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42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道除锈装置,包括套接于管道的移动环和转动环,转动环的内环面上固接有钢刷;移动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滚道,并在滚道所在的位置处插接有转盘,其中转动环在朝向移动环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多个延伸凸柱,每个延伸凸柱分别通过轴承与转盘转动连接,以使转动环能够通过延伸凸柱带动转盘作相对于移动环的转动,且移动环能够通过转盘带动转动环在管道上移动;管道除锈装置还包括气动机构,气动机构能够作用于转动环,以驱动转动环作相对于管道的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管道除锈的自动化,具有提高除锈效率,降低除锈成本,并确保除锈效果的作用;同时具有减少转盘与移动环的磨损的作用,进而提高了转盘及移动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除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除锈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可以理解,现有的管道在室外使用时,受到外界雨水及空气的腐蚀,使得管道使用一段时间后,管道的外周壁会腐蚀并生锈,为此,需要对管道的外周壁进行除锈,然后再重新刷上一层防锈漆。目前,现有的用于对管道外周壁除锈的方式,通常借助于登高平台,再采用人工手动的除锈,上述的除锈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且除锈的效果不好,满足不了企业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道除锈装置。具体地,一种管道除锈装置,包括套接于管道的移动环和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环面上固接有钢刷,所述钢刷能够作用于所述管道的外管壁;所述移动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滚道,并在所述滚道所在的位置处插接有转盘,其中所述转动环在朝向所述移动环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多个延伸凸柱,每个所述延伸凸柱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转动环能够通过所述延伸凸柱带动所述转盘作相对于所述移动环的转动,且所述移动环能够通过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转动环在所述管道上移动;所述管道除锈装置还包括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能够作用于所述转动环,以驱动所述转动环作相对于所述管道的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气动机构包括气源,所述移动环上开设有气道,所述转动环在面向所述移动环的一侧端面上设有驱动楞,且所述气源工作时所产生的气体能够途经所述气道并作用在所述驱动楞上,以驱动所述转动环作相对于所述管道的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流孔、及与所述第一气流孔连通的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滚道所在的平面,其中所述第二气流孔设为斜气流孔,以使由所述第二气流孔吹出的气体作用在所述驱动楞上时,能够通过所述驱动楞驱动所述转动环作相对于所述管道的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楞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驱动楞依次排列在所述转动环上面向所述移动环的一侧端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楞设为所述转动环上朝向所述移动环的方向凸起的凸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凸条的两侧端面设为斜平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所述延伸凸柱紧配合,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盘紧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滚道设为所述移动环上开设有的环形槽和锥形槽,所述锥形槽设置在所述环形槽的槽底位置,并与所述环形槽连通,所述转盘具有锥形凸部,所述转盘的锥形凸部对应地插入至所述锥形槽内,并与所述锥形槽的槽壁抵接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环在背离所述转动环的一侧端面上固接有拉环,所述拉环能够驱动所述移动环在所述管道上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环的内环面上滚动地连接有滚珠,所述移动环通过所述滚珠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管道。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利用转动环旋转时带动钢刷作用于管道的外周壁,以此实现对管道外周壁的除锈处理,且转动环能够在移动环的驱动下沿管道的轴向方向上在管道上移动,以此实现对管道除锈的自动化,具有提高除锈效率,降低除锈成本,并确保除锈效果的作用;同时,移动环利用作相对于移动环旋转的转盘带动转动环在管道上运动,以此降低转盘与移动环之间的摩擦力,具有减少转盘与移动环的磨损的作用,进而提高了转盘及移动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P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动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中本专利技术中移动环中第二气流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移动环;11、滚道;111、环形槽;112、锥形槽;12、拉环;13、滚珠;14、气道;141、第一气流孔;142、第二气流孔;20、转动环;21、钢刷;22、延伸凸柱;23、驱动楞;30、转盘;31、锥形凸部;101、轴承;200、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包括套接于管道200的移动环10和转动环20、及气动机构。其中,转动环20的内环面上固接有钢刷21,钢刷21能够作用于管道200的外管壁,使得转动环20在管道200上旋转的同时,能够驱动钢丝21作用于管道200的外管壁,以此实现对管道200外管壁的除锈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环10能够驱动转动环20在管道200上移动,使得转动环20的旋转的同时能够沿着管道200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以此实现对管道200的整体除锈处理。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环10的外环面上开设有滚道11,并在滚道11所在的位置插接有转盘30;其中,本实施方式的转动环20在朝向移动环10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多个延伸凸柱22,每个延伸凸柱22分别通过轴承101与转盘30转动连接,以使转动环20能够通过延伸凸柱22带动转盘30作相对于移动环10的转动,且移动环10能够通过转盘30带动转动环20在管道200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延伸凸柱22设于转动环20上,使得转动环20在管道200上旋转的同时,能够带动多个延伸凸柱22同时转动,转动的多个延伸凸柱22即可实现对转盘30在移动环10上滚道11的旋转,而延伸凸柱22自身则可在轴承101内作相对于转盘30的旋转运动。其中,本实施方式的轴承101的内圈与对应的延伸凸柱22紧配合,轴承101的外圈与转盘30,使得本实施方式的转盘30与延伸凸柱22沿管道200的轴向方向上相对固定,这样移动环10在管道200上移动的同时,能够通过转盘30带动转动环20进行移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延伸凸柱22与转盘30之间在管道200的轴向方向的限位不局限为上述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延伸凸柱22贯穿转盘30设置,并在延伸凸柱22上位于转盘30两侧的部位上分别设置卡圈进行限位,在此就不展开阐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滚道11设为移动环10上开设有的环形槽111和锥形槽112,锥形槽112设置在环形槽111的槽底位置,并与环形槽111连通;且,本实施方式的转盘30具有锥形凸部31,转盘30的锥形凸部31对应地插入至锥形槽112内,并与锥形槽112的槽壁抵接配合,以此实现转盘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接于管道的移动环和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环面上固接有钢刷,所述钢刷能够作用于所述管道的外管壁;所述移动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滚道,并在所述滚道所在的位置处插接有转盘,其中所述转动环在朝向所述移动环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多个延伸凸柱,每个所述延伸凸柱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转动环能够通过所述延伸凸柱带动所述转盘作相对于所述移动环的转动,且所述移动环能够通过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转动环在所述管道上移动;所述管道除锈装置还包括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能够作用于所述转动环,以驱动所述转动环作相对于所述管道的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接于管道的移动环和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环面上固接有钢刷,所述钢刷能够作用于所述管道的外管壁;所述移动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滚道,并在所述滚道所在的位置处插接有转盘,其中所述转动环在朝向所述移动环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多个延伸凸柱,每个所述延伸凸柱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转动环能够通过所述延伸凸柱带动所述转盘作相对于所述移动环的转动,且所述移动环能够通过所述转盘带动所述转动环在所述管道上移动;所述管道除锈装置还包括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能够作用于所述转动环,以驱动所述转动环作相对于所述管道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机构包括气源,所述移动环上开设有气道,所述转动环在面向所述移动环的一侧端面上设有驱动楞,且所述气源工作时所产生的气体能够途经所述气道并作用在所述驱动楞上,以驱动所述转动环作相对于所述管道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流孔、及与所述第一气流孔连通的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滚道所在的平面,其中所述第二气流孔设为斜气流孔,以使由所述第二气流孔吹出的气体作用在所述驱动楞上时,能够通过所述驱动楞驱动所述转动环作相对于所述管道的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