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03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涉及乳酸菌培养设备技术领域。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载物板,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设有原料箱,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设有混合箱,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培养箱,所述载物板顶部设有多个菌种箱,所述原料箱、混合箱、菌种箱和培养箱之间依次通过输料管相连通,且输料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流量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气缸、震动盒和第二滑动棒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驱动原料箱进行摇晃,无需内置搅拌装置,大大减少了培养液的被污染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乳酸菌培养设备
,具体为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乳酸菌广泛存在于生物的肠道中,是益生菌的一种,能够促进食物消化,分解毒素和腐败物质,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制造乳酸等营养物质,促进生物生长和发育,甚至还能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乳酸菌除了在食品行业有广泛用途外,还可以用于禽畜养殖,鱼虾养殖,生物有机肥料的制作,生活污水的处理等众多领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的重视,乳酸菌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以乳酸菌为主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装置在混合原料时,往往采用内置搅拌工具,容易造成污染,且清洗拆卸都不方便,此外,传统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装置大都采用蒸汽灭菌,操作较为繁琐,培养过程中易产生杂菌污染,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载物板,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设有原料箱,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设有混合箱,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培养箱,所述载物板顶部设有多个菌种箱,所述原料箱、混合箱、菌种箱和培养箱之间依次通过输料管相连通,且输料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流量计,所述输料管外部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棒,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棒,所述第一滑动棒和第二滑动棒外部均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震动盒,所述第一滑动棒和第二滑动棒一端均与震动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均与震动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一端与第一滑动棒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盒顶部和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杆,所述橡胶杆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震动盒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板,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横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震动盒固定连接,所述横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座,所述混合箱底部与承重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培养箱置于外壳内部,所述输料管为软管材质。优选的,所述培养箱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固定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固定环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外部螺接有加热环,所述加热环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加热环与培养箱相适配,所述培养箱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菌管。优选的,所述加热环正面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杆相适配,所述加热环顶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滑动杆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灭菌灯,所述培养箱顶部内壁设有第二灭菌灯。优选的,所述承重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混合箱底部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原料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螺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通过设置的气缸、震动盒和第二滑动棒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驱动原料箱进行摇晃,无需内置搅拌装置,大大减少了培养液的被污染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该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通过设置的外壳、第一灭菌灯和第二灭菌灯等结构的相互配合,提高了灭菌效果,且培养箱置于外壳内部,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大大降低了被污染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培养箱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管;2、原料箱;3、第二支撑架;4、固定块;5、气缸;6、菌种箱;7、载物板;8、第一支撑架;9、底板;10、混合箱;11、流量计;12、控制阀;13、第二支撑板;14、第一弹簧;15、第二滑动棒;18、滑动杆;19、加热环;20、第一灭菌灯;21、螺纹杆;22、固定环;23、电机;24、外壳;25、限位座;26、承重座;27、第一滑动棒;28、第一支撑板;29、支撑块;30、震动盒;31、第二弹簧;32、横板;33、橡胶杆;34、培养箱;35、出菌管;36、第二灭菌灯;37、输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9,底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8,第一支撑架8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3顶部固定连接有载物板7,第二支撑架3顶部设有原料箱2,第一支撑架8顶部设有混合箱10,底板9顶部设有培养箱34,载物板7顶部设有多个菌种箱6,原料箱2、混合箱10、菌种箱6和培养箱34之间依次通过输料管37相连通,且输料管37一侧固定连接有流量计11,输料管37外部设有控制阀12,第一支撑架8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28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棒27,第二支撑板13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棒15,第一滑动棒27和第二滑动棒15外部均套接有第一弹簧14,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之间设有震动盒30,第一滑动棒15和第二滑动棒27一端均与震动盒30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4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4另一端均与震动盒3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9),所述底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8)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顶部固定连接有载物板(7),所述第二支撑架(3)顶部设有原料箱(2),所述第一支撑架(8)顶部设有混合箱(10),所述底板(9)顶部设有培养箱(34),所述载物板(7)顶部设有多个菌种箱(6),所述原料箱(2)、混合箱(10)、菌种箱(6)和培养箱(34)之间依次通过输料管(37)相连通,且输料管(37)一侧固定连接有流量计(11),所述输料管(37)外部设有控制阀(12),所述第一支撑架(8)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板(28)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棒(27),所述第二支撑板(13)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棒(15),所述第一滑动棒(27)和第二滑动棒(15)外部均套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之间设有震动盒(30),所述第一滑动棒(15)和第二滑动棒(27)一端均与震动盒(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另一端均与震动盒(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8)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一端与第一滑动棒(27)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盒(30)顶部和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杆(33),所述橡胶杆(33)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震动盒(30)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板(32),所述第二弹簧(31)一端与横板(3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1)另一端与震动盒(30)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9),所述支撑块(29)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座(26),所述混合箱(10)底部与承重座(26)固定连接,所述底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24),所述培养箱(34)置于外壳(24)内部,所述输料管(37)为软管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9),所述底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8)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顶部固定连接有载物板(7),所述第二支撑架(3)顶部设有原料箱(2),所述第一支撑架(8)顶部设有混合箱(10),所述底板(9)顶部设有培养箱(34),所述载物板(7)顶部设有多个菌种箱(6),所述原料箱(2)、混合箱(10)、菌种箱(6)和培养箱(34)之间依次通过输料管(37)相连通,且输料管(37)一侧固定连接有流量计(11),所述输料管(37)外部设有控制阀(12),所述第一支撑架(8)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板(28)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棒(27),所述第二支撑板(13)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棒(15),所述第一滑动棒(27)和第二滑动棒(15)外部均套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之间设有震动盒(30),所述第一滑动棒(15)和第二滑动棒(27)一端均与震动盒(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8)和第二支撑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另一端均与震动盒(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8)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一端与第一滑动棒(27)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盒(30)顶部和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杆(33),所述橡胶杆(33)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震动盒(30)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板(32),所述第二弹簧(31)一端与横板(3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1)另一端与震动盒(30)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万华方文棋黄炜乾张泳郑雪媚林昊何海锋贾元兵吴森雨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一生自然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