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15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带能源以及气泵,从而摆脱了电线和风管的累赘,免去电线和风管的限制,使用更加自由轻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自带电源还设有拓展电源,从而扩大电源容量,使其能够处于长时间工作状态,避免断电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拓展电源方便拆卸,将拓展电源上的充电触点接通外接电源,则设备可边使用,边进行后备电源充电,按动按钮即射钉,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能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较小且设有背扣,从而便于携带,进而便于现场和高空作业,操作快速,作用可靠、安全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施工了成本,节约企业资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
本技术属于装修设备
;具体是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
技术介绍
射钉枪又称射钉器,由于外形和原理都与手枪相似,故常称为射钉枪。它是利用空包弹、燃气或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射钉打入建筑体的紧固工具,射钉枪用于射钉紧固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紧固技术,与传统的预埋固定,打洞浇注,螺栓联接,焊接等方法相比,操作快速、工期短,能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然而现有的射钉枪,大多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同时大多采用外接电源以及气泵使用,因此常常受到电线以及风管的局限,使用时较为累赘,不便于高空作业,携带时负重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因此,一种便于携带的体积较小的射钉器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以解决现有的射钉枪,大多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同时大多采用外接电源以及气泵使用,因此常常受到电线以及风管的局限,使用时较为累赘,不便于高空作业,携带时负重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包括后盖、限位卡壳、枪钉挤压底座、拓展电源、主电源、控制按钮、壳体、控制触件、电路板、射钉结构以及枪钉安装仓,所述射钉结构固定于壳体内侧上端,所述枪钉安装仓固定于壳体内侧,且枪钉安装仓与射钉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固定于壳体内侧壁上,且电路板与射钉结构以及控制触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触件一端固定于电路板上,另一端与控制按钮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按钮设于壳体上,且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主电源固定于壳体内,且主电源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拓展电源外嵌于壳体外侧壁上,且拓展电源与壳体外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枪钉挤压底座设于枪钉安装仓内侧底面,所述限位卡壳设于枪钉挤压底座底面,且限位卡壳与壳体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后盖固定于壳体一侧上;所述壳体为倒置的U型,所述壳体外部的两侧内壁上一侧壁上固定有壳体凸台,另一侧壁上固定有壳体凹槽,所述壳体外部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T型壳体限位块;所述后盖为平板装,其外侧面上固定有背夹;所述限位卡壳为两侧设有卡条的卡板,所述限位卡壳通过两侧的卡条与壳体滑动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枪钉挤压底座包括底板、挤压弹簧以及顶板,所述顶板设于底板上端面上,且顶板与底板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上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挤压弹簧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设于枪钉安装仓内侧,所述底板上端面与枪钉安装仓下端面紧密配合,底板下端面与限位卡壳紧密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拓展电源包括横向限位卡槽、横向限位卡条、电源、T型卡槽、充电触点以及放电触点,所述电源一侧面均匀固定有横向限位卡条,所述电源另一侧面均匀固定有横向限位卡槽,所述电源上设有横向限位卡槽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充电触点以及放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以及放电触点皆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触点位于放电触点下侧,所述T型卡槽固定于电源下端面上,且T型卡槽与横向限位卡槽贯通连接;所述横向限位卡槽与壳体的壳体凸台相配合,所述横向限位卡条与壳体的壳体凹槽相配合,所述T型卡槽与壳体的T型壳体限位块相配合;所述主电源包括电源块、主电源充电触点以及导电软线,所述主电源充电触点设于电源块一侧壁上,且所述主电源充电触点与电源块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软线设于电源块上端,且导电软线一端与电源块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主电源充电触点与放电触点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按钮、按钮挤压弹簧、限制板以及限位卡块,所述按钮设于壳体上,且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按钮两侧固定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内嵌于限制板,且限位卡块与限制板滑动连接,所述限制板设于按钮两侧,且固定于壳体内侧,所述按钮挤压弹簧设于两个限制板之间,且按钮挤压弹簧一端固定于按钮上,另一端固定于壳体内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触件包括第一触点、移动臂、导线、第二触点、触片以及开关,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以及开关皆固定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对称分布,所述移动臂设于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之间,所述移动臂由绝缘端和导电端组成,所述移动臂绝缘端与按钮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端一侧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触片,所述触片两端贯穿导电端两侧,且触片两端分别对应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进一步地,所述射钉结构包括微型气泵、第一电磁控制双向阀、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活塞、回位管道、顶针以及射钉枪管,所述微型气泵固定于射钉枪管末端,所述射钉枪管首端穿透壳体设于壳体外侧,所述顶针设于射钉枪管内且与射钉枪管滑动连接,所述顶针末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设于活塞槽内,所述活塞槽内嵌于射钉枪管末端且活塞槽末端与微型气泵连接,所述微型气泵与活塞槽末端之间依次安装有第一电磁控制双向阀、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控制双向阀一端与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贯通,另一端与回位管道连接,所述回位管道另一端固定于活塞槽首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一端与活塞槽连接,另一端与外界连接,所述活塞设于回位管道与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之间,所述第一电磁控制双向阀、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皆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枪钉安装仓固定于射钉枪管下端连接,且枪钉安装仓与射钉枪管内顶针非活塞的一端贯通。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工作步骤及原理:1)将拓展电源由本技术上卸载,将拓展电源上的T型卡槽对准壳体后侧的T型壳体限位块安装,同时保证放电触点与主电源充电触点紧密配合;2)将限位卡壳有本技术下端拆卸下来,取出枪钉挤压底座,将一排射钉由枪钉安装仓下端安装,之后将枪钉挤压底座安装,并将限位卡壳安装在本技术下端;3)扳动开关到开启一侧,此时触片与第一触点接触,此时微型气泵启动,第一电磁控制双向阀处于与回位管道贯通状态,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处于外侧贯通状态,顶针处于待激发态;4)握住本技术,食指放在控制按钮上,将本技术的射钉枪管紧贴施工表面,按动控制按钮,此时按钮后移,带动移动臂后移,使触片与第二触点接触,此时第一电磁控制双向阀与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贯通并与回位管道闭合,第二电磁控制双向阀与活塞槽贯通并与外界闭合;5)此时微型气泵发出压缩气体,推动活塞,活塞带动顶针高速移动,顶针撞击射钉,射钉由射钉枪管射出,将施工表面固定;6)携带时,扳动开关到关闭一侧,此时电路板断电,将拓展电源由本技术后侧卸载,将拓展电源上的横向限位卡槽以及横向限位卡条分别对准壳体凸台以及壳体凹槽,将拓展电源安装在本技术上,之后将本技术通过背扣挂在身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自带能源以及气泵,从而摆脱了电线和风管的累赘,进而免去电线和风管的限制,使用时更加自由轻便,本技术不仅自带电源同时设有拓展电源,从而扩大电源容量,使本技术能够处于长时间工作状态,避免断电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同时拓展电源方便拆卸,将拓展电源上的充电触点接通外接电源,则设备可边使用,边进行后备电源充电,本技术按动按钮即射钉,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能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包括后盖(1)、限位卡壳(2)、枪钉挤压底座(3)、拓展电源(4)、主电源(5)、控制按钮(6)、壳体(7)、控制触件(8)、电路板(9)、射钉结构(10)以及枪钉安装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钉结构(10)固定于壳体(7)内侧上端,所述枪钉安装仓(11)固定于壳体(7)内侧,且枪钉安装仓(11)与射钉结构(10)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9)固定于壳体(7)内侧壁上,且电路板(9)与射钉结构(10)以及控制触件(8)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触件(8)一端固定于电路板(9)上,另一端与控制按钮(6)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按钮(6)设于壳体(7)上,且与壳体(7)滑动连接,所述主电源(5)固定于壳体(7)内,且主电源(5)与电路板(9)电性连接,所述拓展电源(4)外嵌于壳体(7)外侧壁上,且拓展电源(4)与壳体(7)外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枪钉挤压底座(3)设于枪钉安装仓(11)内侧底面,所述限位卡壳(2)设于枪钉挤压底座(3)底面,且限位卡壳(2)与壳体(7)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后盖(1)固定于壳体(7)一侧上;/n所述壳体(7)为倒置的U型,所述壳体(7)外部的两侧内壁上一侧壁上固定有壳体凸台,另一侧壁上固定有壳体凹槽,所述壳体(7)外部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T型壳体限位块;/n所述后盖(1)为平板装,其外侧面上固定有背夹;/n所述限位卡壳(2)为两侧设有卡条的卡板,所述限位卡壳(2)通过两侧的卡条与壳体(7)滑动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包括后盖(1)、限位卡壳(2)、枪钉挤压底座(3)、拓展电源(4)、主电源(5)、控制按钮(6)、壳体(7)、控制触件(8)、电路板(9)、射钉结构(10)以及枪钉安装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钉结构(10)固定于壳体(7)内侧上端,所述枪钉安装仓(11)固定于壳体(7)内侧,且枪钉安装仓(11)与射钉结构(10)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9)固定于壳体(7)内侧壁上,且电路板(9)与射钉结构(10)以及控制触件(8)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触件(8)一端固定于电路板(9)上,另一端与控制按钮(6)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按钮(6)设于壳体(7)上,且与壳体(7)滑动连接,所述主电源(5)固定于壳体(7)内,且主电源(5)与电路板(9)电性连接,所述拓展电源(4)外嵌于壳体(7)外侧壁上,且拓展电源(4)与壳体(7)外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枪钉挤压底座(3)设于枪钉安装仓(11)内侧底面,所述限位卡壳(2)设于枪钉挤压底座(3)底面,且限位卡壳(2)与壳体(7)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后盖(1)固定于壳体(7)一侧上;
所述壳体(7)为倒置的U型,所述壳体(7)外部的两侧内壁上一侧壁上固定有壳体凸台,另一侧壁上固定有壳体凹槽,所述壳体(7)外部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T型壳体限位块;
所述后盖(1)为平板装,其外侧面上固定有背夹;
所述限位卡壳(2)为两侧设有卡条的卡板,所述限位卡壳(2)通过两侧的卡条与壳体(7)滑动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枪钉挤压底座(3)包括底板(31)、挤压弹簧(32)以及顶板(33),所述顶板(33)设于底板(31)上端面上,且顶板(33)与底板(31)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32),所述挤压弹簧(32)上端与顶板(33)固定连接,挤压弹簧(32)下端与底板(31)固定连接,所述顶板(33)设于枪钉安装仓(11)内侧,所述底板(31)上端面与枪钉安装仓(11)下端面紧密配合,底板(31)下端面与限位卡壳(2)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固定射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电源(4)包括横向限位卡槽(41)、横向限位卡条(42)、电源(43)、T型卡槽(44)、充电触点(45)以及放电触点(46),所述电源(43)一侧面均匀固定有横向限位卡条(42),所述电源(43)另一侧面均匀固定有横向限位卡槽(41),所述电源(43)上设有横向限位卡槽(41)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充电触点(45)以及放电触点(46),所述充电触点(45)以及放电触点(46)皆与电源(43)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触点(45)位于放电触点(46)下侧,所述T型卡槽(44)固定于电源(43)下端面上,且T型卡槽(44)与横向限位卡槽(41)贯通连接;
所述横向限位卡槽(41)与壳体(7)的壳体凸台相配合,所述横向限位卡条(42)与壳体(7)的壳体凹槽相配合,所述T型卡槽(44)与壳体(7)的T型壳体限位块相配合;
所述主电源(5)包括电源块(51)、主电源充电触点(52)以及导电软线(53),所述主电源充电触点(52)设于电源块(51)一侧壁上,且所述主电源充电触点(52)与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佑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尹本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