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康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76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伤口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带,所述护理带的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毛贴,所述护理带的另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刺贴,所述魔术刺贴的表面固定粘连于魔术毛贴的表面,所述护理带的表面一端设有护理开口,所述护理开口的两端均设有长条缝,所述长条缝的另一端固定镶嵌有定位筒,所述护理开口的两侧均形成有挤压褶皱,所述挤压褶皱的侧面固定镶嵌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侧面固定插接有支撑杆,通过在护理带两端缝制魔术贴,利于粘贴定位,同时开设护理开口,结合内部的连接筒来安装支撑杆,可以选择性撑开,利于对伤口进行处理,不用整体取下,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护理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康复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外科护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科伤口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外科治疗过程中,有些部位会产生治疗伤口,需要使用护理带进行防护护理,避免磕碰感染,保证安全性。但是现有的护理带多是简单的布条结构,直接包覆捆扎到伤口位置,这样在护理时不利于换药,需要整体取下来,比较麻烦,而且到愈合后期也不利于进行通气防护,使用效果不理想,有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伤口康复护理装置,通过在护理带两端缝制魔术贴,利于粘贴定位,同时开设护理开口,结合内部的连接筒来安装支撑杆,可以选择性撑开,利于对伤口进行处理,不用整体取下,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护理和治疗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科伤口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带,所述护理带的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毛贴,所述护理带的另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刺贴,所述魔术刺贴的表面固定粘连于魔术毛贴的表面,所述护理带的表面一端设有护理开口,所述护理开口的两端均设有长条缝,所述长条缝的另一端固定镶嵌有定位筒,所述护理开口的两侧均形成有挤压褶皱,所述挤压褶皱的侧面固定镶嵌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侧面固定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护理开口的中心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侧面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横向杆,通过贯通槽铰接横杆,可以翻转到内部进行收缩定位,避免干涉,利于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杆的表面位于贯通槽的侧面,所述横向杆的两端位于护理开口的两侧位置,通过将横向杆横向连接,可以辅助撑开护理开口,利于对伤口位置操作,避免干涉,方便稳定。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杆的两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撑开头,所述撑开头的表面顶紧连接于护理开口的两侧位置,通过在横向杆两端安装撑开头,提高撑开的稳定性,利于调节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护理带的表面另一端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侧面固定缝制有防护网,通过设置透气孔,连接防护网,可以套在伤口位置,利于通气,同时进行隔离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方便选择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护理带的宽度为十二厘米至十五厘米,长度为三十厘米至四十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护理开口为长条开口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在护理带两端缝制魔术贴,利于粘贴定位,同时开设护理开口,结合内部的连接筒来安装支撑杆,可以选择性撑开,利于对伤口进行处理,不用整体取下。(2)通过贯通槽铰接横杆,可以翻转到内部进行收缩定位,避免干涉,利于使用。(3)通过将横向杆横向连接,可以辅助撑开护理开口,利于对伤口位置操作,避免干涉,方便稳定。(4)通过在横向杆两端安装撑开头,提高撑开的稳定性,利于调节使用。(5)通过设置透气孔,连接防护网,可以套在伤口位置,利于通气,同时进行隔离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方便选择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部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护理开口撑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横向杆连接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护理带、11魔术毛贴、12魔术刺贴、13护理开口、14长条缝、15定位筒、16挤压褶皱、17连接筒、18支撑杆、2贯通槽、21铰接轴、22横向杆、23撑开头、24透气孔、25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外科伤口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带1,请参阅图1和图2,护理带1的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毛贴11,护理带1的另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刺贴12,可以贴合连接,利于缠绕定位到腿部或者腰部位置,方便对外科伤口进行护理保护,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魔术刺贴12的表面固定粘连于魔术毛贴1的表面,护理带1的表面一端设有护理开口13,正常使用时可以拉紧护理带1,进而将护理开口13的两侧拉紧,能够闭合,利于对伤口位置防护,避免包扎的纱布掉落,而需要换药时,可以使用支撑杆18撑开,这样能够张开成较大的开口,利于取出纱布换药,不用整体取下,方便高效,保证安装贴合的稳定性,护理开口13的两端均设有长条缝14,长条缝14的另一端固定镶嵌有定位筒15,护理开口13的两侧均形成有挤压褶皱16,撑开后形成挤压褶皱16,而拉紧后挤压褶皱16平复,可以闭合,利于使用,挤压褶皱16的侧面固定镶嵌有连接筒17,连接筒17的侧面固定插接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位于护理开口13的中心位置。请参阅图3和图4,支撑杆18的两端均设有贯通槽2,贯通槽2的侧面通过铰接轴21铰接有横向杆22,横向杆22的两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撑开头23,可以从两侧辅助撑开,保证开口足够,利于换药操作,撑开头23的表面顶紧连接于护理开口13的两侧位置,护理带1的表面另一端设有透气孔24,透气孔24的侧面固定缝制有防护网25,可以在伤口愈合后通过防护网25防护,既可以保证透气性,又能够进行隔离,避免磕碰损伤,利于防护使用。使用时,将护理带1缠绕到伤口位置,然后魔术毛贴11和魔术刺贴12可以贴合连接,利于缠绕定位到腿部或者腰部位置,方便对外科伤口进行护理保护,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正常使用时可以拉紧护理带1,进而将护理开口13的两侧拉紧,能够闭合,利于对伤口位置防护,避免包扎的纱布掉落,而需要换药时,可以使用支撑杆18撑开,这样能够张开成较大的开口,利于取出纱布换药,不用整体取下,方便高效,保证安装贴合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在伤口愈合后通过防护网25防护,既可以保证透气性,又能够进行隔离,避免磕碰损伤,利于防护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伤口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带(1)的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毛贴(11),所述护理带(1)的另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刺贴(12),所述魔术刺贴(12)的表面固定粘连于魔术毛贴(11)的表面,所述护理带(1)的表面一端设有护理开口(13),所述护理开口(13)的两端均设有长条缝(14),所述长条缝(14)的另一端固定镶嵌有定位筒(15),所述护理开口(13)的两侧均形成有挤压褶皱(16),所述挤压褶皱(16)的侧面固定镶嵌有连接筒(17),所述连接筒(17)的侧面固定插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位于护理开口(13)的中心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带(1)的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毛贴(11),所述护理带(1)的另一端表面固定缝制有魔术刺贴(12),所述魔术刺贴(12)的表面固定粘连于魔术毛贴(11)的表面,所述护理带(1)的表面一端设有护理开口(13),所述护理开口(13)的两端均设有长条缝(14),所述长条缝(14)的另一端固定镶嵌有定位筒(15),所述护理开口(13)的两侧均形成有挤压褶皱(16),所述挤压褶皱(16)的侧面固定镶嵌有连接筒(17),所述连接筒(17)的侧面固定插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位于护理开口(13)的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8)的两端均设有贯通槽(2),所述贯通槽(2)的侧面通过铰接轴(21)铰接有横向杆(22)。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开森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夷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