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69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门把手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适于与车辆的车身配合连接;把持件,所述把持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把持件沿横向延伸以适于用户把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通过设置横向延伸的把持件,提高用户把持的舒适性,实现门把手样式的创新,为用户带来新的使用体验;通过安装座与车辆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分块少,装配耗时短,与车辆的配合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介绍
把手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零件,它既是装饰件又是功能件,在关闭或开启车门时需要将把手向车内或车外拉动,实现关闭或开启车门的效果,然而,目前车型上所应用的把手风格单一,多数为斜向60-70°布置,结构及应用普遍,缺少结构创新,而且这种把手自身与周边件配合结构复杂,分块多,装配耗时长,同时间隙面差较难控制,易产生外观缺陷,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结构简单,样式新颖,便于用户把持,为用户带来新的使用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适于与车辆的车身配合连接;把持件,所述把持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把持件沿横向延伸以适于用户把持。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所述把持件包括支撑架和包覆层,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座配合,所述包覆层包裹所述支撑架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横向延伸且所述包覆层包裹所述支撑杆;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且所述连接件适于与所述安装座配合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件中的一个具有卡槽,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件中的另一个具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具体地,所述支撑杆具有中空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所述卡槽,所述连接件的朝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具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适于插接至所述安装腔,且所述卡扣设于所述插接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座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所述安装座具有定位孔,所述车身具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适于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和/或,所述安装座具有定位件,所述车身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适于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车身具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四连接孔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侧围板,所述底板沿竖向延伸,所述侧围板设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把持件与所述侧围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配合连接,其中,所述底板适于与所述车身的钣金件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具有以下优势: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通过设置横向延伸的把持件,提高用户把持的舒适性,实现门把手样式的创新,为用户带来新的使用体验;通过安装座与车辆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分块少,装配耗时短,与车辆的配合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便于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具有的优势与门把手具有的优势相同,这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把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把手组件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把手组件与车辆配合的断面图。附图标记说明:门把手组件100,车辆200,安装座10,第二连接孔11,第一定位孔12,定位柱13,第三连接孔14,底板15,侧围板16,第五连接孔17,把持件20,支撑架21,支撑杆211,安装腔2111,连接件212,插接部2121,卡槽213,卡扣214,第一连接孔215,包覆层22,门护板30,定位筋31,第二定位孔32,第四连接孔33,钣金件40,第六连接孔41,紧固件5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图1-图10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0的门把手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0和把持件20,安装座10适于与车辆200的车身配合连接,这里的车身可以为门体,例如安装座10与门护板30连接,把持件20设置在安装座10上,把持件20与安装座10固定连接,由此实现把持件20的固定,把持件20沿横向延伸,这里的横向可以是沿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也可以稍微倾斜于前后方向,以便于用户把持。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100,通过设置横向延伸的把持件20,提高用户把持的舒适性,实现门把手样式的创新,为用户带来新的使用体验;通过安装座10与车辆200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分块少,装配耗时短,与车辆200的配合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便于推广应用。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把持件20包括支撑架21和包覆层22,支撑架21适于与安装座10配合,由此将把持件20固定在安装座10上。包覆层22包裹支撑架21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包覆层22将支撑架21中间的部分,以便于用户把持,通过设置包覆层22,可增加用户手握的舒适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支撑架21包括:支撑杆211和连接件212,撑杆211沿横向延伸,且包覆层22包裹支撑杆211,由此用户把持时把持支撑杆211,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便于用户把持进行开关门操作,连接件212包括两个,两个连接件212分别设置在支撑杆211的两端,且每个连接件212与支撑杆211的端部配合,连接件212适于与安装座10配合连接,由此将支撑架21固定在安装座10上。在一些示例中,支撑杆211和连接件212中的一个具有卡槽213,支撑杆211和连接件212中的另一个具有卡扣214,通过卡扣214与卡槽213配合,使得支撑杆211与连接件212卡接配合,连接方便,配合可靠,装配效率高。如图6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支撑杆211具有中空的安装腔2111,安装腔211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卡槽213,每个连接件212的朝向支撑杆211的一侧具有插接部2121,插接部2121适于插接至安装腔2111,插接部2121的外侧壁上具有卡扣214,在插接部2121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适于与车辆的车身配合连接;/n把持件(20),所述把持件(20)设于所述安装座(10),所述把持件(20)沿横向延伸以适于用户把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适于与车辆的车身配合连接;
把持件(20),所述把持件(20)设于所述安装座(10),所述把持件(20)沿横向延伸以适于用户把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件(20)包括支撑架(21)和包覆层(22),所述支撑架(21)与所述安装座(10)配合,所述包覆层(22)包裹所述支撑架(21)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包括:
支撑杆(211),所述支撑杆(211)沿横向延伸且所述包覆层(22)包裹所述支撑杆(211);
两个连接件(212),两个所述连接件(212)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杆(211)的两端,且所述连接件(212)适于与所述安装座(10)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1)和所述连接件(212)中的一个具有卡槽(213),所述支撑杆(211)和所述连接件(212)中的另一个具有卡扣(214),所述卡扣(214)与所述卡槽(213)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1)具有中空的安装腔(2111),所述安装腔(211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所述卡槽(213),
所述连接件(212)的朝向所述支撑杆(211)的一侧具有插接部(2121),所述插接部(2121)适于插接至所述安装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传玉张志龙古静齐贺刁芳芳路星韦万荣肖春雷李洪宝孙超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