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74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它包括凳体,凳体包括顶板以及设置于顶板两侧的侧板,顶板的顶面形成向其中心下方凹陷的凹腔,侧板上形成有纵向布置的外凸的凸起,侧板的下方安装有扭转带。本技术方案的顶板和侧板支撑髋关节,通过侧板的凸起,使股骨呈倾斜状态,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股骨近端向髋骨髋臼靠近并与髋臼同心圆复位,遵循“头臼同心”的Harris定律,以此刺激髋臼发育,降低髋臼的高度达到髋臼对股骨头满意的覆盖,使脱位或发育不良的髋关节朝着尽可能正常的解剖关系生长和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材领域,更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指在出生前及出生后髋臼和股骨近端畸形以及头臼相互关系异常的一组病变的总称,以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包括髋关节完全脱位,即股骨头全部位于髋臼之外;髋关节半脱位,即股骨头部分位于髋臼之外,头臼之间仍有接触;髋臼发育不良,即髋臼陡而直,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但股骨头仍位于髋臼内,该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四肢畸形。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造成患儿的步态异常,如跛行、“鸭步”姿态,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其远期归宿是骨关节炎等。目前,国内外学者都认为通过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是获得髋关节满意的远期功能与影像结果以及避免或推迟骨关节炎发生的关键,一般从出生至6个月的时间段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的黄金时段,在不影响或少影响股骨头骨骺血供的情况下,使股骨近端与髋骨髋臼同心圆复位,即遵循“头臼同心”的Harris定律,使脱位或发育不良的髋关节朝着尽可能正常的解剖关系生长和发育。因此对于婴幼儿而言,如何在早期更有效安全得干预儿童髋关节发育使之符合“头臼同心”的Harris定律,如何避免对仅仅髋关节不稳定的婴幼儿造成不恰当的过度治疗,成为目前国内外探索的一个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矫正效果良好的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它包括凳体,凳体包括顶板以及设置于顶板两侧的侧板,顶板的顶面形成向其中心下方凹陷的凹腔,侧板上形成有纵向布置的外凸的凸起,侧板的下方安装有扭转带。作为优选的是,顶板与侧板的连接处呈圆角设置。作为优选的是,顶板的外形呈梯形。作为优选的是,侧板的凸起位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75°。作为优选的是,顶板与两侧板之间的夹角为120°。作为优选的是,侧板的下方形成有空腔,扭转带固定于空腔内。作为优选的是,扭转带包括中心骨架,中心骨架沿其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可将小腿部进行固定和外旋的定位骨架。作为优选的是,定位骨架具有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第一侧带、第二侧带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扣带和粘带。作为优选的是,凳体外套设有垫套,垫套相对空腔的部位设有拉链,通过拉链控制扭转带的收放。作为优选的是,任意一个所述第二侧带上还设有旋转带,旋转带上设有公扣,侧板的前后侧均安装可与公扣配合的母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使用时,使婴幼儿的髋骨维持在顶板的上方,而大腿可直接放在顶板两侧的侧板凸起上保持倾斜状态,通过顶板和侧板对髋关节进行支撑,同时,通过侧板的凸起,股骨呈倾斜状态,髋关节屈曲、外展,股骨近端向着髋骨髋臼方向靠近,并与髋臼同心圆复位,遵循“头臼同心”的Harris定律,以此刺激髋臼发育,降低髋臼外侧的高度达到髋臼对股骨头满意的覆盖,使脱位或发育不良的髋关节朝着尽可能正常的解剖关系生长和发育。(2)侧板的凸起位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75°,婴幼儿坐在凳体上时,其髋关节也外展外旋,该外展外旋的角度使髋关节呈人位固定,是“头臼同心”的Harris定律的最佳外展外旋角度,更有利于婴幼儿髋关节的生长发育。(3)扭转带的设置能够作用于婴幼儿的小腿上,扭转带使小腿外旋,小腿部的外旋能带动髋关节的进一步外展外旋,以此矫正婴幼儿胫骨的内旋,同时能够防止膝盖和大腿前摆,维持髋关节外展外旋,提升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效果。(4)垫套以及侧板下方的空腔的设置,可用于收纳扭转带,以及可通过垫套上的拉链控制扭转带的收放以此同时满足有小腿内旋现象和无小腿内旋现象婴幼儿的使用。(5)通过旋转带以及公扣和母扣的配合可维持小腿所旋转的角度,并防止膝盖和大腿前摆,维持髋关节外展外旋,提升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效果。(6)将公扣母扣、粘带扣带分离即可使婴幼儿进行自由活动,整个过程较为方便,同时便于对婴幼儿进行尿便的管理,也能使髋关节保持适当的活动。(7)本技术方案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根据不同体型的婴幼儿进行相应比例的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因此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01凳体;201扭转带;1顶板;1.1凹腔;2侧板;2.1凸起;2.2空腔;3中心骨架;4定位骨架;4.1第一侧带;4.2第二侧带;5扣带;6粘带;7垫套;8旋转带;9公扣;10母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它包括凳体101,凳体101包括顶板1以及设置于顶板1两侧的侧板2,顶板1的顶面形成向其中心方向凹陷的凹腔1.1,侧板2上形成有纵向布置的外凸的凸起2.1,侧板2的下方安装有扭转带201,当婴幼儿坐在凳体101上时臀部与顶板1贴合,股骨外的臀部肌肉充满于顶板1上的凹腔1.1,使得髋骨维持在顶板1的上方,而大腿可直接放在顶板1两侧的侧板2凸起2.1上保持倾斜状态,通过顶板1和侧板2对髋关节进行支撑,同时,通过侧板2的凸起,股骨呈倾斜状态,髋关节屈曲、外展,股骨近端向着髋骨髋臼方向靠近,并与髋臼同心圆复位,遵循“头臼同心”的Harris定律,以此刺激髋臼发育,降低髋臼外侧的高度达到髋臼对股骨头满意的覆盖,使脱位或发育不良的髋关节朝着尽可能正常的解剖关系生长和发育,扭转带201作用于婴幼儿的小腿上带动小腿外旋,在小腿外旋的时能更好地带动大腿外展外旋。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顶板1与侧板2的连接处呈圆角设置,与传统矫正装置相比该设置能够减小对股骨的压迫,有利于股骨骨骺的血液供应,防止股骨出现坏死。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顶板1的外形呈梯形,梯形结构更有利于婴幼儿大腿外展外旋,即能够更好地使股骨外展外旋。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侧板2的凸起2.1位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75°,婴幼儿坐在凳体上时,其髋关节也外展外旋,该外展外旋的角度使髋关节呈人位固定,是“头臼同心”的Harris定律的最佳外展外旋角度,更有利于婴幼儿髋关节的生长发育。进一步的,顶板1与两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它包括凳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101)包括顶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1)两侧的侧板(2),所述顶板(1)的顶面形成向其中心下方凹陷的凹腔(1.1),所述侧板(2)上形成有纵向布置的外凸的凸起(2.1),所述侧板(2)的下方安装有扭转带(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它包括凳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101)包括顶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1)两侧的侧板(2),所述顶板(1)的顶面形成向其中心下方凹陷的凹腔(1.1),所述侧板(2)上形成有纵向布置的外凸的凸起(2.1),所述侧板(2)的下方安装有扭转带(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所述侧板(2)的连接处呈圆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外形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凸起(2.1)位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两所述侧板(2)之间的夹角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下方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