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的绕线方法、定子及微型水泵技术

技术编号:277504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定子的绕线方法、定子及微型水泵,定子包括铁芯和绕组,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环绕轭部的齿部,多个齿部分为至少两组,绕线方法包括:提供辅助件,辅助件包括挂线部;将导线绕制于其中一组齿部,成型一相绕组;成型一相绕组后,将导线绕过挂线部并绕制于另一组齿部,成型另一相绕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定子的绕线方法可以使得两相绕组之间处于绷紧状态,绕组不松散,而且,可以取消现有方案设置在轭部上的绕线柱,从而可以减小铁芯的厚度,利于小尺寸设计,同时减少了零部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的绕线方法、定子及微型水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定子的绕线方法、定子及微型水泵。
技术介绍
定子是一种常见的驱动部件,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原理驱动转子转动以输出旋转运动。常见的定子包括铁芯和绕组,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环绕轭部的齿部,绕组缠绕于齿部。两相及两相以上的定子,轭部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通常要设置绕线柱,绕线柱用于绕完一相绕组后,导线可以在绕线柱上缠绕几圈再绕制另一相绕组,使得绕组不会松散。但是,在轭部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设置绕线柱导致铁芯的厚度较厚,不利于小尺寸设计,同时增加了零件数量,提高了成本。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定子的绕线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出一种定子的绕线方法,以解决现有无端子铁芯在绕组时存在导线松散、端子占用端面区域以及不利于工艺定位和支撑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提出一种定子,该定子采用上述的定子的绕线方法绕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提出一种一种微型水泵,该微型水泵采用上述的定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定子的绕线方法,所述定子包括铁芯和绕组,所述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环绕所述轭部的齿部,多个所述齿部分为至少两组,所述绕线方法包括:提供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包括挂线部;将导线绕制于其中一组所述齿部,成型一相绕组;成型所述一相绕组后,将所述导线绕过所述挂线部并绕制于另一组所述齿部,成型另一相绕组。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每一相所述绕组包括线圈和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线圈的过桥线,定义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的所述齿部为跨越齿,所述绕线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将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包括:将所述过桥线在所述跨越齿上环绕至少一圈。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齿部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将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包括:所述过桥线从其中一个所述线圈的第一表面侧向所述第二表面侧弯折延伸,绕过所述跨越齿的第二表面侧后向所述第一表面侧弯折延伸并连接另一个所述线圈的第一表面侧;或者,所述过桥线从其中一个所述线圈的第二表面侧向所述第一表面侧弯折延伸,绕过所述跨越齿的第一表面侧后向所述第二表面侧弯折延伸并连接另一个所述线圈的第二表面侧。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跨越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将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包括:将所述过桥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跨越齿之间以往复弯折的方式绕制于所述跨越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定子,包括铁芯和绕组,所述铁芯包括轭部、多个齿部和至少两相绕组,所述多个齿部环绕所述轭部间隔设置,所述多个齿部分成至少两组,每组所述齿部绕制一相绕组,所述绕组采用上述绕线方法绕制于所述铁芯。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每一相所述绕组包括线圈和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线圈的过桥线,定义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的所述齿部为跨越齿,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齿部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过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跨线段、第二跨线段和第三跨线段,所述第二跨线段沿所述第二表面延伸,所述第一跨线段从所述第二跨线段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倾斜延伸至一个所述线圈,所述第三跨线段从所述第二跨线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倾斜延伸;或者,所述第二跨线段沿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第一跨线段从所述第二跨线段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倾斜延伸至一个所述线圈,所述第三跨线段从所述第二跨线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倾斜延伸。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过桥线还包括自所述第三跨线段向远离所述第一跨线段延伸并连接于所述绕组的另一个所述线圈的第四跨线段。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跨越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过桥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跨越齿之间以往复弯折的方式绕制于所述跨越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型水泵,包括泵体、叶轮、转子及上述定子,所述泵体具有内腔、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液口及连通所述内腔的出液口,所述泵体设有转轴,所述叶轮设于所述内腔内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叶轮,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泵体,所述定子用于驱动所述转子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其中一组齿部绕制一相线圈后,通过将导线绕过挂线部,再绕制另一相绕组,这样,可以使得两相绕组之间处于绷紧状态,绕组不松散,而且,可以取消现有方案设置在轭部上的绕线柱,从而可以减小铁芯的厚度,利于小尺寸设计,同时减少了零部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绕线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实施例提出的使用辅助件辅助定子绕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过桥线绕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过桥线绕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1至图8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微型水泵的顶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微型水泵的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微型水泵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00、定子;10、铁芯;11、轭部;111、中空内孔;112、内表面;113、外表面;12、齿部;12a、第一表面;12b、第二表面;121、跨越齿;20、绕组;21、线圈;211、出线端;22、过桥线;221、第一跨线段;222、第二跨线段;223、第三跨线段;224、第四跨线段;200、辅助件;201、挂线部;300、微型水泵;301、泵体;3011、内腔;3012、进液口;3013、出液口;3014、转轴;302、叶轮;303、转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请参阅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的绕线方法,其中,定子100包括铁芯10和绕组20,铁芯10包括轭部11和多个环绕轭部11的齿部12,多个齿部12分为至少两组,绕组缠绕于齿部,绕线方法包括:S01:提供辅助件200,辅助件200包括挂线部201;S02:将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的绕线方法,所述定子包括铁芯和绕组,所述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环绕所述轭部的齿部,多个所述齿部分为至少两组,所述绕组缠绕于所述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方法包括:/n提供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包括挂线部;/n将导线绕制于其中一组所述齿部,成型一相绕组;/n成型所述一相绕组后,将所述导线绕过所述挂线部并绕制于另一组所述齿部,成型另一相绕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的绕线方法,所述定子包括铁芯和绕组,所述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环绕所述轭部的齿部,多个所述齿部分为至少两组,所述绕组缠绕于所述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方法包括:
提供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包括挂线部;
将导线绕制于其中一组所述齿部,成型一相绕组;
成型所述一相绕组后,将所述导线绕过所述挂线部并绕制于另一组所述齿部,成型另一相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相所述绕组包括线圈和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线圈的过桥线,定义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的所述齿部为跨越齿,所述绕线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包括:
将所述过桥线在所述跨越齿上环绕至少一圈。


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将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包括:
所述过桥线从其中一个所述线圈的第一表面侧向所述第二表面侧弯折延伸,绕过所述跨越齿的第二表面侧后向所述第一表面侧弯折延伸并连接另一个所述线圈的第一表面侧;或者,
所述过桥线从其中一个所述线圈的第二表面侧向所述第一表面侧弯折延伸,绕过所述跨越齿的第一表面侧后向所述第二表面侧弯折延伸并连接另一个所述线圈的第二表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将所述过桥线绕制于所述跨越齿,包括:
将所述过桥线在所述至少两个跨越齿之间以往复弯折的方式绕制于所述跨越齿。


6.一种定子,包括铁芯和至少两相绕组,所述铁芯包括轭部、多个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德涛张奇杨森森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