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27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包括灌浆定位管、灌浆口、导浆软管、进浆口和进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对进浆口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高度高于灌浆定位管与灌浆口组合的高度,这样确保在注料时,避免高度差产生的灌浆定位管内注料不满的情况,从而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避免后期补料的工序,也降低了报废率,而且,本申请中,进浆口和进料管通过支撑机构进行连接,支撑机构可拆装设置在模具侧边上,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进浆口和进料管的方向位置,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对能源的消耗、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建筑领域中传统的钢筋砼结构的建筑建造,往往采用湿作业为主,这种建筑方式不但不但耗用大量木材座底模板和支撑材料,而且能耗大、施工效率长、产生噪音和尘土,同时,对周围环境有较大污染。因此,近年来,建筑领域开始引入模块化房屋的理念。模块化房屋不同于传统的房屋建筑,通常模块化房屋的很多结构,如房屋建设过程中的预制梁、预制墙体、预制楼梯等,会提前在工厂生产线上加工完成。使用时,直接将上述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拼装现浇,最终连接成建筑物。模块化房屋具备环保、减少现场施工的污染、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在较短工期内完成房屋的建造,是现代化房屋建造的优选方式之一。在预制构件制备过程中,通过进料口将混凝土物料注入到模具中。但是,在现有的注料过程中,由于进浆口设置在模具底板上,灌浆口与灌浆定位管相连通,且灌浆定位管和灌浆口组合高度高于进浆口的高度,因此在注料时,灌浆定位管内由于高度差的存在,使得灌浆定位管内的浆料始终无法填满,这样在预制构件成型时,会产生空腔,从而导致预制构件的质量存在不过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以解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包括灌浆定位管、灌浆口、导浆软管、进浆口和进料管,所述进浆口和进料管相连通设置,且进料管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模具侧边上端面上,所述进浆口远离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导浆软管的一端,且导浆软管的另一端与灌浆定位管上开设的灌浆口相连接,所述灌浆定位管设置在模具侧边的内侧壁上,且灌浆定位管内设置有钢筋杆;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活动插接在安装槽内,且安装槽开设在模具侧边上,所述模具侧边的侧壁通过铰接杆铰接有盖板的一端,且盖板上活动插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模具侧边的侧壁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朝向安装槽的一端连接有二号抵触板。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一号抵触板,且一号抵触板的侧壁连接有若干个抵触弹簧的一端,所述抵触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二号抵触板采用橡胶材质,并且朝向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圆头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抵触弹簧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四个。(3)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对进浆口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高度高于灌浆定位管与灌浆口组合的高度,这样确保在注料时,避免高度差产生的灌浆定位管内注料不满的情况,从而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避免后期补料的工序,也降低了报废率,而且,本申请中,进浆口和进料管通过支撑机构进行连接,支撑机构可拆装设置在模具侧边上,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进浆口和进料管的方向位置,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的又一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图2中A-A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图3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模具侧边1、模具底板2、灌浆定位管3、钢筋杆4、灌浆口5、导浆软管6、进浆口7、进料管8、支撑机构9、支撑杆91、安装槽92、一号抵触板93、抵触弹簧94、铰接杆95、盖板96、固定螺钉97、二号抵触板9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包括灌浆定位管3、灌浆口5、导浆软管6、进浆口7和进料管8,进浆口7和进料管8相连通设置,且进料管8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9,支撑机构9设置在模具侧边1上端面上,进浆口7远离进料管8的一端连接有导浆软管6的一端,且导浆软管6的另一端与灌浆定位管3上开设的灌浆口5相连接,灌浆口5在设计时,既可以连接在灌浆定位管3的侧壁上,同时,又可以设置在灌浆定位管3的顶端上(可参见图1和图2),灌浆定位管3设置在模具侧边1的内侧壁上,且灌浆定位管3内设置有钢筋杆4,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进浆口7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高度高于灌浆定位管3与灌浆口5组合的高度,这样确保在注料时,避免高度差产生的灌浆定位管3内注料不满的情况,从而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避免后期补料的工序,也降低了报废率,而且,本申请中,进浆口7和进料管8通过支撑机构9进行连接,支撑机构9可拆装设置在模具侧边1上,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进浆口7和进料管8的方向位置,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便捷性。支撑机构9包括支撑杆91,支撑杆91活动插接在安装槽92内,且安装槽92开设在模具侧边1上,模具侧边1的侧壁通过铰接杆95铰接有盖板96的一端,且盖板96上活动插接有固定螺钉97,固定螺钉97与模具侧边1的侧壁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实际设计时,可以在模具侧边1的壁上多开设几个安装槽92,这样在更换进浆口7的位置时,可以实现多处安装,具体地,在安装时,将支撑杆91插接在安装槽92内,接着旋转盖板96,并使得盖板96完成对安装槽92的封堵,并通过固定螺钉97将盖板96固定在模具侧边1的侧壁上,从而实现将支撑杆91固定在模具侧边1上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盖板96朝向安装槽92的一端连接有二号抵触板98,二号抵触板98的设置,用于实现对支撑杆91的抵触安装,这样在安装时,可以避免支撑杆91在安装槽92内发生滑动,从而确保进浆口7和进料管8在注料时,避免不必要的移动,所带来的散料或者连接处脱离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安装槽92内滑动设置有一号抵触板93,且一号抵触板93的侧壁连接有若干个抵触弹簧94的一端,抵触弹簧9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92的侧壁上,一号抵触板93和抵触弹簧94组合结构的设置,用于起到抵触支撑的作用,具体地,通过上述的组合结构,可以保证支撑杆91稳固的放置在安装槽92内,避免支撑杆91发生晃动。本实施例中,二号抵触板98采用橡胶材质,并且朝向安装槽92的一端设置有圆头结构,这样设置,既可以保证起到抵触作用,同时,又可以通过橡胶的弹性,确保盖板96能够稳固的固定在模具侧边1上。本实施例中,抵触弹簧94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四个,这样设置,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导向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对进浆口7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高度高于灌浆定位管3与灌浆口5组合的高度,这样确保在注料时,避免高度差产生的灌浆定位管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包括灌浆定位管、灌浆口、导浆软管、进浆口和进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口和进料管相连通设置,且进料管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模具侧边上端面上,所述进浆口远离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导浆软管的一端,且导浆软管的另一端与灌浆定位管上开设的灌浆口相连接,所述灌浆定位管设置在模具侧边的内侧壁上,且灌浆定位管内设置有钢筋杆;/n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活动插接在安装槽内,且安装槽开设在模具侧边上,所述模具侧边的侧壁通过铰接杆铰接有盖板的一端,且盖板上活动插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模具侧边的侧壁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上料结构,包括灌浆定位管、灌浆口、导浆软管、进浆口和进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口和进料管相连通设置,且进料管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模具侧边上端面上,所述进浆口远离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导浆软管的一端,且导浆软管的另一端与灌浆定位管上开设的灌浆口相连接,所述灌浆定位管设置在模具侧边的内侧壁上,且灌浆定位管内设置有钢筋杆;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活动插接在安装槽内,且安装槽开设在模具侧边上,所述模具侧边的侧壁通过铰接杆铰接有盖板的一端,且盖板上活动插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模具侧边的侧壁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良康李虎谢其盛高君侯鹏飞项水强周水明陈灿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宝业瑞祥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