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301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20‑30份、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改性稀土氧化物纳米管5‑10份、3,4‑二氢‑3‑羟基‑4‑氧‑1,2,3‑苯并三嗪3‑5份、分散剂0.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油添加剂能有效改善润滑油的综合性能,提高其润滑效果、抗磨减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性能稳定性,还能有效避免对器件造成腐蚀,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
,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设备的运转离不开润滑油,而润滑油又离不开润滑油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是现代各种高级润滑油的精髓,其能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润滑油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品质以及加入比例直接影响润滑油的使用性能。润滑油中常用的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等类型,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用于改善基础油摩擦学性能,减少摩擦副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磨损和擦伤,最终达到提高润滑油的承载目的。然而,现有润滑油添加剂功能相对单一,要达到较好的性能改善效果,需要添加的量较大,添加剂添加太多又会对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造成影响,无法满足极其苛刻环境下的使用要求。除此之外,现有的润滑油添加剂还或多或少存在易造成电化学腐蚀,高温条件下润滑和抗氧化性能变差,性能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基础油相容性不好的缺陷。例如,申请号为201710539273.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润滑油添加剂
,且公开了一种关于富勒烯应用的润滑油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基础油60份-63份、富勒烯8.4份-10.1份、油溶黄0.5份-1.50份、粘度调节剂4.0份-4.4份、抗氧剂0.1份-1.5份、分散剂0.2份-0.8份、补强剂0.1份-0.5份、改性方解石粉5.1份-8.4份、纳米二氧化硅7.4份-8.2份。该关于富勒烯应用的润滑油添加剂,通过在添加剂中添加富勒烯,可以避免润滑油早期氧化,并且使发动机金属表面不会因硫、磷等成分对其表面产生氧化腐蚀等负作用,同时富勒烯可以在高压、高热的状态下发生偶合反应,使得摩擦阻力、磨损变得更小,使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超强的吸附性、抗氧化性和极强的稳定性。然而,由于其添加原料较多,使得产品分散性能不好,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领域仍需要开发一种润滑油添加剂,这种润滑油添加剂能有效改善润滑油的综合性能,提高其润滑效果、抗磨减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性能稳定性,还能有效避免对器件造成腐蚀,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小、设备投资低、制备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润滑油添加剂能有效改善润滑油的综合性能,提高其润滑效果、抗磨减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性能稳定性,还能有效避免对器件造成腐蚀,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20-30份、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改性稀土氧化物纳米管5-10份、3,4-二氢-3-羟基-4-氧-1,2,3-苯并三嗪3-5份、分散剂0.5-1.5份。适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分散剂无特别的限制,只要其对各组分起到分散作用的本领域常规分散剂可有利地用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分散剂为吐温、油酸、亚胺类化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斯盘-80或它们中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具有如下结构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腺苷、碱性催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60-70℃下搅拌反应6-8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依次经过分液、用无水硫酸镁吸水、旋蒸步骤,得到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核磁表征如下:1HNMR(400MHz,DMSO):8.68(s,1H),8.12(s,1H),7.26(d,8H),7.36(d,4H),7.12(t,4H),6.03(d,1H),4.32(m,4H,),3.65-3.91(t,5H,),2.0(t,3H)。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腺苷、碱性催化剂、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2:1:(1-2):(2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钾、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适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分液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分液是将二氯甲烷与水按质量比3: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作为分液体系进行分液的。适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改性稀土氧化物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无特别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改性稀土氧化物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稀土氧化物纳米管分散于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在50-7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改性稀土氧化物纳米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稀土氧化物纳米管、乙醇、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的质量比为(3-5):(18-28):(0.2-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稀土氧化物纳米管为参照申请号为200610116365.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组分按重量份混合均匀后,碾磨过900-1300目筛,得到润滑油添加剂的成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小、设备投资低、制备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克服了现有润滑油添加剂功能相对单一,要达到较好的性能改善效果,需要添加的量较大,添加剂添加太多又会对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造成影响,无法满足极其苛刻环境下的使用要求的缺陷;也克服了市面上的润滑油添加剂还或多或少存在易造成电化学腐蚀,高温条件下润滑和抗氧化性能变差,性能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基础油相容性不好的技术问题;通过各组分协同作用,使得制成的润滑油添加剂能有效改善润滑油的综合性能,提高其润滑效果、抗磨减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性能稳定性,还能有效避免对器件造成腐蚀,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添加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能有效改善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耐磨性和极压性能,且其添加由于不含有离子盐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防腐性能;在各基团电子效应、位阻效应和共轭效应多重作用下,还能改善粘温性能,使得添加了这种添加剂的润滑油氧化安定性和耐温安定性优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添加的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改性稀土氧化物纳米管由于稀土氧化物纳米管表面光滑,有效改善耐磨减摩性能,同时,其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20-30份、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改性稀土氧化物纳米管5-10份、3,4-二氢-3-羟基-4-氧-1,2,3-苯并三嗪3-5份、分散剂0.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20-30份、2-羟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氧基)二苯甲酮改性稀土氧化物纳米管5-10份、3,4-二氢-3-羟基-4-氧-1,2,3-苯并三嗪3-5份、分散剂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吐温、油酸、亚胺类化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斯盘-80或它们中两种或更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具有如下结构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腺苷、碱性催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60-70℃下搅拌反应6-8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依次经过分液、用无水硫酸镁吸水、旋蒸步骤,得到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改性腺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2-苯并恶唑基)苄基氯、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淑芹黄振城
申请(专利权)人:泗县唯澳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