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3538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罐系统,所述蓄热罐系统包括蓄热罐、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控制阀组、调节阀组、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蓄热罐内具有腔室,所述蓄热罐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所述控制阀组用于导通和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以及导通和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进入所述腔室内热水的温度和/或所述腔室内所述热水的液位,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感应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阀组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热罐系统具有避免罐体内的液体溢出,运行稳定,且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厂蓄热
,具体地,涉及一种蓄热罐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电网系统中热电联产机组的比重大,水电、纯凝机组等可调峰电源稀缺,供暖季节调峰困难已经成为电网运行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提升我国火电运行灵活性,通过热电联产时在热电厂中增设蓄热罐系统,消纳和利用调峰期间产生的能量,实现电力生产和热力生产的解耦运行,有效提升热电厂机组运行灵活性,有助于增加热电机组电网调峰能力,缓解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困境。随着居民用电量的增加,用于各类电厂调峰蓄热罐罐体的设计容量越来越大。常压蓄热罐内水温接近100℃且一直处于不断蓄热放热的动态过程中,靠蓄热放热控制系统维持罐体内部水位的恒定。然而,相关技术中常压蓄热罐出现罐体内的液位过高溢出、罐内液体超温沸腾溢出的情况,将会对罐体附近的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蓄热罐系统,该蓄热罐系统可以避免罐体内的液体溢出,运行稳定,且安全可靠。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热罐系统,包括蓄热罐、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控制阀组、调节阀组、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蓄热罐内具有腔室,所述蓄热罐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蓄热罐的上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蓄热罐的下部,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且用于向所述腔室内供应热水和将所述腔室内的热水排出,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且用于向所述腔室内供应冷水和将所述腔室内的冷水排出,所述控制阀组用于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调节阀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内冷热水的流量,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进入所述腔室内热水的温度和/或所述腔室内所述热水的液位,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感应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阀组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单元感应的所述热水的温度和/或所述热水的液位控制所述控制阀组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热罐系统设置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感应单元可以感应进入所述腔室内热水的温度和/或所述腔室内所述热水的液位和/或所述腔室上部压力,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感应单元传递的信号对控制阀组进行控制,控制阀组可以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断开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使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停止向蓄热罐的腔室内供水,因此可以避免罐体内的液体因液位过高溢出或罐内液体超温沸腾溢出或罐体压力过低向内塌陷,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热罐系统还具有运行稳定,且安全可靠的特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单元包括压力变送器、液位传感器和热电阻,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蓄热罐的顶部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设在所述蓄热罐上且用于检测所述腔室内所述热水的液位,所述热电阻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热电阻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配电柜,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热电阻和所述配电柜相连,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热电阻传来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所述配电柜内的线路通断电,所述配电柜与所述控制阀组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以用于断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控制阀设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以用于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中的每一个包括气动阀和电磁阀,所述配电柜与所述电磁阀相连且能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动作,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气动阀相连以用于控制气源的通断,进而控制气动阀的开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在系统故障时快速关闭所述气动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组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以用于导通和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且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内热水的流量,所述第二调节阀设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以用于导通和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且调节所述第二管路内冷水的流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热罐系统还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第二调节阀并联且用对所述第二管路内的冷水进行加压使其流入所述腔室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热罐系统还包括供热首站换热器、用户侧换热站、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所述供热首站换热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用户侧换热站的一端连通,所述用户侧换热站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首站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和连通,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热罐系统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第三管路和/或所述第四管路上以用于驱动水在所述供热首站换热器和所述用户侧换热站之间循环流动。附图说明图1是蓄热罐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蓄热罐1,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21,控制阀组3,第一控制阀31,第二控制阀32,电磁阀33,气动阀34,调节阀组4,第一调节阀41,第二调节阀42,感应单元5,压力变送器51,液位传感器52,热电阻53,控制单元6,处理器61,配电柜62,增压泵7,热网循环回路8,供热首站换热器81,用户侧换热站82,循环泵83,第三管路84,第四管路8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热罐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热罐系统包括蓄热罐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21、调节阀组4、控制阀组3、感应单元5和控制单元6。蓄热罐1内具有腔室,蓄热罐1设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均与腔室连通,第一开口11位于蓄热罐1的上部,第二开口12位于蓄热罐1的下部。第一管路2的一端与第一开口11相连且用于向腔室内供应热水和将腔室内的热水排出,第二管路21的一端与第二开口12相连且用于向腔室内供应冷水和将腔室内的冷水排出。换言之,蓄热罐1上设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第一开口11位于蓄热罐1的上部,第二开口12位于蓄热罐1的下部,蓄热罐1内具有腔室,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均与腔室连通,第一管路2的一端与第一开口11相连,热水通过第一开口11进入或排出腔室且在腔室内的热水存储在腔室的上部,第二管路21的一端与第二开口12相连,冷水通过第二出口进入或排出腔室且冷水在腔室内部存储在腔室的下部,腔室内的热水和冷水之间存在分层,分层可根据热水和冷水的体积进行上下移动且使热水和冷水不进行混合。调节阀组4用于导通和断开所述第一管路2和第一开口11以及导通和断开第二管路21和第二开口12。调节阀组4还可以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蓄热罐,所述蓄热罐内具有腔室,所述蓄热罐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蓄热罐的上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蓄热罐的下部;/n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且用于向所述腔室内供应热水和将所述腔室内的热水排出;/n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且用于向所述腔室内供应冷水和将所述腔室内的冷水排出;/n控制阀组,所述控制阀组用于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n调节阀组,所述调节阀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内冷热水的流量;/n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进入所述腔室内热水的温度和/或所述腔室内所述热水的液位;/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感应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阀组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单元感应的所述热水的温度和/或所述热水的液位控制所述控制阀组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热罐,所述蓄热罐内具有腔室,所述蓄热罐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蓄热罐的上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蓄热罐的下部;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且用于向所述腔室内供应热水和将所述腔室内的热水排出;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且用于向所述腔室内供应冷水和将所述腔室内的冷水排出;
控制阀组,所述控制阀组用于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
调节阀组,所述调节阀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内冷热水的流量;
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进入所述腔室内热水的温度和/或所述腔室内所述热水的液位;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感应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阀组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单元感应的所述热水的温度和/或所述热水的液位控制所述控制阀组断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断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包括压力变送器、液位传感器和热电阻,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蓄热罐的顶部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设在所述蓄热罐上且用于检测所述腔室内所述热水的液位,所述热电阻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用于检测进入所述腔室内热水的温度,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热电阻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配电柜,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热电阻和所述配电柜相连,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热电阻传来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所述配电柜内的线路通断电,所述配电柜与所述控制阀组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张苗苗董炳南孙文王永旭彭晓艳轩辕昊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辽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