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沸腾管
本技术涉及换热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通量沸腾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低温制冷行业大量使用管壳式换热器,但是普通光滑管换热器换热效率低下,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烧结型高通量管是指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在普通换热管表面烧结一层具有特定结构的多孔表面高效换热管,表面多孔层凹穴与空隙相互连通,可以显著强化沸腾传热,与传统普通光滑管相比,烧结型高通量管传热效果在20倍以上。现有专利号为201520593128.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螺纹槽高通量沸腾管,其通过在基管的内表面为螺纹槽复合烧结多孔层结构的设计提高换热效率,但仍存在多孔层与基管的接触面积固定的问题,即基管与多孔层的接触面积小,无法进一步提高多孔层与基管的接触面积,换热效率不理想,且在基管内设置多孔层也会阻碍管内流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通量沸腾管,旨在改善现有高通量沸腾管多孔层设于基管内表面,造成的基管与多孔层的接触面积小,无法进一步提高多孔层与基管的接触面积,换热效率不理想,影响管内流通的问题。一种高通量沸腾管,包括基管和多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的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多孔层覆设于所述螺纹槽。优选的,相邻所述螺纹槽的槽距为15-22mm,所述螺纹槽的槽深为0.4-0.7mm,所述螺纹槽的螺旋角φ为50-75°。优选的,所述基管的外径为19-25mm,壁厚为0.7-1.0mm。优选的,所述多孔层厚度为0.5-1mm,孔隙率为60-70%,孔径为15~150μm。r>优选的,相邻所述螺纹槽的槽距为20mm;所述螺纹槽的槽深为0.6mm;所述螺纹槽的螺旋角φ为65°;所述基管的外径为20mm,壁厚为0.8mm;所述多孔层厚度为0.6mm,孔隙率为65%,孔径为60~120μm。有益效果:1、与现有的高通量沸腾管内表面为螺纹槽烧结多孔层不同,本技术先在基管的外表面辊轧出螺纹槽,然后在烧结炉中在螺纹槽的外表面烧结多孔层,外表面烧结层与螺纹槽结合牢固;通过螺纹槽外表面与多孔层牢固结合的设计,进一步增大多孔层与基管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将多孔层设置在基管外表面,也解决了传统管内流通效率的问题;2、本技术的基管采用紫铜材质,以此解决传统采用碳钢容易腐蚀,硬度高,不便于做螺纹槽管,不锈钢,传热效率差,不容易烧结多孔层的问题;在低温制冷行业普遍使用紫铜管,因此本技术采用紫铜材质和金属粉末,使得多孔层不易脱落;3、本技术在基管的外表面辊轧螺纹槽,并在螺纹槽外表面烧结多孔层的设计,通过增大多孔层接触面实现强化沸腾传热;多孔层不但能提供大量汽化核心,而且增大换热面积,增加湍流度;螺纹槽外表面增强了多孔层的对流沸腾过程,螺纹槽表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对流传热和流动沸腾传热;同时将多孔层设置与基管外表面的设计提高了液膜与壁面的相对速度,有效的减薄了传热边界层的厚度;4、技术将螺纹槽管与烧结多孔层有机结合在一起,现有高通量沸腾管多孔层设于基管内表面,造成的基管与多孔层的接触面积小,无法进一步提高多孔层与基管的接触面积,换热效率不理想,影响管内流通的问题;本技术的外表面螺旋采用整体辊扎加工而成,质量可靠,同时强化内外表面对流换热;螺纹槽外表面采用烧结多孔层,沸腾换热效果比普通螺纹槽表面进一步提高,不但提高了多孔层与基管的接触面而且可以强化沸腾传热;采用紫铜材料,加工中螺纹槽不容易开裂,有利于多孔层与螺纹槽结合牢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通量沸腾管的半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通量沸腾管的横截面结构图。图中:基管-1、螺纹槽-101、多孔层-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通量沸腾管,包括基管1和多孔层2,所述基管1的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螺纹槽101,所述多孔层2覆设于所述螺纹槽101,通过在基管1的外表面辊轧螺纹槽101,并在螺纹槽101外表面烧结多孔层2的设计,显著增大多孔层2与基管1的接触面,提高换热效率,有效解决现有高通量沸腾管多孔层设于基管内表面,造成的基管与多孔层的接触面积小,无法进一步提高多孔层与基管的接触面积,换热效率不理想,影响管内流通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基管1外表面相邻所述螺纹槽101的槽距设计为20mm;所述螺纹槽101的槽深设计为0.6mm;所述螺纹槽101的螺旋角φ设计为65°;所述基管1的外径设计为20mm,壁厚设计为0.8mm;所述多孔层2厚度设计为0.6mm,孔隙率为65%,孔径为60~120μm之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通量沸腾管,包括基管和多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的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多孔层覆设于所述螺纹槽,相邻所述螺纹槽的槽距为15-22mm,所述螺纹槽的槽深为0.4-0.7mm,所述螺纹槽的螺旋角φ为50-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沸腾管,包括基管和多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的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多孔层覆设于所述螺纹槽,相邻所述螺纹槽的槽距为15-22mm,所述螺纹槽的槽深为0.4-0.7mm,所述螺纹槽的螺旋角φ为50-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沸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的外径为19-25mm,壁厚为0.7-1.0mm。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琼,曾荣,程明锋,范小春,潘紫贤,曾碧华,邹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泉州市江南冷却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