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320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成分:乳化剂1.0%‑2.0%、脂肪胺及其衍生物3.0%‑5.0%、脂肪醇类1.0%‑3.0%、吡啶及其衍生物5.0%‑36.0%、苄基化合物8.0%‑48.0%、水6.0%‑82.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成分的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具有很好的扩散性和迁移性,从而染色时的染料分子很均匀的与纤维分子结合,减少了色差,保证了染色的光泽度和色牢度,符合了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腈纶匀染剂
,尤其是涉及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腈纶匀染剂有的是生产原料不符合欧盟等环保要求,含有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物质,有的虽然能达到环保要求,但匀染效果不好,容易染花,达不到成品要求,造成成品出现次品,并且成本偏高,而腈纶匀染剂是纺织行业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纺织助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穿着更追求舒适和色彩多样化,而色彩多样化的布料必须通过染色处理去达到目的,在染色过程中又必须使用匀染剂才能达到色彩均匀,不会染花及所需要的色彩,因此物美价廉、绿色环保的匀染剂在国内外市场很有发展前景。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很好的扩散性和迁移性,从而染色时的染料分子很均匀的与纤维分子结合,减少了色差,保证了染色的光泽度和色牢度,符合了环保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成分:乳化剂1.0%-2.0%、脂肪胺及其衍生物3.0%-5.0%、脂肪醇类1.0%-3.0%、吡啶及其衍生物5.0%-36.0%、苄基化合物8.0%-48.0%、水6.0%-82.0%。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醚类(AEO3-10)、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3-9)类、油醇聚氧乙烯醚类(OE)、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类(EL)、失水山梨醇脂肪酯类(Span)、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类(TWeen)、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脂肪醇类为丙三醇、聚乙二醇一系列类(PEG)、二甘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吡啶及其衍生物为甲基吡啶、乙基吡啶、纯吡啶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苄基化合物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氯化铵、氯化苄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脂肪胺及其衍生物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0、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5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有回流冷却器的真空反应釜中,先将配方中的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开机搅拌,然后依次加入吡啶及其衍生物、苄基化合物、脂肪胺及其衍生物,反应自动升温到90-110度,真空保温反应3小时,检测产品品质;(2)将步骤(1)的产品降温到50度时加入乳化剂反应2小时,再依次加入脂肪醇类混合反应1小时后静置备用。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速度为100rpm。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由常温上升到55-60℃,当温度达到55-60℃时,反应温度会升高,需要17-20分钟温度会上升到75-80℃,从80-110℃需要5分钟,然后开回流冷凝水控制反应。反应原理:以下两个反应在一个体系里面同时进行。(1)在水溶液中脂肪胺衍生物与苄基化合物在常温下慢慢进行季铵反应,并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温度会慢慢升高,冬天70分钟(热天60分钟)左右温度由常温上升到55-60℃,当温度达到55-60℃时,反应温度会迅速升高,大约17-20分钟温度会上升到75-80℃,从80-110℃大约需要5分钟,此时一定要注意开回流冷凝水控制反应,否则会爆沸。此季铵反应需要在90-100℃恒温反应3小时。反应温度升高的速度随配方中脂肪胺和苄基化合物的用量不同而变化,若脂肪胺和苄基化合物的用量增大,则反应速度就更快,温度升高速度也更快。(2)在水溶液中吡啶与苄基化合物在常温下慢慢进行C-N偶联反应,并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温度会慢慢升高,冬天70分钟(热天60分钟)左右温度由常温上升到55-60℃,当温度达到55-60℃时,反应温度会迅速升高,大约17-20分钟温度会上升到75-80℃,从80-110℃大约需要5分钟,此时一定要注意开回流冷凝水控制反应,否则会爆沸。此C-N偶联反应需要在90-100℃恒温反应3小时。反应温度升高的速度随配方中吡啶和苄基化合物的用量不同而变化,若吡啶和苄基化合物的用量增大,则反应速度就更快,温度升高速度也更快。原料加入作用及功能:(1)当体系温度降到50℃时将乳化剂慢慢加入并搅拌120分钟使C-N偶联\季铵盐两个体系乳化成更稳定的金黄色透明乳液,此时C-N偶联\季铵盐生成特殊的具有极佳均匀渗透扩散上色作用、交联并蒂、均匀吸附凝聚阳离子染料分子和腈纶纤维分子缓慢均匀地结合在纤维分子内部的优点,此体系使阳离子染料分子与纤维细胞分子具有极好的缓染作用和更好的亲和力及更强的结合力,所以使腈纶染色更均匀,不会染花,不会出现色斑等质量问题,而使染色后色彩牢固,更清晰,更鲜艳,更凸显染色效果,提高了耐晒、耐干湿摩擦牢度。(2)加入脂肪醇使体系具有更好的渗透和润湿作用,在腈纶染色时阳离子染料分子能更好地与纤维分子彻底牢固结合,促进染色更清晰,更鲜艳,从而减少了色差、避免了色斑及条状疵病,提高了耐晒、耐干湿摩擦牢度。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不合苯扎氯铵,符合环保要求;(2)采取新型原料替代,采用科学配方和先进的制造工艺精配出适用性广、效果好、环保的阳离子染料腈纶匀染剂,可降低10-15%的成本;(3)制作时间短,比传统工艺节约5.0-10.0%的时间;(4)具有极佳的扩散性、迁移性,令染色时的染料分子很均匀的与纤维分子结合,从而减少了色差、避免了色斑、及条状疵病,保证了染色的光泽度以及染色后的色牢度,染色强度以及抗干湿摩擦牢度、耐晒牢度均明显得到了提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腈纶纤维匀染剂与海安腈纶匀染剂的对比;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腈纶纤维匀染剂与嘉宏腈纶匀染剂的对比;图3是三种条件日晒牢度的对比图;图4为腈纶匀染剂剥色修色效果测试图;图5为旧VLK与新VLK匀色测试比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成分:乳化剂1.0%-2.0%、脂肪胺及其衍生物3.0%-5.0%、脂肪醇类1.0%-3.0%、吡啶及其衍生物5.0%-36.0%、苄基化合物8.0%-48.0%、水6.0%-82.0%。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醚类(AEO3-10)、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3-9)类、油醇聚氧乙烯醚类(OE)、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类(EL)、失水山梨醇脂肪酯类(Span)、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类(TWeen)、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醇类为丙三醇、聚乙二醇一系列类(PEG)、二甘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吡啶及其衍生物为甲基吡啶、乙基吡啶、纯吡啶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苄基化合物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成分:乳化剂1.0%-2.0%、脂肪胺及其衍生物3.0%-5.0%、脂肪醇类1.0%-3.0%、吡啶及其衍生物5.0%-36.0%、苄基化合物8.0%-48.0%、水6.0%-8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成分:乳化剂1.0%-2.0%、脂肪胺及其衍生物3.0%-5.0%、脂肪醇类1.0%-3.0%、吡啶及其衍生物5.0%-36.0%、苄基化合物8.0%-48.0%、水6.0%-8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醚类(AEO3-10)、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3-9)类、油醇聚氧乙烯醚类(OE)、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类(EL)、失水山梨醇脂肪酯类(Span)、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类(TWeen)、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类为丙三醇、聚乙二醇一系列类(PEG)、二甘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及其衍生物为甲基吡啶、乙基吡啶、纯吡啶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纤维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苄基化合物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氯化铵、氯化苄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巧燕麦国耀麦理恒麦信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协运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