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包括主轴、轴承外盖、注油嘴、轴承、挡油板、轴承内盖和端盖;所述轴承内盖、轴承、挡油板和轴承外盖由前向后依次套连在主轴上;所述端盖为圆环结构,并套连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外盖上设有注油嘴和第一注油孔;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二注油孔;所述轴承内盖为圆环结构,其后端面上设有注油槽和滑油槽;所述注油嘴依次通过第一注油孔、第二注油孔和注油槽连通滑油槽;所述滑油槽为环形槽,正对设置在轴承钢珠槽的前端;所述挡油板上设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为环形槽,正对设置在轴承钢珠槽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润滑效果强、润滑油脂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便于成产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润滑结构,尤其是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轴承是连接定、转子,并保证电动机相对转动的关键部件,所以轴承的保护是保证电动机有效运转的关键一环。通常我们对轴承的保护有封尘和润滑两个部分。尤其在润滑部分,随着工作环境的越来越苛刻,对轴承润滑结构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轴承的油脂能长期的参与润滑对轴承的正常工作十分重要。虽然技术人员对润油保护工作做出了贡献,比如在轴承上设置注油槽来直接对轴承内部进行注油润滑,润滑油脂从该油槽内进去,形式一个油层保护膜,这样当轴承在旋转的时候,就会减少钢球与滚道之间的磨损,很好的保护了钢球,增加轴承的使寿命,使轴承更好的使用。但是,在操作中,油脂使用量不宜控制,会过多或过少。油脂过多会易造成轴承过热,并增加搅油损失,降低电机效率;同样,油脂过少会造成轴承润滑不足。所以如何在减少注油量的同时增强润滑油脂对轴承的润滑效果仍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润充分的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包括主轴、轴承外盖、注油嘴、轴承、挡油板、轴承内盖和端盖;所述轴承内盖、轴承、挡油板和轴承外盖由前向后依次套连在主轴上;所述端盖为圆环结构,并套连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外盖上设有注油嘴和第一注油孔;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二注油孔;所述轴承内盖为圆环结构,其后端面上设有注油槽和滑油槽;所述注油嘴依次通过第一注油孔、第二注油孔和注油槽连通滑油槽;所述滑油槽为环形槽,正对设置在轴承钢珠槽的前端;所述挡油板上设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为环形槽,正对设置在轴承钢珠槽的后端。上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所述滑油槽的轴向切面为弧形结构,包括滑油槽外弧段和滑油槽内线段;所述滑油槽外弧段切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5°~65°。上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所述回油槽的轴向切面为弧形结构,包括回油槽外弧段和回油槽内线段;所述回油槽内线段与轴线夹角的夹角为100°~120°,回油槽外弧段切线与轴线的为55°~65°;所述回油槽内线段长度为回油槽外弧段直径的2~3倍。上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所述回油槽上设有叶片;所述叶片位于回油槽的后端,叶片沿轴向向后,并与回油槽的外壁轴承对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轴承内盖上设置滑油槽并配合在挡油板上设有的回油槽来使用,共同对注入到轴承内的润滑油脂在离心甩出轴承钢珠部位后一部分润滑油脂再次回到轴承钢珠部位,实现自润滑的效果,在增强了润滑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润滑油脂利用率。本技术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强、润滑油脂利用率高。本技术还通过对滑油槽和回油槽进行锥形面的设计,锥形面内侧的平滑连接,以便润滑油脂回流顺畅,以及连接处与轴承内外环的配合使用,到达回油准确的效果;还通过设置叶片,加快离心出的润滑油脂快速流出。本技术回油高效、出肉快速、结构简单、便于成产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挡油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轴承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A-A部剖视图。图中各标号为:1-主轴,2-密封圈,3-挡圈,4-挡油盘,4-1-回油槽,4-2-回油槽外弧段,4-3-回油槽内线段,4-4-叶片,5-轴承外盖,5-1-第一注油孔,6-油杯,7-端盖,7-1-第二注油孔,8-轴承内盖,8-1-滑油槽,8-2-滑油槽内线段,8-3-滑油槽外弧段,8-4-注油槽,9-轴承,10-出油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2和图4,本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包括主轴1、轴承外盖5、轴承9、端盖7、挡油板4和轴承内盖8。所述轴承内盖8、轴承9、端盖7、挡油板4和轴承外盖5由前向后依次套连在主轴1上。所述轴承外盖5为圆盘结构,轴承外盖5包括内环部和外环部。所述外环部上设有注油嘴6、出油口10和第一注油孔5-1。所述注油嘴6采用油杯,为轴承注油。所述注油嘴6和出油口10位置相对设置在轴承外盖5外环部的最高处和最低处。所述第一注油孔为“└”形状,自轴承外盖5外环部的最高处向下并向轴承外盖5的前端贯穿轴承外盖5。所述轴承外盖5后端的内环部设有凹槽,凹槽开口向前,最底部设有出油室;所述出油室与凹槽连通。所述出油室向下通过出油口10连通外界,在非注油状态时,通过螺栓连接密封出油口10。所述端盖7为圆环结构,向前与轴承内盖8的后端相抵,向后与轴承外盖5的前端相抵,并套连在轴承9上形成密封结构,进行防尘。所述端盖7上设有第二注油孔7-1。所述第二注油孔7-1与第一注油孔5-1在轴承外盖5前端的出口连通,并沿轴向贯穿端盖7的前后两端。所述轴承内盖8上设有注油槽8-4和滑油槽8-1;所述注油槽8-4的外环部与第二注油孔7-1连通,内环部与滑油槽8-1连通。所述滑油槽8-1的轴向切面为弧形结构,包括滑油槽外弧段8-3和滑油槽内线段8-2。所述滑油槽外弧段8-3切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5°~65°;所述轴线为主轴1的中心线。所述滑油槽外弧段8-3和滑油槽内线段8-2前端平滑连接;所述滑油槽内线段8-2为直线形或弧形,滑油槽内线段8-2与滑油槽外弧段8-3的长度比为(0.5~1):1。所述挡油板4紧邻轴承9的后端,并跟随主轴1转动。所述挡油板4为圆形板,前端设有回油槽4-1;所述回油槽4-1通过轴承9的钢珠部与滑油槽8-1连通。所述回油槽4-1的轴向切面为弧形结构,包括回油槽外弧段4-2和回油槽内线段4-3。所述回油槽内线段4-3为直线,与轴线的夹角为100°~120°;回油槽外弧段4-2的切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5°~65°;所述回油槽内线段4-3长度为回油槽外弧段直径的2~3倍。所述回油槽外弧段4-2和回油槽内线段4-3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回油槽4-1上设有叶片4-4;所述叶片4-4位于回油槽4-1的后端,跟随主轴1转动,以驱赶离心甩出的润滑油脂快速进入到出油室中。参看图1,所述注油嘴6通过依次通过第一注油孔5-1、第二注油孔7-1与注油槽8-4连通滑油槽8-1;所述油槽8-1通过轴承9的钢珠部与回油槽4-1;所述回油槽4-1通过与轴承外盖5的间隙和空隙和出油室连通,再通过出油口10连通外界,构成润滑油脂通路。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下面结合注油润滑的实际操作来进行展开说明。参看图1、2、3、4和图5,第一步,在主轴1上由前向后依次套连轴承内盖8、轴承9、端盖7、挡油板4和轴承外盖5;并在此过程中对准第一注油孔5-1、第二注油孔7-1和注油槽8-4,形成注油路径;滑油槽8-1与回油槽4-1对准扣紧轴承9的内外环,形成润滑路径和自润滑结构。然后在轴承外盖5后端的主轴1上套连密封圈2与轴承内盖8、端盖7、挡油板4和轴承外盖5形成密封结构,密封轴承9,便于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轴承外盖(5)、注油嘴(6)、轴承(9)、挡油板(4)、轴承内盖(8)和端盖(7);所述轴承内盖(8)、轴承(9)、挡油板(4)和轴承外盖(5)由前向后依次套连在主轴(1)上;所述端盖(7)为圆环结构,并套连在轴承(9)上;所述轴承外盖(5)上设有注油嘴(6)和第一注油孔(5-1);所述端盖(7)上设有第二注油孔(7-1);所述轴承内盖(8)为圆环结构,其后端面上设有注油槽(8-4)和滑油槽(8-1);所述注油嘴(6)依次通过第一注油孔(5-1)、第二注油孔(7-1)和注油槽(8-4)连通滑油槽(8-1);所述滑油槽(8-1)为环形槽,正对设置在轴承(9)钢珠槽的前端;所述挡油板(4)上设有回油槽(4-1);所述回油槽(4-1)为环形槽,正对设置在轴承(9)钢珠槽的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轴承外盖(5)、注油嘴(6)、轴承(9)、挡油板(4)、轴承内盖(8)和端盖(7);所述轴承内盖(8)、轴承(9)、挡油板(4)和轴承外盖(5)由前向后依次套连在主轴(1)上;所述端盖(7)为圆环结构,并套连在轴承(9)上;所述轴承外盖(5)上设有注油嘴(6)和第一注油孔(5-1);所述端盖(7)上设有第二注油孔(7-1);所述轴承内盖(8)为圆环结构,其后端面上设有注油槽(8-4)和滑油槽(8-1);所述注油嘴(6)依次通过第一注油孔(5-1)、第二注油孔(7-1)和注油槽(8-4)连通滑油槽(8-1);所述滑油槽(8-1)为环形槽,正对设置在轴承(9)钢珠槽的前端;所述挡油板(4)上设有回油槽(4-1);所述回油槽(4-1)为环形槽,正对设置在轴承(9)钢珠槽的后端。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暖,赵中学,张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