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09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包括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锁紧螺杆、上凹凸垫、下凹凸垫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包括上锁紧螺母和下锁紧螺母;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和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上加工有连接通孔,且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调整座、下调整座,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放置在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之间,锁紧螺杆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上凹凸垫、上方的连接通孔、下凹凸垫、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和下方的连接通孔后,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锁紧螺母和下锁紧螺母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大梅花扳手即可完成调整,提高了立式双端面磨床的调整精度,缩短调整时间及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磨床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连杆属于精密级零件,在生产过程中对两端面尺寸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精磨处理,加工时精磨机床的精度及稳定性直接影响连杆两端面尺寸。因此,在高效率生产模式下,如何提供一种准确、快捷的调整方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解决采用圆螺母定位,调整不准确,调整过程复杂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包括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锁紧螺杆、上凹凸垫、下凹凸垫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包括上锁紧螺母和下锁紧螺母;立式双端面磨床上的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和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上加工有连接通孔,所述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调整座、下调整座,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放置在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之间,所述锁紧螺杆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上凹凸垫、上方的连接通孔、下凹凸垫、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和下方的连接通孔,所述锁紧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上锁紧螺母和下锁紧螺母锁紧;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通过两组调整螺栓组件分别与所述上调整座、下调整座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包括上垫铁和下垫铁,所述上垫铁和下垫铁的接触面为斜面配合,所述上垫铁和下垫铁上设置有U字形定位槽,所述U字形定位槽的直边与所述锁紧螺杆上的导向边配合。再进一步的,所述上调整座、下调整座的截面均设置为L形且对称放置,所述上调整座的底部薄壁处与所述上垫铁的外露边通过所述调整螺栓组件连接,所述下调整座的上部薄壁处与所述下垫铁的外露边通过所述调整螺栓组件连接;所述上调整座的厚壁处与所述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采用四颗高强度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调整座的厚壁处与所述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采用四颗高强度螺栓连接在一起。再进一步的,所述上凹凸垫和下凹凸垫上设置有配作而成的球面,所述球面相对设置并卡接在所述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上。再进一步的,所述调整螺栓组件包括螺杆和定位螺母,所述螺杆贯穿定位螺母、所述上调整座、下调整座上的通孔后螺纹连接在所述上垫铁、下垫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包括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锁紧螺杆、上凹凸垫、下凹凸垫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包括上锁紧螺母和下锁紧螺母,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和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上加工有连接通孔,使用时,将锁紧螺杆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上凹凸垫、上方的连接通孔、下凹凸垫、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和下方的连接通孔后,再通过上锁紧螺母和下锁紧螺母锁紧,机床的四个面上均可安装一组调整组合结构,通过上、下凹凸垫锁紧受力面和侧导向面的设置,使受力面积增加,受力距离减小,提高了机床的稳定性;U字形定位槽与锁紧螺杆导向边相配合,保证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组不出现因相对位移产生横向错位的问题,避免受力面积减小的现象。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大梅花扳手即可完成调整,相比使用圆螺母的方式提高了调整的精度,且大幅减少了调整时间,此外,提高了立式双端面磨床的调整精度,缩短调整时间及难度,满足连杆大批量生产的节拍,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保证生产质量和数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示意图(剖视);图2为本技术锁紧螺杆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锁紧螺杆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凹凸垫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2、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3、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01、上垫铁;302、下垫铁;4、上调整座;5、下调整座;6、上锁紧螺母;7、下锁紧螺母;8、锁紧螺杆;801、导向边;9、上凹凸垫;10、下凹凸垫;11、调整螺栓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包括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锁紧螺杆8、上凹凸垫9、下凹凸垫10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包括上锁紧螺母6和下锁紧螺母7;立式双端面磨床上的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和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上加工有连接通孔,所述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调整座4、下调整座5,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放置在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之间,所述锁紧螺杆8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上凹凸垫9、上方的连接通孔、下凹凸垫10、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和下方的连接通孔,所述锁紧螺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上锁紧螺母6和下锁紧螺母7锁紧;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通过两组调整螺栓组件11分别与所述上调整座4、下调整座5连接在一起。具体的,上锁紧螺母6和下锁紧螺母7双螺母设计,实现上下受力分别承受且缩短锁紧距离,以有效提高锁紧稳定性。如图5、6所示,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包括上垫铁301和下垫铁302,所述上垫铁301和下垫铁302的接触面为斜面配合,所述上垫铁301和下垫铁302上设置有U字形定位槽,所述U字形定位槽的直边与所述锁紧螺杆8上的导向边801配合,具体的,所述调整螺栓组件11包括螺杆和定位螺母,所述螺杆贯穿定位螺母、所述上调整座4、下调整座5上的通孔后螺纹连接在所述上垫铁301、下垫铁302上。如图2、3所示,为锁紧螺杆8的结构示意图,锁紧螺杆8上与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配合部分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导向边801,当上垫铁301和下垫铁302的相对位置通过调整螺栓组件11调整时,两部分作相对位移会改变高度,U字形定位槽与锁紧螺杆导向边相配合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避免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出现因相对位移产生横向错位的问题,从而保证受力面积足够大。如图1所示,所述上调整座4、下调整座5的截面均设置为L形且对称放置,所述上调整座4的底部薄壁处与所述上垫铁301的外露边通过所述调整螺栓组件11连接,所述下调整座5的上部薄壁处与所述下垫铁302的外露边通过所述调整螺栓组件11连接;所述上调整座4的厚壁处与所述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采用四颗高强度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调整座5的厚壁处与所述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采用四颗高强度螺栓连接在一起。如图4所示,所述上凹凸垫9和下凹凸垫10上设置有配作而成的球面,所述球面相对设置并卡接在所述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上。具体的,上凹凸垫9和下凹凸垫10叠加设置在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的上方,并与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相接,上下球面的设计可在水平方向相对自由运动且不减小受力面积,用以消除两磨头平行度调整时导致的床身锁紧面倾斜间隙。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该四个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安装到立式双端面磨床的四周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锁紧螺杆(8)、上凹凸垫(9)、下凹凸垫(10)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包括上锁紧螺母(6)和下锁紧螺母(7);立式双端面磨床上的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和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上加工有连接通孔,所述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调整座(4)、下调整座(5),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放置在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之间,所述锁紧螺杆(8)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上凹凸垫(9)、上方的连接通孔、下凹凸垫(10)、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和下方的连接通孔,所述锁紧螺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上锁紧螺母(6)和下锁紧螺母(7)锁紧;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通过两组调整螺栓组件(11)分别与所述上调整座(4)、下调整座(5)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锁紧螺杆(8)、上凹凸垫(9)、下凹凸垫(10)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包括上锁紧螺母(6)和下锁紧螺母(7);立式双端面磨床上的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和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上加工有连接通孔,所述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调整座(4)、下调整座(5),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放置在机床上磨头部分床体(1)、机床下磨头部分床体(2)之间,所述锁紧螺杆(8)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上凹凸垫(9)、上方的连接通孔、下凹凸垫(10)、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和下方的连接通孔,所述锁紧螺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上锁紧螺母(6)和下锁紧螺母(7)锁紧;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通过两组调整螺栓组件(11)分别与所述上调整座(4)、下调整座(5)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端面磨床磨头调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楔形调整垫铁组件(3)包括上垫铁(301)和下垫铁(302),所述上垫铁(301)和下垫铁(302)的接触面为斜面配合,所述上垫铁(301)和下垫铁(30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惜贵何连瑞苏振国程占友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苏垦银河连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