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76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强条,所述外护套内部开设有气腔,所述外护套内部位于气腔两端的部分开设有控制气道,所述控制气道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控制气道内壁顶部位于固定座两侧的部分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远离控制气道的一端贯穿外护套并延伸至外护套外部,所述固定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一种电力电缆,方便为撞击提供弹性缓冲,并且可通过控制气孔的直径大小控制气腔的弹性缓冲量,方便针对不同使用环境自行定制,针对性较强,避免控制气道和气腔被腐蚀,防护效果较好,抗碾压效果较好,同时横向加强条可加强电缆的抗拉伸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电力的传输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可达数千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目前电力运输中使用的电缆通常抗挤压性能较差,当受到外力撞击时,外护套产生形变会对内部的电缆芯进行压迫,对内部电缆芯的保护性能不好,并且电缆的外护套强度不高,容易产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解决了目前电力运输中使用的电缆通常抗挤压性能较差,当受到外力撞击时,外护套产生形变会对内部的电缆芯进行压迫,对内部电缆芯的保护性能不好,并且电缆的外护套强度不高,容易产生断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强条,所述外护套内部开设有气腔,所述外护套内部位于气腔两端的部分开设有控制气道,所述控制气道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控制气道内壁顶部位于固定座两侧的部分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远离控制气道的一端贯穿外护套并延伸至外护套外部,所述固定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延伸至控制气道内部并与控制气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腔内壁底部设置有复位装置,当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时,外力首先撞击到外护套上,然后通过气腔形变吸收部分外力之后作用在外护套内部的内护套和电缆芯上,方便对撞击产生的冲击进行缓冲,能够保护有效保护外护套内部的电缆芯。优选的,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密封球,所述密封球顶部开设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位于密封球内部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气道,所述螺旋气道远离进气道的一端贯穿密封球并延伸至密封球外部,所述螺旋气道靠近进气道的一端与进气道连通,所述密封球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密封球的形状为球型并且直径是出气孔内壁直径的1.5倍,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密封球的一端与固定座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气道远离进气道的一端均延伸至控制气道内部并正对控制气道中心位置,所述进气道远离螺旋气道的一端延伸至出气孔内部并正对出气孔的中心位置,当外力撞击到气腔上时,气腔形变并压迫气腔内部的空气,气腔内部气压变大之后通过控制气道推动密封球移动,密封球移动的同时压迫复位弹簧,当密封球从出气孔中移出时,出气孔与控制气道连通,气腔内部的气体即可从出气孔内部排出,方便为气腔的形变提供缓冲量,避免气腔内壁负担过大导致出现裂纹,方便保护外护套,当电缆受到急促撞击时,由于撞击速度较快,气腔内部气压急速变大,出气孔由于直径限制,无法快速将气体排出,可使气腔内部保持一定气压,方便为撞击提供弹性缓冲,并且可通过控制气孔的直径大小控制气腔的弹性缓冲量,方便针对不同使用环境自行定制,针对性较强,密封球上设置有进气道和螺旋气道,当受到缓慢时可通过螺旋气道和进气道向外排气,避免密封球移动,可避免外部灰尘进入控制气道内部,并且设置有螺旋气道可阻挡外部雨水和灰尘进入控制气道和气腔内部,避免控制气道和气腔被腐蚀,防护效果较好。优选的,所述控制气道内部位于出气孔正下方的部分开设有密封球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控制气道内壁的直径与出气孔内壁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滑槽,所述复位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复位滑块,所述复位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簧,所述弧形弹簧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强筋,所述复位滑槽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当气腔收到撞击时,气腔产生形变并压迫纵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向下压迫弧形弹簧,弧形弹簧产生形变并带动复位滑块在复位滑槽内部滑动,当撞击外力消失时,弧形弹簧的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向上拱起,带动纵向加强筋向上移动,纵向加强筋带动气腔内壁顶部向上移动将气腔顶起即可,方便气腔在撞击之后复位,可循环使用。优选的,所述复位滑槽开设在气腔内壁底部,所述复位滑块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分布在复位滑槽两端,所述纵向加强筋顶部与气腔内壁顶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外护套内壁设置有电缆芯,所述横向加强条设置有若干组并围绕电缆芯交叉分布,所述外护套与电缆芯之间设置有内护套。优选的,所述气腔设置有若干个并均匀分布在外护套内部,所述气腔呈环形分布在外护套四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电力电缆,设置有气腔,当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时,外力首先撞击到外护套上,然后通过气腔形变吸收部分外力之后作用在外护套内部的内护套和电缆芯上,方便对撞击产生的冲击进行缓冲,能够保护有效保护外护套内部的电缆芯。(2)、该一种电力电缆,设置有控制气道和出气孔,当气腔内部的气压变大时,气腔内部的气体可从控制气道和出气孔内部排出,方便为气腔的形变提供缓冲量,避免气腔内壁负担过大导致出现裂纹,方便保护外护套。(3)、该一种电力电缆,设置有气动装置,当电缆受到急促撞击时,由于撞击速度较快,气腔内部气压急速变大,出气孔由于直径限制,无法快速将气体排出,可使气腔内部保持一定气压,方便为撞击提供弹性缓冲,并且可通过控制气孔的直径大小控制气腔的弹性缓冲量,方便针对不同使用环境自行定制,针对性较强。(4)、该一种电力电缆,设置有进气道和螺旋气道,当受到缓慢时可通过螺旋气道和进气道向外排气,避免密封球移动,可避免外部灰尘进入控制气道内部,并且设置有螺旋气道可阻挡外部雨水和灰尘进入控制气道和气腔内部,避免控制气道和气腔被腐蚀,防护效果较好。(5)、该一种电力电缆,设置有复位装置,当撞击外力消失时,弧形弹簧的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向上拱起,带动纵向加强筋向上移动,纵向加强筋带动气腔内壁顶部向上移动将气腔顶起即可,方便气腔在撞击之后复位,可循环使用。(6)、该一种电力电缆,设置有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条,可通过纵向加强筋固定电缆芯并加强外护套内部内护套的强度,抗碾压效果较好,横向加强条可加强电缆的抗拉伸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动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密封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护套,2、横向加强条,3、控制气道,4、固定座,5、出气孔,6、气动装置,61、密封球,62、进气道,63、螺旋气道,64、复位弹簧,7、复位装置,71、复位滑槽,72、复位滑块,73、弧形弹簧,74、纵向加强筋,75、限位块,8、固定槽,9、气腔,10、电缆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强条(2),所述外护套(1)内部开设有气腔(9),所述外护套(1)内部位于气腔(9)两端的部分开设有控制气道(3),所述控制气道(3)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控制气道(3)内壁顶部位于固定座(4)两侧的部分均开设有出气孔(5),所述出气孔(5)远离控制气道(3)的一端贯穿外护套(1)并延伸至外护套(1)外部,所述固定座(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动装置(6),所述气动装置(6)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延伸至控制气道(3)内部并与控制气道(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腔(9)内壁底部设置有复位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强条(2),所述外护套(1)内部开设有气腔(9),所述外护套(1)内部位于气腔(9)两端的部分开设有控制气道(3),所述控制气道(3)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控制气道(3)内壁顶部位于固定座(4)两侧的部分均开设有出气孔(5),所述出气孔(5)远离控制气道(3)的一端贯穿外护套(1)并延伸至外护套(1)外部,所述固定座(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动装置(6),所述气动装置(6)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延伸至控制气道(3)内部并与控制气道(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腔(9)内壁底部设置有复位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装置(6)包括密封球(61),所述密封球(61)顶部开设有进气道(62),所述进气道(62)位于密封球(61)内部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气道(63),所述螺旋气道(63)远离进气道(62)的一端贯穿密封球(61)并延伸至密封球(61)外部,所述螺旋气道(63)靠近进气道(62)的一端与进气道(62)连通,所述密封球(61)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球(61)的形状为球型并且直径是出气孔(5)内壁直径的1.5倍,所述复位弹簧(64)远离密封球(61)的一端与固定座(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气道(63)远离进气道(62)的一端均延伸至控制气道(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龙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