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及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60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及包括其的摩托车,其包括:车架,其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侧并从前至后延伸的两个侧管;支架,其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侧管的后端相连,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后挡泥板,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后挡泥板设于所述车架的下方;以及坐垫,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坐垫设于所述车架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强度及刚度高,对后挡泥板的造型限制小,且整体式支架的加工精度能够提高,制造、装配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及摩托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及包括其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具有坐垫的两轮摩托车,其支承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般如下:尾罩、坐垫、后挡泥板分别通过支架装配于车架上,各支架均采用钣金成型、焊接等工艺制成,当后挡泥板悬臂较长时,受力较大,为了满足强度及刚度需求,后挡泥板前端和与其相对应的支架的配合精度及尺寸控制均要求较高,从而对后挡泥板前部的造型及结构限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能够保证刚度及强度,且能够减少对后挡泥板的造型要求及功能需求。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的摩托车。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包括:车架,其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侧并从前至后延伸的两个侧管;支架,其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侧管的后端相连,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后挡泥板,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后挡泥板设于所述车架的下方;以及坐垫,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坐垫设于所述车架的上方。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所述支架采用压铸铝锻造成型。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左、右两端的两个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顶侧并向后延伸的凸耳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呈折弯相连的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侧管的内侧限位相抵,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侧管的顶侧限定相抵,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及所述凸耳部的顶部均设有所述第二安装部。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侧管之间采用螺钉相连。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侧管之间还设有连接板。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加强筋。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开设于所述支架的底部的若干安装孔,所述后挡泥板与所述安装孔通过螺钉相连。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于所述支架的顶部的若干支承橡胶。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坐垫锁,所述坐垫与所述坐垫锁紧固相连。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管之间并与所述侧管相连的底板,所述后挡泥板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所述底板及所述支架。在上述摩托车尾部结构中,可选地,还包括尾罩,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后端顶部,所述尾罩上安装有尾罩中盖,所述尾罩中盖设于所述尾罩与所述坐垫之间。一种摩托车,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摩托车尾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尾部结构及包括其的摩托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尾部结构,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架,支架连接于车架的两侧管后端,且后挡泥板及坐垫均安装于该支架上;由于将支架集成设计为整体式的结构,能够对坐垫起支承作用以及安装定位后挡泥板,整体式支架尺寸及位置精度更高,可保证尾部各零件之间的安装间隙,且能够提高摩托车尾部结构的强度及刚度问题,在安装后挡泥板的时候,仅需保证考虑后挡泥板与车架的配合位置的强度即可,对后挡泥板的造型限制小。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是本申请的摩托车尾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摩托车尾部结构隐藏了坐垫外饰板后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摩托车尾部结构隐藏了坐垫后的俯视图;图4是图3关于支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摩托车尾部结构关于底板、尾罩和后挡泥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摩托车尾部结构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11、侧管;2、支架;21、支架本体;22、连接部;221、第一安装板;222、第二安装板;23、凸耳部;24、加强筋;25、安装孔;3、第一安装部;4、第二安装部;41、支承橡胶;5、后挡泥板;6、坐垫;61、坐垫骨架;62、外饰板;7、螺钉;8、坐垫锁;9、底板;10、尾罩;20、尾罩中盖;30、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包括摩托车尾部结构,该摩托车尾部结构包括:车架1、支架2、后挡泥板5及坐垫6;车架1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侧并从前至后延伸的两个侧管11,支架2为一体成型件,支架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侧管11的后端相连,支架2上设有第一安装部3及第二安装部4,后挡泥板5通过第一安装部3与支架2相连,后挡泥板5设于车架1的下方,坐垫6通过第二安装部4与支架2相连,坐垫6设于车架1的上方。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摩托车尾部结构将支架2集成设计为整体式的结构,该支架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车架1的两个侧管11后端,且后挡泥板5、坐垫6分别与支架2相连,集成了坐垫6的支承功能及后挡泥板5的定位安装功能,整体式支架2尺寸及位置精度更高,易保证摩托车尾部相关零件的设计间隙,且由于能够保证摩托车尾部结构的强度及刚度问题,因此在安装后挡泥板5的时候,仅需保证考虑后挡泥板5与车架1的配合位置的轻度即可,对后挡泥板5的造型限制小,从而可满足后挡泥板5的功能需求。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支架2采用压铸铝锻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其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侧并从前至后延伸的两个侧管;/n支架,其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侧管的后端相连,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n后挡泥板,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后挡泥板设于所述车架的下方;以及/n坐垫,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坐垫设于所述车架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其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侧并从前至后延伸的两个侧管;
支架,其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侧管的后端相连,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
后挡泥板,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后挡泥板设于所述车架的下方;以及
坐垫,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坐垫设于所述车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压铸铝锻造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左、右两端的两个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顶侧并向后延伸的凸耳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呈折弯相连的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侧管的内侧限位相抵,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侧管的顶侧限定相抵,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及所述凸耳部的顶部均设有所述第二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侧管之间采用螺钉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友森李丽娜郑孙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豪爵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