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68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6
本申请公开的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与搅拌装置通过第一输送带连接的土壤加热装置;与土壤加热装置通过第二输送带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与土壤加热装置远离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三输送带连接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内部设有修复液储存桶,与修复液储存桶通过软管连接的喷淋管,与喷淋管通过喷淋口连通的用于喷洒土壤修复液的莲蓬头,设于喷淋管底端的土壤疏松传输结构,土壤疏松传输结构与第三输送带连接;与土壤疏松传输结构远离第三输送带的一端连接的植物栽培箱。本申请提供的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修复多种污染源造成的土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本申请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自《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净土保卫战得到扎实推进,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土壤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仍然很艰巨。污损土壤修复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是关系到普通百姓生活环境的“平常事”,还是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长治久安的“重要事”。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的不断落地,给产业带来了机遇。目前,土壤污染中掺杂着各种污染源,包括有机物污染源、无机物污染源等,市面上的污染土壤修复装置针对的污染源较为单一。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能够有效修复多种污染源造成的土壤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能够有效修复多种污染源造成的土壤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通过第一输送带连接的土壤加热装置;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通过第二输送带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远离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三输送带连接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内部设有修复液储存桶,与所述修复液储存桶通过软管连接的喷淋管,与所述喷淋管通过喷淋口连通的用于喷洒土壤修复液的莲蓬头,设于所述喷淋管底端的土壤疏松传输结构,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三输送带连接;与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远离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一端连接的植物栽培箱。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三输送带、所述植物栽培箱连接的传输带,固设于所述传输带两侧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连接的搅拌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搅拌轴水平延伸至所述传输带上,用于搅拌疏松所述传输带上的土壤。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植物栽培箱与所述传输带连接处设有冷凝装置,用于冷却土壤。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土壤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为红外加热、微波加热或燃料加热。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莲蓬头至少有2个。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土壤加热装置内壁设有保温涂层。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搅拌轴轴身涂有防腐蚀涂层。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植物栽培箱中所栽培的植物具体为富集植物。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植物栽培箱中定期投入蚯蚓,用于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改善土壤土质,疏松土壤。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通过第一输送带连接的土壤加热装置;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通过第二输送带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远离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三输送带连接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内部设有修复液储存桶,与所述修复液储存桶通过软管连接的喷淋管,与所述喷淋管通过喷淋口连通的用于喷洒土壤修复液的莲蓬头,设于所述喷淋管底端的土壤疏松传输结构,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三输送带连接;与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远离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一端连接的植物栽培箱。本申请提供的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土壤加热装置对于土壤中的污染源进行加热处理,利用部分污染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挥发成气态后进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废气处理,其他污染源经过喷淋装置祛除部分污染物,剩余的污染物通过植物栽培箱中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解,整个过程中,包含4道污染处理流程,能够有效修复多种污染源造成的土壤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莲蓬头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土壤疏松传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进料装置;2、搅拌装置;3、第一输送带;4、土壤加热装置;5、第二输送带;6、废气处理装置;7、第三输送带;8、喷淋装置;801、修复液储存桶;802、软管;803、喷淋管;804、莲蓬头;805、土壤疏松传输结构;806、传输带;807、驱动电机;808、搅拌轴;9、植物栽培箱;10、冷凝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请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进料装置1,所述进料装置1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与所述搅拌装置2通过第一输送带3连接的土壤加热装置4;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4通过第二输送带5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6;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4远离所述废气处理装置6的一端通过第三输送带7连接的喷淋装置8,所述喷淋装置8内部设有修复液储存桶801,与所述修复液储存桶801通过软管802连接的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料装置(1),所述进料装置(1)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n与所述搅拌装置(2)通过第一输送带(3)连接的土壤加热装置(4);/n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4)通过第二输送带(5)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6);/n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4)远离所述废气处理装置(6)的一端通过第三输送带(7)连接的喷淋装置(8),所述喷淋装置(8)内部设有修复液储存桶(801),与所述修复液储存桶(801)通过软管(802)连接的喷淋管(803),与所述喷淋管(803)通过喷淋口连通的用于喷洒土壤修复液的莲蓬头(804),设于所述喷淋管(803)底端的土壤疏松传输结构(805),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805)与所述第三输送带(7)连接;/n与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805)远离所述第三输送带(7)的一端连接的植物栽培箱(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装置(1),所述进料装置(1)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
与所述搅拌装置(2)通过第一输送带(3)连接的土壤加热装置(4);
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4)通过第二输送带(5)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6);
与所述土壤加热装置(4)远离所述废气处理装置(6)的一端通过第三输送带(7)连接的喷淋装置(8),所述喷淋装置(8)内部设有修复液储存桶(801),与所述修复液储存桶(801)通过软管(802)连接的喷淋管(803),与所述喷淋管(803)通过喷淋口连通的用于喷洒土壤修复液的莲蓬头(804),设于所述喷淋管(803)底端的土壤疏松传输结构(805),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805)与所述第三输送带(7)连接;
与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805)远离所述第三输送带(7)的一端连接的植物栽培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疏松传输结构(805)包括:
与所述第三输送带(7)、所述植物栽培箱(9)连接的传输带(806);
固设于所述传输带(806)两侧的驱动电机(807);
与所述驱动电机(807)动力连接的搅拌轴(808)。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康刘登彪肖鹏发刘建华李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高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