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

技术编号:277282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涉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领域,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配方原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粉煤灰65‑70%、生石灰18‑20%、水泥10‑15%、石膏1.6‑2.2%、铝粉0.15‑0.18%、茶皂素0.1‑0.15%、碳纤维0.1‑0.2%、纳米二氧化硅0.5‑1%、硅砂1‑5%、煤矸石0.2‑0.5%,水料比0.6,所述混凝土砌块之间通过插接钢筋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粉煤灰、生石灰和水泥作为主要原料,加入石膏、铝粉、茶皂素、碳纤维、纳米二氧化硅、硅砂和煤矸石作为加入剂,对粉煤灰的粒度、活性物质含量均作了改善,形成轻质的多孔结构,混凝土砌块之间通过插接钢筋衔接,保证了整体连接的结构强度,用于解决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具体为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技术介绍
蒸压加气混凝土近年来在我国建材市场发展迅速,用它来代替粘土实心砖是中国建材行业的发展趋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属新型墙体材料的一种,是在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的配料中加入铝粉作加气剂,经加水搅拌、浇注成型、发气膨胀、预养切割,再经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孔硅酸盐砌块。它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吸声、防火、可锯、可刨加工等特点。主要用于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墙填充、内墙隔断,也可用于抗震圈梁构造多层建筑的外墙或保温隔热复合墙体,有时也用于建筑物屋面的保温和隔热。和粘土制品及其他新墙材相比,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优势在于:块大,施工简便,密度小,减轻重量,减轻基础负担,导热系数小,是良好的自保温材料。大力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可节约大量土地、能源,又能变废为宝,净化环境,节能减排,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抗压强度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而孔隙率对强度的影响也最为突出,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于解决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配方原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粉煤灰65-70%、生石灰18-20%、水泥10-15%、石膏1.6-2.2%、铝粉0.15-0.18%、茶皂素0.1-0.15%、碳纤维0.1-0.2%、纳米二氧化硅0.5-1%、硅砂1-5%、煤矸石0.2-0.5%,水料比0.6,所述混凝土砌块之间通过插接钢筋衔接。优选的,所述生石灰细度为0.080mm。优选的,所述生石灰中有效氧化钙含量为78-80%,所述生石灰中氧化镁含量为4-5%。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细度为1-5μm。优选的,所述硅砂细度为1.18mm,且硅砂中二氧化硅含量在90%以上,硅砂中含泥量在5%以下。优选的,所述粉煤灰通过机械磨细法磨细后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激活,所述粉煤灰细度为45μm。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粉煤灰加水和废料浆混合并进行湿磨。S2:加入磨细的生石灰,之后添加水泥和石膏并混合均匀,在料浆计量罐内通蒸汽加热混合料浆至45℃。S3:在物料浇注前一至半分钟左右加入加水搅拌的铝粉悬浮液以及茶皂素、碳纤维、纳米二氧化硅、硅砂和煤矸石搅拌混合。S4:将准备好的原料转移到浇注车后浇注到事先准备好的模具内,静停一段时间后进行脱模框切割。S5:将切割好后的混凝土砌块原胚转入蒸养室内进行蒸养,蒸养结束后拆模并摆放好成品。优选的,所述静停时间为2-3h,静停的室温为50-70℃。优选的,所述蒸养时间为8-10h。优选的,所述废料浆由上批次混凝土砌块原胚切割时产生的坯体边角废料加水搅拌制成,所述浇注的混凝土砌块原胚两侧预留横向分布的长孔。(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粉煤灰、生石灰和水泥作为主要原料,加入石膏、铝粉、茶皂素、碳纤维、纳米二氧化硅、硅砂和煤矸石作为加入剂,为使制品具有较好的强度,对粉煤灰的粒度、活性物质含量均作了改善,茶皂素作为稳泡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铝粉作为发气剂,生石灰为铝粉提供良好的发气条件,石膏用于调节生石灰的水化放热速度,放出气体后气体在料浆内部经吸附、聚集、长大等过程,最后在静停及蒸养阶段,随着硅钙铝的水化产物形成和结晶的完成使料浆稠化,产生一定的强度将气泡固定,形成稳定的、均匀细小的气孔,最终形成轻质的多孔结构,保证内部结构稳定,静停对良好的气孔结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同时加入的碳纤维和纳米二氧化硅也可进一步提高强度,混凝土砌块之间通过插接钢筋衔接,也保证了整体连接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长孔位置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之间通过钢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配方原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粉煤灰66%、生石灰18%、水泥12%、石膏1.95%、铝粉0.15%、茶皂素0.1%、碳纤维0.1%、纳米二氧化硅0.5%、硅砂1%、煤矸石0.2%,水料比0.6,混凝土砌块之间通过插接钢筋衔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生石灰细度为0.080mm,生石灰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可或缺的组分,生石灰在混合搅拌成型过程中,遇水消解放出大量热,使坯体在静停硬化过程中得到养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生石灰中有效氧化钙含量为78-80%,生石灰中氧化镁含量为4-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纳米二氧化硅细度为1-5μ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硅砂细度为1.18mm,且硅砂中二氧化硅含量在90%以上,硅砂中含泥量在5%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粉煤灰通过机械磨细法磨细后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激活,粉煤灰细度为45μm,粉煤灰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组分,粉煤灰在混凝土砌块中是主要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的提供者,其具有集料和生成胶凝材料的双重作用,其内玻璃体含量越高、粒度越细,物料化学反应活性也越高。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粉煤灰加水和废料浆混合并进行湿磨。S2:加入磨细的生石灰,之后添加水泥和石膏并混合均匀,在料浆计量罐内通蒸汽加热混合料浆至45℃,石膏调节水泥凝结时间、生石灰消化速度及料浆稳定性,能够提高后期坯体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品强度,降低收缩量,提高强度。S3:在物料浇注前一至半分钟左右加入加水搅拌的铝粉悬浮液以及茶皂素、碳纤维、纳米二氧化硅、硅砂和煤矸石搅拌混合,加入铝粉在水环境下反应放出氢气,产生气体在具有一定稠化程度的料浆中经吸附、聚集、长大等过程形成均匀细小的气泡,最终形成轻质的多孔结构。S4:将准备好的原料转移到浇注车后浇注到事先准备好的模具内,静停一段时间后进行脱模框切割。S5:将切割好后的混凝土砌块原胚转入蒸养室内进行蒸养,蒸养结束后拆模并摆放好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静停时间为2-3h,静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配方原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粉煤灰65-70%、生石灰18-20%、水泥10-15%、石膏1.6-2.2%、铝粉0.15-0.18%、茶皂素0.1-0.15%、碳纤维0.1-0.2%、纳米二氧化硅0.5-1%、硅砂1-5%、煤矸石0.2-0.5%,水料比0.6,所述混凝土砌块之间通过插接钢筋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配方原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粉煤灰65-70%、生石灰18-20%、水泥10-15%、石膏1.6-2.2%、铝粉0.15-0.18%、茶皂素0.1-0.15%、碳纤维0.1-0.2%、纳米二氧化硅0.5-1%、硅砂1-5%、煤矸石0.2-0.5%,水料比0.6,所述混凝土砌块之间通过插接钢筋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石灰细度为0.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石灰中有效氧化钙含量为78-80%,所述生石灰中氧化镁含量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细度为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砂细度为1.18mm,且硅砂中二氧化硅含量在90%以上,硅砂中含泥量在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通过机械磨细法磨细后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激活,所述粉煤灰细度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茂红张文文陈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欧士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