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6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包含固定架及移动板;所述固定架设置在车壳开口内侧的边缘;所述移动板沿着一旋转轴线可枢转地组接于固定架,并设有一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移动板能在覆盖于所述开口的封闭位置以及斜向排列于开口截面的开启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使得电源模块能由开口截面的内侧端朝向开口截面的外侧端移动,让电源模块的插接端子突出至车壳开口的外部显露。通过隐藏式的充电器结构设计,可避免充电器结构影响跨座车辆的整体外观造型,且电源插接端子朝向地面设置,能省去现有防水防尘用的保护盖,改善传统保护盖容易受损失效而导致充电机能异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跨坐车辆的充电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能配合车壳造型来隐藏收纳或是翻掀使用的充电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在现代工业发展快速的社会中,掌上型电子装置(如:手机、平板)与穿戴式电子装置(如:无线耳机、智能型手表)的使用已融入了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然而,所述等电子装置在电力耗尽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寻找电源供应源来进行充电,因此,在现今的汽、机车产业中,已有许多厂商为车辆加装了一车用充电器,借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来充电电子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机车用的充电器1包含:一主体10、一固定件11以及一保护盖12,其中,所述主体10内部设有一插座101、一与所述插座101电性连接的电路板102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02与一机车主线路(图未示)的电源线103,而所述主体10外部设有一挡缘104及一外螺纹,由所述挡缘104接触一车壳13的一安装孔14周缘,再由所述固定件11的一内螺纹螺接于所述主体10的外螺纹,使得所述车壳13受到所述挡缘104与所述固定件11夹固。此外,所述保护盖12设有一遮盖于所述主体10的盖体部121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盖体部121与所述挡缘104之间的连接部(图未示),让所述盖体部121组装于所述主体10时能够防止外界的粉尘及水气进入所述插座101,并在所述盖体部121分离所述主体10时能够让充电线插入所述插座101中进行充电。然而,一般机车充电器在固定于所述车壳后,局部长度将会凸出在所述车壳外部,破坏了机车整体造型的美观性,且所述机车充电器多是设计在前置物空间位置,借以方便驾驶人在骑乘时能够配合放置在一支撑架上的电子装置使用,但是此一位置设计除让充电线的长度需求增加,转动把手于转向时往往会与所述充电器产生相对位移,造成充电线受到拉扯而损坏,并会干扰驾驶人骑乘时的转向动作。再者,所述插座的一水平插接方向设计,必须要额外增加一手动开启或闭合的保护盖设计,使用上除了容易让驾驶人发生忘记关闭而导致充电机能容易发生异常之外,即便手动将保护盖覆盖在所述主体,驾驶人仍无法确保所述保护盖是否将所述主体紧闭,因此,使用上仍有诸多不便之处须要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的充电器结构设计,避免充电器结构破坏了跨座车辆的整体外观造型,且电源接口朝向地面设置,能省去现有防水防尘用的保护盖,改善传统保护盖容易受损失效而导致充电机能异常。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充电器结构能与转向手把同步旋转,让充电线不会干涉跨座车辆的转向机构,杜绝驾驶人在骑乘转向时受到干扰,并可避免充电线遭受拉扯损坏。为达到前述目的,本技术充电器结构可安装于跨座车辆车壳任意位置上的一开口,所述充电器结构包含: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一边缘;以及一移动板,沿着一旋转轴线可枢转地组接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移动板能在覆盖于所述开口的一封闭位置以及斜向排列于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开启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使得一被安装在所述移动板的电源模块,能由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内侧端朝向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外侧端移动,让所述电源模块的一插接端子突出于所述车壳的开口外部显露。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移动板之间具有一能将使所述移动板定位在所述封闭位置的卡抵机构,所述移动板在受到所述卡抵机构释放后会朝向所述开启位置移动,并将停止在所述开启位置定位。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板是受到按压而产生一朝向位于所述开启位置相反侧的一启动位置移动,所述卡抵机制在所述启动位置将所述移动板释放,使得所述移动板返回所述封闭位置并再移动至所述开启位置。再者,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所述固定架构造有一对齐所述旋转轴线的枢座,所述移动板设有一配合所述枢座连接的轴座,且所述轴座构造有一配合所述卡抵机构连动的抵杆以及一与所述旋转轴线同轴方向的轴杆。所述卡抵机构包含:一支架,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并构造有一杆件;一凸轮,可活动地枢接于所述杆件,构造有一形成一第一动作路径的外围轮廓以及一形成第二动作路径的内部通道,且所述抵杆能顺序性地接触所述外围轮廓与所述内部通道;一第一卷簧,能带动凸轮进行旋转,所述第一卷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凸轮;以及一第二卷簧,能带动移动板进行旋转,所述第二卷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枢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卷簧带动所述凸轮以一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卷簧带动所述移动板以所述第一方向旋转,而所述凸轮能受到所述移动板带动进行一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所述内部通道构造有由一入口端向内延伸的一镂空段以及位于一出口端的一斜面段,且所述镂空段具有一定位点用以将所述移动板卡固在所述封闭位置。除此之外,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所述抵杆可移动地组接于所述轴座,所述抵杆在所述内部通道的所述镂空段及所述外围轮廓位置皆维持一初始位置,而所述抵杆被所述内部通道的斜面段推移往一进入所述轴座内部的内缩位置。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车壳与所述移动板共同构成一平坦面,让所述电源模块无法被一骑乘者在任何位置看到。另外,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所述移动板在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移动板朝向下方与所述车壳斜向排列,使得所述电源模块无法被所述骑乘者在一骑乘位置直接看到。综上所述,本技术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移动板的全部机构设计隐藏在所述车壳开口的内侧,借以增加车辆外观造型的美观性;另外,通过按压移动板来达到所述充电器结构的开启与闭合,借以提升使用所述充电器结构的便利性,并在无额外保护壳构件的情况下仍保有防水与防尘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充电器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器结构安装于跨座车辆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充电器结构位于车壳内侧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分解图;图6为多数卷簧分别施力于凸轮与枢座的示意图;图7为充电器结构沿着凸轮的第一、第二动作路径来变换覆盖、开启及启动位置的示意图;图8为充电器结构位于跨座车辆覆盖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充电器结构位于跨座车辆启动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充电器结构位于开启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移动板的抵杆位于镂空段的示意图;图12为移动板的抵杆位于斜面段的示意图;图13为跨座车辆未使用充电器结构的侧视图;图14为跨座车辆使用充电器结构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器;10-主体;101-插座;102-电路板;103-电源线;104-挡缘;11-固定件;12-保护盖;121-盖体部;13-车壳;14-安装孔;2-车壳;20-开口;21-后转向把手盖;22-转向把手;3-固定架;30-枢座;31-横座;32-槽孔;33-定位孔;34-限位片;4-移动板;40-遮盖部;41-轴座;411-轴;42-电源模块;421-插接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安装于一车壳的一开口,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一边缘;以及/n一移动板,沿着一旋转轴线可枢转地组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移动板能在覆盖于所述开口的一封闭位置以及斜向排列于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开启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使得一被安装在所述移动板的电源模块,能由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内侧端朝向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外侧端移动,让所述电源模块的一插接端子突出于所述车壳的开口外部显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安装于一车壳的一开口,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一边缘;以及
一移动板,沿着一旋转轴线可枢转地组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移动板能在覆盖于所述开口的一封闭位置以及斜向排列于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开启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使得一被安装在所述移动板的电源模块,能由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内侧端朝向所述开口截面的一外侧端移动,让所述电源模块的一插接端子突出于所述车壳的开口外部显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移动板之间具有一能将使所述移动板定位在所述封闭位置的卡抵机构,所述移动板在受到所述卡抵机构释放后会朝向所述开启位置移动,并将停止在所述开启位置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是受到按压而产生一朝向位于所述开启位置相反侧的一启动位置移动,所述卡抵机制在所述启动位置将所述移动板释放,使得所述移动板返回所述封闭位置并再移动至所述开启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车辆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构造有一对齐所述旋转轴线的枢座,所述移动板设有一配合所述枢座连接的轴座,且所述轴座构造有一配合所述卡抵机构连动的抵杆以及一与所述旋转轴线同轴方向的轴杆,所述卡抵机构包含:
一支架,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并构造有一杆件;
一凸轮,可活动地枢接于所述杆件,构造有一形成一第一动作路径的外围轮廓以及一形成第二动作路径的内部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儁陈文彬刘禹钖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