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77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包括降压稳定模块、充电模块和蓄电池保护模块,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电性连接;通过降压稳定模块的设置,配合电容C6、E管脚、TC管脚和END管脚等模块的使用,可以实时调整输入电流的电压,使得电压稳定输入充电模块的线路,利用充电模块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二极管D2的设置,可以在停电的情况下防止蓄电池电量回流,配合述蓄电池保护模块的使用,可以在蓄电池电量充满的情况下,对蓄电池线路进行防护,防止蓄电池电量充足后继续充电,从而提高蓄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电源电路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计算机电源电路将来自电网的电源供应给计算机;计算机电源是根据计算机相应的电源标准设计和生产的,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这十多年间,计算机电源标准也跟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要求,电源是计算机主机的动力源泉,计算机系统中所有部件均靠机箱内部的电源供电,电源输出直流电压的好坏,直接影响部件的质量、寿命及性能。许多电源厂家面对市场竞争往往以减少元器件,如节省滤波电路装置,保护电路等,或采用低价格,低裕量的元器件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而这样受害的却往往是普通用户。当前,计算机电源存在的安全性不高、耗能大等技术缺陷,尤其是笔记本计算机,为使得蓄电池长期保持在电源充足状态,用户通常会使用在直流电通电的情况下使用笔记本计算机,但是在不同环境场所,由于装修或电路等原因,使得各地的电压不同,且部分地区存在电压不稳等现象,使得笔记本计算机在使用时,由于电压不稳,逐渐对蓄电池造成损害,为此,提出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包括降压稳定模块、充电模块和蓄电池保护模块,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由芯片U3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充电模块由芯片U2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由芯片U1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芯片U1的内部分别封装有VT管脚、GND管脚、VSS管脚、VM管脚、VDD管脚和VCC管脚。优选的,所述芯片U2的内部封装有VSS管脚、CHPG管脚、GND管脚、VDD管脚、VCC管脚、PROG管脚和VPP管脚。优选的,所述芯片U3的内部封装有SK1管脚,E管脚,TC管脚,END管脚,FIN管脚,VCC管脚,VDD管脚和SKO管脚。优选的,所述降压稳定模块的外围电路包括电容C3、电容C6、火线L1、电阻R11、应急转换电路LED1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2与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中的所述SK1管脚联接,所述火线L1与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中的所述E管脚联接,所述电容C3与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中的所述VCC管脚联接,所述电容C6与所述降压稳定模块中的所述TC管脚联接。优选的,所述充电模块的外围电路包括火线L2、二极管D2、电源电压VBAT1、电阻R5和电阻R9,所述火线L2和所述二极管D2均与所述充电模块中的所述CHPG管脚联接,所述电源电压VBAT1与所述充电模块中的所述VDD管脚联接,所述电阻R5与所述充电模块中的所述PROG管脚联接,所述电阻R9与所述充电模块中的所述VPP管脚联接。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的外围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阻R10、电阻R13和应急转换电路LED3,所述电容C1分别与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中的所述GND管脚和VSS管脚并联,所述电阻R13与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中的所述VCC管脚联接,所述应急转换电路LED3分别与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中的所述VCC管脚、所述VDD管脚和所述VCC管脚并联,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阻R10均与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中的所述VCC管脚联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降压稳定模块的设置,配合电容C6、E管脚、TC管脚和END管脚等模块的使用,可以实时调整输入电流的电压,使得电压稳定输入充电模块的线路,利用充电模块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二极管D2的设置,可以在停电的情况下防止蓄电池电量回流,配合述蓄电池保护模块的使用,可以在蓄电池电量充满的情况下,对蓄电池线路进行防护,防止蓄电池电量充足后继续充电,从而提高蓄电池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00、降压稳定模块;200、充电模块;300、蓄电池保护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包括降压稳定模块100、充电模块200和蓄电池保护模块300,降压稳定模块100与充电模块200电性连接,降压稳定模块100与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电性连接,降压稳定模块100由芯片U3以及外围电路组成,充电模块200由芯片U2以及外围电路组成,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由芯片U1以及外围电路组成,充电模块200和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芯片U1的内部分别封装有VT管脚、GND管脚、VSS管脚、VM管脚、VDD管脚和VCC管脚。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芯片U2的内部封装有VSS管脚、CHPG管脚、GND管脚、VDD管脚、VCC管脚、PROG管脚和VPP管脚。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芯片U3的内部封装有SK1管脚,E管脚,TC管脚,END管脚,FIN管脚,VCC管脚,VDD管脚和SKO管脚。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降压稳定模块100的外围电路包括电容C3、电容C6、火线L1、电阻R11、应急转换电路LED1和电阻R12,电阻R12与降压稳定模块100中的SK1管脚联接,火线L1与降压稳定模块100中的E管脚联接,电容C3与降压稳定模块100中的VCC管脚联接,电容C6与降压稳定模块100中的TC管脚联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充电模块200的外围电路包括火线L2、二极管D2、电源电压VBAT1、电阻R5和电阻R9,火线L2和二极管D2均与充电模块200中的CHPG管脚联接,电源电压VBAT1与充电模块200中的VDD管脚联接,电阻R5与充电模块200中的PROG管脚联接,电阻R9与充电模块200中的VPP管脚联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的外围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阻R10、电阻R13和应急转换电路LED3,电容C1分别与蓄电池保护模块300中的GND管脚和VSS管脚并联,电阻R13与蓄电池保护模块300中的VCC管脚联接,应急转换电路LED3分别与蓄电池保护模块300中的VCC管脚、VDD管脚和VCC管脚并联,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10均与蓄电池保护模块300中的VCC管脚联接。本技术不需要依赖于软件实现,仅通过芯片引脚的高低电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包括降压稳定模块(100)、充电模块(200)和蓄电池保护模块(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稳定模块(100)与所述充电模块(200)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100)与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100)由芯片U3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充电模块(200)由芯片U2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由芯片U1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充电模块(200)和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包括降压稳定模块(100)、充电模块(200)和蓄电池保护模块(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稳定模块(100)与所述充电模块(200)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100)与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电性连接,所述降压稳定模块(100)由芯片U3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充电模块(200)由芯片U2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由芯片U1以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充电模块(200)和所述蓄电池保护模块(30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内部分别封装有VT管脚、GND管脚、VSS管脚、VM管脚、VDD管脚和VCC管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2的内部封装有VSS管脚、CHPG管脚、GND管脚、VDD管脚、VCC管脚、PROG管脚和VPP管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3的内部封装有SK1管脚,E管脚,TC管脚,END管脚,FIN管脚,VCC管脚,VDD管脚和SKO管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稳定模块(100)的外围电路包括电容C3、电容C6、火线L1、电阻R11、应急转换电路LED1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2与所述降压稳定模块(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昌燕程意丽孔令叶吴立炎李维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