度范围设定为-40℃~80℃,Coffin-Manson指数指定为3.0。参考行业通用标准及48V系统自身的特点,48V系统在各温度下的占比如下:表1各温度占比温度百分比-40℃6%-10℃8%20℃77%65℃8%80℃1%确定了各温度点的比率,下面来确定加速模型中的其他参数:加速因子计算如下:其中,△TTest是最高温度80℃与最低温度-40℃的差值,结果是120℃,△TFeld是指一个温度循环中温度的平均差异,这里设定20℃。知道了这几个参数,我们就能算出ACM为216。此外,我们设定温度循环次数为7300次,再根据下面的公式:就能算出加速后的温度循环次数为33.8次,取整数34次。再根据环境仓升温和降温速率,以及48V系统达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就能算出一个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进行48V系统的整车装配;/nS2、将功能正常的整车放进环境仓,设定好ECU单元的48V启停可靠性试验的测试参数,将直流稳压电源设定到48V并给48V电池充电;/nS3、进行48V启停可靠性试验,在单次循环结束后,对发动机进行启停检测,检测发动机的启停功能是否正常;/nS4、若所有循环结束后,发动机的启停检测均正常,则认定48V系统启停可靠性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48V系统的整车装配;
S2、将功能正常的整车放进环境仓,设定好ECU单元的48V启停可靠性试验的测试参数,将直流稳压电源设定到48V并给48V电池充电;
S3、进行48V启停可靠性试验,在单次循环结束后,对发动机进行启停检测,检测发动机的启停功能是否正常;
S4、若所有循环结束后,发动机的启停检测均正常,则认定48V系统启停可靠性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参数包括:循环总次数,单次循环时长、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的时长、48V系统在单次循环中的启停总频次、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下的48V系统启停频次、各温度点下完成48V系统启停操作的时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Coffin-Manson加速模型确定循环总次数,单次循环时长、单次循环中各温度点的时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48V系统车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指定时长内48V系统启停的总频次及各温度点下48V系统启停频次的占比;
确定当前实验时间内48V系统的启停总频次及各温度点下的48V系统的启停频次。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48V系统启停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48V启停可靠性试验共有34个循环,每一个循环31.3h,其中-40℃下1.88h,-10℃下2.5h,20℃下24.1h,65℃下2.5h,80℃下0.31h;
每个循环中,启停48V系统3059次,其中在-10℃和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春朱礼铭李建红马跃张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