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96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其结构包括阀体、罩台、卡块、手杆、压杆、扭簧、阀瓣、阀杆、密封圈、防滑机构和卡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手杆上设置了防滑机构,在通过架板与手杆进行焊接后,使垫体对手部进行格挡,并使槽面与手部接触,放置手部滑出手杆,达到提高对手把持握稳定性,避免手部滑出,增加使用便利的效果,并且通过在阀体上设置了卡紧机构,再通过防滑槽旋动旋钮,使其带动丝杆在套筒和阀体内移动后与转杆进行施力和固定,达到对蝶阀进行锁持固定,避免失误旋动,减少工作失误和提高使用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
本技术属于蝶阀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
技术介绍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随着时代的发展,蝶阀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的蝶阀手杆结构通常较为简易,检修人员在工作操作久后,手套常沾有管路检修的润滑油,在对蝶阀进行使用时常容易使手滑出手杆,导致蝶阀使用时较难对手杆进行稳定的持握,容易打滑,影响使用便利,并且蝶阀长期保持工作状态时,一些人员不知情下常容易对其进行失误的旋转操作,容易造成工作失误,影响使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以解决蝶阀使用时较难对手杆进行稳定的持握,容易打滑,影响使用便利,并且蝶阀长期保持工作状态时,一些人员不知情下常容易对其进行失误的旋转操作,容易造成工作失误,影响使用稳定的问题,达到提高对手把持握稳定性,避免手部滑出,增加使用便利,并且对蝶阀进行锁持固定,避免失误旋动,减少工作失误和提高使用稳定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包括阀体、罩台、卡块、手杆、压杆、扭簧、阀瓣、阀杆、密封圈、防滑机构和卡紧机构,所述阀体顶侧中部焊接有罩台,所述卡块内侧面排列焊接于罩台上,所述罩台顶侧中部转动安装有手杆,所述压杆顶侧右部与手杆转动配合,并且压杆与手杆连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阀瓣周部与阀体滑动接触,所述阀杆外侧通过密封圈转动安装于阀体和罩台内,所述防滑机构底端焊接于手杆上,所述卡紧机构顶侧与阀体焊接贴合,所述防滑机构由架板、垫体和槽面组成,所述架板右侧通过粘合剂粘设有具备弹性的垫体,所述垫体右侧中部开设有槽面,所述架板底端垂直焊接于手杆上,所述卡紧机构由套筒、丝杆、旋钮和防滑槽组成,所述套筒内侧中部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底端垂直焊接于旋钮上,所述旋钮外侧周沿排列开设有防滑槽,所述套筒顶侧与阀体焊接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垫体底侧与手杆相抵接触,所述槽面内壁呈半圆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阀杆顶端与手杆进行焊接,并且阀杆底端穿出阀体后与阀瓣进行焊接。进一步的,所述阀瓣底侧中部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通过密封圈转动安装于阀体内,所述转杆底侧中部与丝杆相抵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外侧顶端与阀体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侧轮廓呈圆柱状,所述压杆右端与卡块进行插接。进一步的,所述垫体的材质为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蝶阀使用时较难对手杆进行稳定的持握,容易打滑,影响使用便利的问题,通过在手杆上设置了防滑机构,在通过架板与手杆进行焊接后,使垫体对手部进行格挡,并使槽面与手部接触,放置手部滑出手杆,达到提高对手把持握稳定性,避免手部滑出,增加使用便利的效果。2)、为解决蝶阀长期保持工作状态时,一些人员不知情下常容易对其进行失误的旋转操作,容易造成工作失误,影响使用稳定的问题,通过在阀体上设置了卡紧机构,再通过防滑槽旋动旋钮,使其带动丝杆在套筒和阀体内移动后与转杆进行施力和固定,达到对蝶阀进行锁持固定,避免失误旋动,减少工作失误和提高使用稳定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阀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卡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阀体-1、罩台-2、卡块-3、手杆-4、压杆-5、扭簧-6、阀瓣-7、阀杆-8、密封圈-9、防滑机构-10、卡紧机构-11、架板-101、垫体-102、槽面-103、套筒-111、丝杆-112、旋钮-113、防滑槽-114、转杆-71。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包括阀体1、罩台2、卡块3、手杆4、压杆5、扭簧6、阀瓣7、阀杆8、密封圈9、防滑机构10和卡紧机构11,阀体1顶侧中部焊接有罩台2,卡块3内侧面排列焊接于罩台2上,罩台2顶侧中部转动安装有手杆4,压杆5顶侧右部与手杆4转动配合,并且压杆5与手杆4连接处设置有扭簧6,阀瓣7周部与阀体1滑动接触,阀杆8外侧通过密封圈9转动安装于阀体1和罩台2内,防滑机构10底端焊接于手杆4上,卡紧机构11顶侧与阀体1焊接贴合,防滑机构10由架板101、垫体102和槽面103组成,架板101右侧通过粘合剂粘设有具备弹性的垫体102,垫体102右侧中部开设有槽面103,架板101底端垂直焊接于手杆4上,卡紧机构11由套筒111、丝杆112、旋钮113和防滑槽114组成,套筒111内侧中部与丝杆112螺纹连接,丝杆112底端垂直焊接于旋钮113上,旋钮113外侧周沿排列开设有防滑槽114,套筒111顶侧与阀体1焊接贴合。其中,所述垫体102底侧与手杆4相抵接触,所述槽面103内壁呈半圆状结构,利于与手部进行接触,增加使用便利。其中,所述阀杆8顶端与手杆4进行焊接,并且阀杆8底端穿出阀体1后与阀瓣7进行焊接,为阀瓣7进行稳定的旋动施力,满足使用需求。其中,所述阀瓣7底侧中部焊接有转杆71,所述转杆71外侧通过密封圈9转动安装于阀体1内,所述转杆71底侧中部与丝杆112相抵接触,令丝杆112能够对转杆71进行施力,进行稳固的固定施力。其中,所述丝杆112外侧顶端与阀体1螺纹连接,使其能够在阀体1间进行稳定的螺旋运动,满足使用需求。其中,所述套筒111外侧轮廓呈圆柱状,所述压杆5右端与卡块3进行插接,令卡块3对压杆5进行卡持固定,满足使用需求。其中,所述垫体102的材质为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工作原理:使用时,先通过常规的安装流程将本装置安装于合适的位置,随后,当需要对阀瓣7进行开合使用时,先通过防滑槽114对旋钮113施加逆时针方向的旋力,使其带动丝杆112在套筒111内进行向外的螺旋移出,使丝杆112顶端取消对转杆71的施力接触,随后,便可以先对手杆4和压杆5进行施力持握,使压杆5在手杆4上转动后带动扭簧6进行转动产生弹力,令压杆5右端转动后从卡块3中进行移出,通过架板101上的垫体102对当手部沾油较滑时,此时,当手部施力后在手杆4上打滑时,便可以通过垫体102和槽面103对手部进行格挡,防止手部滑出手杆4,随后,便可以通过逆时针方向的旋力旋动手杆4,使其带动阀杆8转动后使阀杆8带动阀瓣7在阀体1内进行转动开合,随后,便可以取消对压杆5的施力,使其通过扭簧6的弹力进行复位,使压杆5右端插入至卡块3内,完成固定,随后,便可以再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旋力旋动旋钮113,使其带动丝杆112在套筒111向上旋动,对转杆71进行施力,使阀瓣7固定,防止失误操作时对阀瓣7进行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包括阀体(1)、罩台(2)、卡块(3)、手杆(4)、压杆(5)、扭簧(6)、阀瓣(7)、阀杆(8)和密封圈(9),所述阀体(1)顶侧中部焊接有罩台(2),所述卡块(3)内侧面排列焊接于罩台(2)上,所述罩台(2)顶侧中部转动安装有手杆(4),所述压杆(5)顶侧右部与手杆(4)转动配合,并且压杆(5)与手杆(4)连接处设置有扭簧(6),所述阀瓣(7)周部与阀体(1)滑动接触,所述阀杆(8)外侧通过密封圈(9)转动安装于阀体(1)和罩台(2)内;/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机构(10)和卡紧机构(11),所述防滑机构(10)底端焊接于手杆(4)上,所述卡紧机构(11)顶侧与阀体(1)焊接贴合,所述防滑机构(10)由架板(101)、垫体(102)和槽面(103)组成,所述架板(101)右侧通过粘合剂粘设有具备弹性的垫体(102),所述垫体(102)右侧中部开设有槽面(103),所述架板(101)底端垂直焊接于手杆(4)上,所述卡紧机构(11)由套筒(111)、丝杆(112)、旋钮(113)和防滑槽(114)组成,所述套筒(111)内侧中部与丝杆(112)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12)底端垂直焊接于旋钮(113)上,所述旋钮(113)外侧周沿排列开设有防滑槽(114),所述套筒(111)顶侧与阀体(1)焊接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旋转打滑的蝶阀,包括阀体(1)、罩台(2)、卡块(3)、手杆(4)、压杆(5)、扭簧(6)、阀瓣(7)、阀杆(8)和密封圈(9),所述阀体(1)顶侧中部焊接有罩台(2),所述卡块(3)内侧面排列焊接于罩台(2)上,所述罩台(2)顶侧中部转动安装有手杆(4),所述压杆(5)顶侧右部与手杆(4)转动配合,并且压杆(5)与手杆(4)连接处设置有扭簧(6),所述阀瓣(7)周部与阀体(1)滑动接触,所述阀杆(8)外侧通过密封圈(9)转动安装于阀体(1)和罩台(2)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机构(10)和卡紧机构(11),所述防滑机构(10)底端焊接于手杆(4)上,所述卡紧机构(11)顶侧与阀体(1)焊接贴合,所述防滑机构(10)由架板(101)、垫体(102)和槽面(103)组成,所述架板(101)右侧通过粘合剂粘设有具备弹性的垫体(102),所述垫体(102)右侧中部开设有槽面(103),所述架板(101)底端垂直焊接于手杆(4)上,所述卡紧机构(11)由套筒(111)、丝杆(112)、旋钮(113)和防滑槽(114)组成,所述套筒(111)内侧中部与丝杆(112)螺纹连接,所述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灿黄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宏杰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