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73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5
一种用户装置,其具有:控制部,其基于与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决定与要监视的控制信号对应的控制资源集、搜索空间以及发送控制指示状态;以及接收部,其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执行中切换发送控制指示状态,在所述搜索空间中监视与所述控制资源集对应的控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作为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后继系统的NR(NewRadio)(也称作“5G”)中,作为要求条件,正在研究满足大容量的系统、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低延迟、多个终端的同时连接、低成本、省功率等的技术(例如非专利文献1)。在NR中利用与LTE相比更高的频带。由于高频带中传播损耗增大,为了补偿该传播损耗,正在研究将波束宽度窄的波束成型(beamforming)应用于无线信号来提高接收功率(例如非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件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3GPPTS38.300V15.2.0(2018-06)非专利文献2:3GPPTS38.211V15.2.0(2018-0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NR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基站装置向用户装置发送与多个波束关联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Controlresourceset)。用户装置在什么时刻切换控制资源集所关联的波束而进行控制信号的监视目前尚未明确。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适当地执行从基站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的监视。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公开的技术,提供一种用户装置,所述用户装置具有:控制部,其基于与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决定与要监视的控制信号对应的控制资源集、搜索空间以及发送控制指示状态;以及接收部,其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执行中切换发送控制指示状态,在所述搜索空间中监视与所述控制资源集对应的控制信号。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公开的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执行从基站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的监视。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监视控制信号的例子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监视控制信号的例子的时序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监视控制信号的例子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20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或用户装置2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为一例,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工作时,可适当地使用现有技术。但是,该现有技术例如为现有的LTE,但不限于现有的LTE。此外,除非另有说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LTE”具有包含LTE-Advanced和LTE-Advanced以后的方式(例:NR)的广泛含义。另外,在以下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现有的LTE中使用的SS(Synchronizationsignal:同步信号),PSS(PrimarySS),SSS(SecondarySS),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自己接入信道)等用语。这是为了便于记载,也可以用其他名称来称呼与它们相同的信号、功能等。此外,NR中的上述用语对应于NR-SS、NR-PSS、NR-SSS、NR-PBCH、NR-PRACH等。但是,即使是NR中使用的信号,也不一定明确记述“NR-”。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双工(Duplex)方式可以是TDD(Time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方式,也可以是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方式,或者还可以是除了它们以外的方式(例如,灵活双工(FlexibleDuplex)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发送波束发送信号的方法也可以是发送被乘以预编码矢量的(利用预编码矢量进行了预编码的)信号的数字波束成型,也可以是使用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路内的可变移相器来实现波束成型的模拟波束成型。同样,使用接收波束接收信号的方法可以是对接收到的信号乘以预定的权重矢量的数字波束成型,也可以是使用RF电路内的可变相位器实现波束成型的模拟波束成型,也可以应用组合了数字波束成型和模拟波束成型的混合波束成型。另外,使用发送波束发送信号也可以是通过特定的天线端口发送信号。同样地,使用接收波束接收信号也可以是通过特定的天线端口接收信号。天线端口是指3GPP规格中定义的逻辑天线端口或物理天线端口。另外,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的形成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例如,在具有多个天线的基站装置10或者用户装置20中,可以使用改变各自的天线角度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将使用预编码矢量的方法与改变天线角度的方法组合的方法,也可以切换地使用不同的天线面板,还可以使用将多个天线面板合并使用的组合方法,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此外,例如,还可以在高频带中使用多个彼此不同的发送波束。将使用多个发送波束的情况称为多波束运行,将使用一个发送波束的情况称为单波束运行。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设定(Configure)”无线参数等可以是预先设定(Pre-configure)预定的值,也可以设定从基站装置10或者用户装置20通知的无线参数。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基站装置10和用户装置20。在图1中各示出1个基站装置10和1个用户装置20,但这仅为例子,可以分别具有多个。基站装置10是提供1个以上的小区并且与用户装置20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无线信号的物理资源通过时域和频域来定义,时域可以通过OFDM码元数量来定义,频域可以通过子载波数量或资源块数量来定义。基站装置10向用户装置20发送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同步信号例如为NR-PSS和NR-SSS。系统信息的一部分例如通过NR-PBCH发送,也称作广播信息。同步信号以及广播信息也可以作为由规定数量的OFDM码元构成的SS块(SS/PBCHblock)而周期性地被发送。基站装置10通过DL(Downlink:下行链路)向用户装置20发送控制信号或数据,通过UL(Uplink:上行链路)从用户装置20接收控制信号或数据。基站装置10和用户装置20均能够进行波束成型而进行信号的收发。用户装置20为智能手机、移动电话机、平板、可佩戴终端、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到机器)用通信模块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用户装置20通过DL从基站装置10接收控制信号或数据,通过UL向基站装置10发送控制信号或数据,由此,利用由无线通信系统提供的各种通信服务。如图1所示,基站装置10将应用了波束成型的信号发送给用户装置20。此外,如图1所示,用户装置20将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给基站装置10而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装置,其具有:/n控制部,其基于与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决定与要监视的控制信号对应的控制资源集、搜索空间以及发送控制指示状态;以及/n接收部,其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执行中切换发送控制指示状态,在所述搜索空间中监视与所述控制资源集对应的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户装置,其具有:
控制部,其基于与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决定与要监视的控制信号对应的控制资源集、搜索空间以及发送控制指示状态;以及
接收部,其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执行中切换发送控制指示状态,在所述搜索空间中监视与所述控制资源集对应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在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刻,所述接收部切换发送控制指示状态,在所述搜索空间中监视与所述控制资源集对应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在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窗口开始的时刻,所述接收部切换发送控制指示状态,在所述搜索空间中监视与所述控制资源集对应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原知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