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17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增塑剂废水进行多级过滤,即将增塑剂废水中的大、小颗粒物逐步过滤,吸除增塑剂废水中的油性物质,排放后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包括废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上的进液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排液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上用于对增塑剂废水进行多级过滤的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一侧的吸油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吸油容器上用于吸除所述吸油容器液面的油性物质的吸油装置、连通所述过滤容器与所述吸油容器的传输管,所述排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吸油容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
本技术涉及增塑剂
,具体涉及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塑化剂(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工业上应用广泛。塑化剂作为一种环境激素,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空气、土壤和水中都有塑化剂的存在。微量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影响。大量摄入塑化剂可能干扰内分泌,影响生殖和发育。增塑剂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而生产中的废水其中含有大、小颗粒物以及油性物质,直接进行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增塑剂废水进行多级过滤,即将增塑剂废水中的大、小颗粒物逐步过滤,吸除增塑剂废水中的油性物质,排放后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包括废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上的进液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排液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上用于对增塑剂废水进行多级过滤的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一侧的吸油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吸油容器上用于吸除所述吸油容器液面的油性物质的吸油装置、连通所述过滤容器与所述吸油容器的传输管,所述排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吸油容器上。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上的第一过滤筛网、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筛网下方的第二过滤筛网,所述第一过滤筛网的目数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筛网的目数。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过滤容器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筛网下方可拆卸设置有防变形架。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吸油容器上位于所述吸油装置下方可拆卸设置有支撑架。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吸油装置为聚合物纤维非织造布、聚氨酯泡沫中的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吸油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吸除所述吸油容器液面下的油性物质的副吸油装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副吸油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吸油装置下端面的若干根吸油带。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进液装置包括环所述过滤容器设置的进液管,所述过滤容器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进液管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所述进液管设置于所述冷却装置上。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外部的冷却容器、设置于所述冷却容器一侧用于储放冷却液的储放容器、设置于所述冷却容器与所述储放容器之间用于向所述冷却容器输送冷却液的冷却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却容器与所述储放容器之间用于回流的回流装置,所述进液管设置于所述冷却容器上。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进液管通过稳固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冷却容器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过滤装置的设置能够对增塑剂废水进行多级过滤,即将增塑剂废水中的大、小颗粒物逐步过滤,过滤容器的设置能够对过滤后的增塑剂废水进行储放,再通过传输管输送至吸油容器,当吸油容器的液面到达吸油装置下端时,吸油装置对吸油容器液面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除,之后通过排液装置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过滤装置可拆卸设置于过滤容器上,方便之间的装卸从而对过滤装置进行维护更换、吸油装置可拆卸设置于吸油容器上,方便之间的装卸从而对吸油装置进行维护更换。进一步的效果:通过第一过滤筛网、第二过滤筛网以及第一过滤筛网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筛网的目数的设置,解决了无法将增塑剂废水中的大、小颗粒物进行逐步过滤的问题,方便对增塑剂废水中的大、小颗粒物进行逐步过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的效果:通过防变形架的设置,解决了第一过滤筛网、第二过滤筛网过滤时容易因过滤增塑剂废水而造成下凹变形的问题,防变形架能够对第二过滤筛网、第一过滤筛网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第二过滤筛网、第一过滤筛网过滤时下凹变形,提高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效果:通过支撑架的设置,解决了吸油装置吸油增重后容易造成本身下凹变形的问题,支撑架能够对吸油装置下端面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吸油装置吸油增重后不易造成本身下凹变形,提高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效果:通过副吸油装置的设置,解决了无法吸除吸油容器液面下的油性物质的问题,能够对吸油容器液面下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除,大大减少增塑剂废水中油性物质的存在。进一步的效果:通过若干根吸油带的设置,解决了吸除吸油容器液面下的油性物质效率低的问题,若干根吸油带在吸油容器液面下能够快速的对增塑剂废水中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除。进一步的效果:通过冷却装置的设置,解决了增塑剂废水中含有大量热量的问题,对进液管内的增塑剂废水进行降温除热,通过进液管环过滤容器设置,解决了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大大提高对进液管内的增塑剂废水进行散热的效率。进一步的效果:通过储放容器、冷却输送装置、回流装置的设置,解决了无法对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使得冷却液能循环利用,降低资源的浪费。进一步的效果:通过稳固座的设置,解决了进液管在增塑剂废水输送时易晃动的问题,能够对进液管进行多段固定,大大降低进液管输送增塑剂废水时的晃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防变形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过滤筛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过滤筛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对应图5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至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包括过滤容器1,过滤容器1上端面可拆卸设置有防变形架2,过滤容器1上位于防变形架2上方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过滤筛网3,过滤容器1上位于第二过滤筛网3上方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筛网4,第一过滤筛网4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筛网3的目数,第一过滤筛网4、第二过滤筛网3均作防腐蚀处理,具有耐酸耐碱性,过滤容器1外部设置有冷却容器5,冷却容器5内壁环过滤容器1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稳固座6,若干个稳固座6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进液管7,进液管7环过滤容器1设置若干圈,进液管7进液口位于冷却容器5前方左侧,进液管7进液口与进液泵(图中未示出)连接,进液泵(图中未示出)与增塑剂废水通过废水管道(图中未示出)连接,进液泵(图中未示出)可为水泵等,进液管7进液端穿过冷却容器5下端前端面左侧,进液管7出液端穿出冷却容器5上端面右侧且出液口在第一过滤筛网4上方中心位置,进液管7进液端、出液端均与冷却容器5通过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密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包括废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上的进液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上用于对增塑剂废水进行多级过滤的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一侧的吸油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吸油容器上用于吸除所述吸油容器液面的油性物质的吸油装置、连通所述过滤容器与所述吸油容器的传输管,所述排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吸油容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包括废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上的进液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上用于对增塑剂废水进行多级过滤的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一侧的吸油容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吸油容器上用于吸除所述吸油容器液面的油性物质的吸油装置、连通所述过滤容器与所述吸油容器的传输管,所述排液装置设置于所述吸油容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上的第一过滤筛网、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过滤容器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筛网下方的第二过滤筛网,所述第一过滤筛网的目数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筛网的目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容器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筛网下方可拆卸设置有防变形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容器上位于所述吸油装置下方可拆卸设置有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健李红波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春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