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23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1)为一密闭耐压容器(1);所述培养装置(1)内设有一可调速的搅拌桨(2)和一用于盛放碱性溶液的敞口储存器(4);所述敞口储存器(4)的内腔与所述培养装置(1)的内腔流体连接;所述培养装置(1)设有一进水管道(7)和一出水管道(8);所述培养装置(1)上方设有一氧输入管道(9);以向所述培养装置(1)内通入纯氧。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培养三氯甲烷降解菌,为三氯甲烷降解菌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三氯甲烷和溶解氧,使培养更加高效,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且减少了三氯甲烷污水处理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和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三氯甲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极易挥发,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作为有机合成原料生产氟里昂、染料和药物等,也可用作抗生素、树脂、橡胶的溶剂和萃取剂等。三氯甲烷可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会伤害人体内脏器官,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对水体也会造成污染,已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三氯甲烷的废水需要经过处理,满足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目前对于三氯甲烷废水可采用活性炭或者树脂进行吸附处理,但是吸附后的活性炭或者树脂作为固废还要再次进行处理。这就会造成处理成本高。生物降解法是一种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水中的微生物菌种对污染物进行处理,但是对于三氯甲烷等易发挥且有毒性的物质,传统的曝气方式条件下,微生物降解菌难以培养。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能为三氯甲烷降解菌的生长提供充足的三氯甲烷和溶解氧,提高三氯甲烷降解菌的繁殖和生长速度,使其有利于三氯甲烷污水的处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三氯甲烷降解菌难以培养的问题,提供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可以使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更加高效,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还能减少三氯甲烷污水处理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为一密闭耐压容器;所述培养装置内设置有一可调速的搅拌桨和一用于盛放碱性溶液的敞口储存器;所述敞口储存器的内腔与所述培养装置的内腔流体连接,用以吸收所述培养装置中的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述培养装置设有一进水管道和一出水管道;所述培养装置上方设有一氧输入管道;以向所述培养装置内通入纯氧。进一步,所述培养装置连有一压力表。进一步,所述培养装置内的气体压力为0~0.1MPa。培养装置内部保持正压,减少三氯甲烷从污水中挥发出来而污染空气。进一步,所述碱性溶液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利用所述碱性溶液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进一步,所述氧输入管道的下端的管道口在所述培养装置内的液面之上。用来向所述培养装置内通入纯氧,增强氧气向培养装置内的污水中传递的速率。进一步,所述搅拌桨外接一发动机;用以调节所述搅拌桨的转速。进一步,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培养装置内的液面之下。进一步,所述搅拌桨搅拌时液面产生的旋涡深度在0.5cm以下。使培养装置内的废水与液面上方的氧气充分接触,同时避免剧烈搅拌导致废水中的三氯甲烷挥发出来。进一步,所述敞口储存器设有一进液管道和一出液管道。进一步,所述培养装置的材质为耐腐蚀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三氯甲烷降解菌培养装置可以使整个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更加高效,污水处理成本低,且减少三氯甲烷污水处理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内特殊的构造,有益于保持三氯甲烷在水中维持高的浓度,为培养的菌种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使降解菌的数量快速增长。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是耐压的,装置内部保持一定的正压,减少三氯甲烷从污水中挥发出来,污染空气。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内通入纯氧,和空气曝气相比增强了氧气向污水中传递的速率。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内的正压环境和可调液下搅拌桨,避免剧烈的搅动污水,降低污水中三氯甲烷的挥发。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内放置敞口储存器,用于盛放碱性溶液,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仅可以避免通入的氧气被稀释,还可避免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后,导致氧气难以通入到反应器中。利用本技术的培养装置,实现采用组合的纯氧表面曝气方式培养微生物,使三氯甲烷不易从污水中挥发出来,且提供较高的传氧速率,为三氯甲烷降解菌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三氯甲烷和溶解氧,促进了三氯甲烷降解菌的繁殖和生长速度;进一步地,有利于对三氯甲烷污水的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的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地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培养装置;2、搅拌桨;3、压力表;4、敞口储存器;5、进液管道;6、出液管道;7、进水管道;8、出水管道;9、氧输入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参见图1,所述培养装置1为一密闭耐压容器;所述培养装置1内设置有一可调速的搅拌桨2和一用于盛放碱性溶液的敞口储存器4;所述敞口储存器4的内腔与所述培养装置1的内腔流体连接;所述培养装置1设有一进水管道7和一出水管道8;所述培养装置1上方设有一氧输入管道9,以向所述培养装置1内通入纯氧。所述培养装置1连有一压力表3。所述搅拌桨2外接一发动机。所述敞口储存器4设有一进液管道5和一出液管道6。所述碱性溶液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用以吸收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氧输入管道9的下端的管道口在所述培养装置1内的液面之上。所述培养装置1内的气体压力为0~0.1MPa;能够减少三氯甲烷从污水中挥发出来而污染空气。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2位于所述培养装置1内的液面之下。所述搅拌桨2搅拌时液面产生的旋涡深度在0.5cm以下;使培养装置1内的废水与液面上方的氧气充分接触,同时避免剧烈搅拌导致废水中的三氯甲烷挥发出来。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装置1的材质为耐腐蚀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装置1可以为密闭耐压的PE材料圆桶。本技术的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的一具体应用,方法如下:通过所述进水管道7向培养装置1中加入含三氯甲烷的污水、污水和降解菌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所述进液管道5可以向所述敞口储存器4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所述氧输入管道9向液面上输入纯氧,使所述培养装置1内的液面上压力为0.04Mpa,所述氧输入管道9管道口距离液面10cm;开启发动机,调节所述搅拌桨2的转速为150rpm,搅拌旋涡的深度为0.3cm;然后,放置在室温25℃进行培养。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1)为一密闭耐压容器;所述培养装置(1)内设置有一可调速的搅拌桨(2)和一用于盛放碱性溶液的敞口储存器(4);所述敞口储存器(4)的内腔与所述培养装置(1)的内腔流体连接;/n所述培养装置(1)设有一进水管道(7)和一出水管道(8);/n所述培养装置(1)上方设有一氧输入管道(9);以向所述培养装置(1)内通入纯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1)为一密闭耐压容器;所述培养装置(1)内设置有一可调速的搅拌桨(2)和一用于盛放碱性溶液的敞口储存器(4);所述敞口储存器(4)的内腔与所述培养装置(1)的内腔流体连接;
所述培养装置(1)设有一进水管道(7)和一出水管道(8);
所述培养装置(1)上方设有一氧输入管道(9);以向所述培养装置(1)内通入纯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1)连有一压力表(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1)内的气体压力为0~0.1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氯甲烷降解菌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虎周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