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机等压喷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39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机等压喷油泵,喷油泵采用等压出油阀结构避免喷嘴二次喷射,出油阀座采用分体式,结构紧凑,调油机构采用控制套筒带动与柱塞尾部配合的拨杆,从而带动柱塞转动调节增压供油的有效行程,其结构相对传统的齿圈齿条机构结构紧凑,对泵体的削弱较小,加工难度低,传动部件采用导筒组件,其运动质量小,柱塞弹簧采用旋向相反的双弹簧并联方式,结构紧凑,大弹簧保证传动部件与凸轮之间的连续跟踪,小弹簧保证柱塞运行至上止点后快速下行冲油为下一循环做准备,采用安装在泵体低压腔内壁的防蚀挡块防穴蚀,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机等压喷油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式喷油泵,尤其是高速机等压喷油泵,属于船用发动机

技术介绍
喷油泵又称高压燃油泵,是燃油喷射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属于柴油机的关键部套。喷油泵的功用是提高燃油压力,并根据柴油机工况的需求,将一定量的燃油在准确的时间内通过喷嘴以雾状形式喷入燃烧室,与空气形成良好的混合气体,保证高效率燃烧的需要。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燃油喷射系统正在向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但在船用发动机
,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仍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传统的机械式喷油泵通常采用齿圈齿条机构配合柱塞尾部的拨盘带动柱塞转动从而控制柱塞加压的有效行程、顶升机构采用带滚轮-滚轮销的导向活塞组件以及防蚀螺钉防穴蚀。其缺点是齿圈齿条机构占用空间较大,对泵体削弱较大,采用导向活塞组件其运动件质量较大,采用防蚀螺钉防穴蚀其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喷油泵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船用柴油机的等压喷油泵,其结构紧凑、加工难度低、制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机等压喷油泵,所述喷油泵为机械式柱塞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下部连接安装有下体,所述泵体和下体中孔内装配有一套用于实现燃油增压的增压机构。增压机构包括:从下至上安装在所述中孔内的导筒组件、下弹簧座组件、柱塞弹簧、柱塞偶件。安装在所述泵体上的等压出油阀组件。调节喷油泵喷油量的控制套筒和拨杆,所述控制套筒和拨杆安装在所述下体上;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低压燃油腔,所述泵体的低压燃油腔柱塞套进回油孔方向装配有防蚀挡块;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润滑柱塞的润滑进油腔、润滑油回油腔,柱塞套上分别设置有与润滑油进油腔连通的横向润滑油进油道、与润滑油回油腔连通的横向润滑油回油道,所述横向油道均连通柱塞套和柱塞之间。优选地,所述等压出油阀组件分别包括:出油阀上座,所述出油阀上座设置有出油阀安装腔、高压燃油出油道,喷嘴喷油后燃油泄压的回油道、减压阀安装腔。出油阀下座,所述出油阀下座设置有高压燃油出油道、泄压油回油道。出油阀,安装在所述出油阀安装腔内,所述出油阀与安装孔的间隙形成高压燃油的流通油道。升程限制器,安装在所述出油阀安装腔内,所述升程限制器的大端设置有与其中孔连通的直槽,构成高压燃油流通油道。钢球、减压阀阀弹簧上座安装在减压阀安装腔内,所述钢球与出油阀上座形成锥面密封或泄压油回油的间隙。出油阀弹簧,其被限位在所述出油阀和所述升程限制器之间。减压阀弹簧,其被限位在所述减压阀弹簧上座和所述减压阀弹簧下座之间。优选地,所述柱塞偶件包括:柱塞套,所述柱塞套设置有两个低压燃油进回油孔,所述进回油孔均连通所述泵体的低压燃油腔与所述柱塞套的高压腔。所述柱塞套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第三环槽;所述柱塞套外圆上设置有第一O形密封圈、第二O形密封圈、第三O形密封圈。所述第一环槽通过泄露油回油道与泵体低压腔连通;所述第二环槽通过横向润滑油回油道与润滑油回油腔连通;所述第三环槽通过横向润滑油进油道与润滑油进油腔连通。所述第一O形密封圈将所述泵体的低压腔与润滑油回油腔隔开;所述第二O形密封圈将所述泵体的润滑油回油腔与润滑油进油腔隔开。柱塞,所述柱塞头部设置有特殊的螺旋线;所述柱塞尾部设置有扁平结构,与所述拨杆配合实现柱塞的转动调节燃油增压的升程。优选地,所述导筒组件包括:所述导筒组件可滑动的装配在下体中孔内。球形座,所述球形座设置有与柴油机顶升机构配合的球头结构、润滑油进油孔。导筒,所述导筒的外圆设置有润滑油槽、限制导筒组件周向转动的销,所述导筒与下体均设置有拨杆转动的槽。优选地,所述控制套筒可转动地安装在下体外圆上。所述控制套筒上设置有第一直槽、第二直槽,所述第一直槽为拨杆安装槽,所述第二直槽为柴油机调油机构安装槽。所述拨杆中孔设置直槽,与所述柱塞尾部的扁平结构配合带动柱塞转动。优选地,所述下弹簧座组件包括:下弹簧盘,所述下弹簧盘安装在导筒中孔,所述大弹簧作用于下弹簧盘上,带动导筒组件的下行运动。下弹簧座,所述下弹簧座间隙安装在下弹簧盘中孔内,小弹簧作用于下弹簧座上,下弹簧座的台阶孔作用于柱塞的轴颈端面,带动柱塞的下行运动。优选地,所述泵体的低压腔孔壁朝着柱塞套进回油孔方向安装有防蚀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喷油泵采用等压出油阀结构,出油阀座采用分体式,结构紧凑,调油机构采用控制套筒带动与柱塞尾部配合的拨杆,从而带动柱塞转动调节增压供油的有效行程,其结构相对传统的齿圈齿条机构结构紧凑,对泵体的削弱较小,加工难度低,传动部件采用导筒组件,其运动质量小,柱塞弹簧采用旋向相反的双弹簧并联方式,结构紧凑,又保证了传动部件的连续跟踪,大弹簧保证传动部件与凸轮之间的连续跟踪,小弹簧保证柱塞运行至上止点后快速下行冲油为下一循环做准备,采用安装在泵体低压腔内壁的防蚀挡块防穴蚀,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附图说明图1为喷油泵总成示意图;图2为图1沿着E-E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沿着F-F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等压出油阀组件示意图;图5为柱塞偶件示意图;图6为导筒组件示意图;图中1-螺钉;2-等压出油阀组件;3-柱塞偶件;4-防蚀挡块;5-泵体;6-上弹簧座;7-大弹簧;8-小弹簧;9-下弹簧座;10-下弹簧盘;11-控制套筒;111-第一直槽;112-第二直槽;12-拨杆;13-下体;14-导筒组件;21-出油阀上座;211-高压燃油出油道;212-泄露油回油道;22-升程限制器;23-出油阀弹簧;24-出油阀;25-圆柱销;26-出油阀下座;27-螺钉;28-减压阀弹簧下座;29-减压阀弹簧;30-减压阀弹簧上座;31-钢球;41-导筒;411-储油环槽;42-球形座;421-润滑油进油孔;43-销;51-低压腔;52-润滑油回油腔;53-润滑油进油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速机等压喷油泵,具体包括等压出油阀组件2、柱塞偶件3、泵体5,从上至下装配在泵体5中孔内的大弹簧7、小弹簧8、下弹簧座9、下弹簧盘10,下体13,装配在下体13上的控制套筒11、拨杆12以及装配在下体3的中孔中的导筒组件14.如图1所述,柱塞偶件3悬挂安装在泵体5中孔内,等压出油阀组件2安装在柱塞偶件3上端,采用6颗强力螺钉1与泵体5锁紧,泵体5与柱塞套3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构成低压燃油腔51、润滑油回油腔52、润滑油进油腔53,下体13安装在泵体5下端。如图1和图2所示,低压燃油腔51的内壁朝着柱塞套31的进回油孔方向分别装配有防蚀挡块4防穴蚀。如图1和图3所示,控制套筒11间隙安装在下体13外圆上,拨杆12安装在控制套筒11的第一直槽111内,柴油机调油机构安装在控制套筒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机等压喷油泵,所述喷油泵为机械式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泵体(5),所述泵体(5)下部连接安装有下体(13),所述泵体(5)和下体(13)中孔内装配一套用于实现燃油增压的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从下至上安装在中孔内的导筒组件(14)、下弹簧座组件、柱塞弹簧、柱塞偶件(3);/n所述柱塞偶件(3)包括柱塞套(31)和柱塞(32);所述柱塞(32)头部设置有螺旋线(321),用于实现不同工况下喷油泵建压喷油的有效行程,尾部设置有扁平结构(322);/n所述泵体(5)上部与柱塞偶件(3)之间形成有低压燃油腔(51),所述低压燃油腔(51)内壁朝着柱塞套(31)的进回油孔方向分别装配有防蚀挡块(4);/n所述导筒组件(14)可滑动的装配在下体中孔内,包括导筒(41)和球形座(42);所述导筒(41)的外圆设置有润滑油槽(411)、限制导筒组件(14)周向转动的销(43),所述导筒(41)与下体(14)均设置有供拨杆(12)转动的槽;/n所述球形座(42)间隙安装在导筒(41)的下端中孔内,设置有与柴油机顶升机构配合的球头结构和进油孔(421),导筒(41)外圆设置有润滑油储油槽(411),润滑油通过进油孔(421)、球形座外圆环槽进入储油槽(411)实现导筒组件上下运动的润滑;/n控制套筒(11)和拨杆(12),所述控制套筒(11)可转动地安装在下体(13)外圆上,用于调节喷油泵喷油量;/n所述控制套筒(11)上设置有第一直槽(111)、第二直槽(112),所述第一直槽(111)为拨杆(12)安装槽,所述第二直槽(112)为柴油机调油机构安装槽;/n所述拨杆(12)中孔设置直槽,与所述柱塞(32)尾部的扁平结构(322)配合带动柱塞(32)转动调节燃油增压的升程;/n等压出油阀组件(2),安装在所述泵体(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机等压喷油泵,所述喷油泵为机械式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5),所述泵体(5)下部连接安装有下体(13),所述泵体(5)和下体(13)中孔内装配一套用于实现燃油增压的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从下至上安装在中孔内的导筒组件(14)、下弹簧座组件、柱塞弹簧、柱塞偶件(3);
所述柱塞偶件(3)包括柱塞套(31)和柱塞(32);所述柱塞(32)头部设置有螺旋线(321),用于实现不同工况下喷油泵建压喷油的有效行程,尾部设置有扁平结构(322);
所述泵体(5)上部与柱塞偶件(3)之间形成有低压燃油腔(51),所述低压燃油腔(51)内壁朝着柱塞套(31)的进回油孔方向分别装配有防蚀挡块(4);
所述导筒组件(14)可滑动的装配在下体中孔内,包括导筒(41)和球形座(42);所述导筒(41)的外圆设置有润滑油槽(411)、限制导筒组件(14)周向转动的销(43),所述导筒(41)与下体(14)均设置有供拨杆(12)转动的槽;
所述球形座(42)间隙安装在导筒(41)的下端中孔内,设置有与柴油机顶升机构配合的球头结构和进油孔(421),导筒(41)外圆设置有润滑油储油槽(411),润滑油通过进油孔(421)、球形座外圆环槽进入储油槽(411)实现导筒组件上下运动的润滑;
控制套筒(11)和拨杆(12),所述控制套筒(11)可转动地安装在下体(13)外圆上,用于调节喷油泵喷油量;
所述控制套筒(11)上设置有第一直槽(111)、第二直槽(112),所述第一直槽(111)为拨杆(12)安装槽,所述第二直槽(112)为柴油机调油机构安装槽;
所述拨杆(12)中孔设置直槽,与所述柱塞(32)尾部的扁平结构(322)配合带动柱塞(32)转动调节燃油增压的升程;
等压出油阀组件(2),安装在所述泵体(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等压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5)中部与柱塞偶件(3)之间形成有润滑柱塞的润滑进油腔(53)、润滑油回油腔(52),柱塞套(31)上分别设置有与润滑油进油腔(53)连通的横向润滑油进油道(315)、与润滑油回油腔(52)连通的横向润滑油回油道(313),所述横向油道均连通柱塞套(31)和柱塞(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偶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元华陈廷博黄威彭琦扈爽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