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池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89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4
本申请提出一种防爆电池电源,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其中,第一箱体和/或第二箱体为隔爆箱体,隔爆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和箱盖,箱盖通过螺栓与箱体本体相连;设置在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池模组,其中,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极,第二区域包括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处理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设置在第二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电源,通过气体处理装置可以处理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有效降低电池热失控释放气体对第一箱体外围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了发生燃烧和爆炸等极端事故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电池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电池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大容量防爆电池电源通常由大量单体电池构成,当单体电池发生极端故障如热失控时,会产生和释放大量气体,存在释放的气体在电源箱内积聚造成箱体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性事故的风险,为电池电源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然而目前行业内无良好的解决方案,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领域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爆电池电源,通过气体处理装置可以处理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有效降低电池热失控释放气体对第一箱体外围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了发生燃烧和爆炸等极端事故的几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爆电池电源,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其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或第二箱体为隔爆箱体,所述隔爆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和箱盖,所述箱盖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本体相连;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或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箱盖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气体时,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可自动处理所释放气体中的全部成分或特定成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电池电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第一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所述第二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侧壁的第二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外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电池电源还包括:浇封结构,所述浇封结构包括第一浇封层和第二浇封层,所述第一浇封层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浇封层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泄压阀打开时的抗冲击强度,以使所述泄压阀打开时冲破所述第二浇封层;所述浇封结构和所述箱盖之间存在自由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阈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引线装置,所述第一引线装置用于使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二箱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引线装置,所述第二引线装置用于使所述电源控制模组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浇封层还覆盖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二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所述第一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所述第二浇封层的第三浇封层,其中,所述第三浇封层在所述泄压阀位置处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对应所述泄压阀,以使所述泄压阀可以经所述第二开口排气,所述第三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大于所述第一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所述第一浇封层、所述第二浇封层和所述第三浇封层为硅胶或环氧树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浇封层、所述第二浇封层和所述第三浇封层填充满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和底部之间的空间,以使其与所述隔爆箱体本体紧密贴合和固定所述电池模组本申请通过设置覆盖电池模组的浇封结构,以及气体处理装置,不仅实现了潜在点火源与爆炸性气体的有效隔离,而且可以处理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有效降低电池热失控释放气体对第一箱体外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通过分别设置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以及第二箱体上的泄压装置,形成二级泄放,以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等故障导致泄压阀打开时通过逐级泄放有效降低电池模组气体排出的压力破坏上一层级的壳体,更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爆炸性极端危害,从而大幅降低了发生燃烧和爆炸等极端事故的几率。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电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电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防爆电池电源1、箱体本体101、箱盖102;第一箱体10、第一浇封层11、第二浇封层12、第三浇封层13、电池模组30、电极31、泄压阀32、第一支撑件33、第一压力传感器71;第二箱体20、第一引线装置21、第二引线装置22、电源控制模组40、第二支撑件41、第一泄压装置50和第二泄压装置60、第二压力传感器72和气体处理装置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电源。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防爆电池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爆电池电源1包括: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电池模组30、电源控制模组40和气体处理装置90。第一箱体10和/或第二箱体20为隔爆箱体,隔爆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01和箱盖102,箱盖102通过螺栓与箱体本体101相连,以通过隔爆箱体的防爆功能将电池模组30的热失控等故障控制在隔爆箱体内部,避免对隔爆箱体外部环境造成极端危害。同时,通过螺栓将箱盖102和箱体本体101相连,以便于及时更换和维护电池模组30,节约生产成本。设置在第一箱体10之中的电池模组30,其中,电池模组30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电池模组30中所有的电极,第二区域包括电池模组30中所有的泄压阀。应当理解的是,电池模组30,可以由单体锂电池以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构成,任一单体锂电池具有正负两个电极31,当电池模组30中设置有N个单体锂电池时,则有N*2个电极31,N为大于1的整数,此时,第一区域包括电池模组30中所有的电极31。同理,第二区域包括电池模组30中所有的泄压阀32。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爆炸一般是指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等故障,使得电池内部压力急剧增大,直至冲破包覆电池的外壳发生爆炸。因此,大容量锂电池上通常会带有泄压阀,能够使电池内部的气体压力达到泄压阀的预设阈值时,即可通过打开泄压阀将电池内部气体泄放至电池外部,有效避免电池发生爆炸。电源控制模组40设置于第二箱体20之中。其中,第二箱体20上还设置有第一引线装置21,第一引线装置21用于使电池模组30和电源控制模组40电连接。作为一个可行实施例,第二箱体20上还可设置有第二引线装置22,第二引线装置22用于使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电池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其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或第二箱体为隔爆箱体,所述隔爆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和箱盖,所述箱盖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本体相连;/n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n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以及/n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电池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其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或第二箱体为隔爆箱体,所述隔爆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和箱盖,所述箱盖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本体相连;
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电池模组中所有的泄压阀;
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电源控制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电池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或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箱盖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电池电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模组热失控过程中释放气体时,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可自动处理所释放气体中的全部成分或特定成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电池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第一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所述第二箱体;
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侧壁的第二泄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箱体之中的压力泄放至外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电池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浇封结构,所述浇封结构包括第一浇封层和第二浇封层,所述第一浇封层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浇封层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浇封层的抗冲击强度小于泄压阀打开时的抗冲击强度,以使所述泄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基维张能林豈庆王运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