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及定位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2772412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及定位工装,通过采用独立的工装定位方式,避免T梁预制模板拼装所造成的预埋件位置误差,以及振捣混凝土造成的预埋件位置偏离。从而保证了预埋件的定位精度,减少了人行道零部件安装时的内应力和进行切割扩孔带来的结构损伤,提高人行道结构的安全性;减少预埋件的矫正工作,提高人行道安装效率;提高人行道的直线度和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及定位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及道桥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及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铁路混凝土T梁在预制时需要将用来安装人行道的预埋件预制在混凝土内,现在使用的预埋件定位技术是:通过铁路混凝土T梁预制模板上开U形口进行简单定位。铁路混凝土T梁预制模板在拼装时,本身存在一定误差,另外在铁路混凝土T梁预制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会导致铁路混凝土T梁预制模板的变形,也会导致人行道预埋件位置偏离预先确定的位置,实际测量发现预埋件因定位的固定方式过于简单,导致预埋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都会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这些误差累积,导致人行道安装时,需要对预埋件进行矫正,但是矫正的基准很难确定,而且每个预埋件是空间六个自由度的位置误差,矫正非常困难,成本也很高。如果不进行矫正,有一部分连接需要现场配做和强制安装。人行道安装后,结构存在内应力,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安装后的人行道呈现空间曲线,外观较差!综上所述,人行道预埋件位置精度差是导致人行道安装困难易、直线度差,并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经专利检索,与本专利技术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专利:1、申请号为“201710060792.5”、申请日为“2017.01.25”、公开号为“CN106592415A”、公开日为“2017.04.26”、名称为“一种混凝土梁复合材料人行道”、申请人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复合材料人行道,其为一种铁路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T梁、板式梁的新型人行道,尤其涉及到一种主要构件均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充分利用复合材料各组分材料优点的混凝土梁人行道。包括标准模块和梁端模块,所述梁端模块位于混凝土梁的两端,两端的梁端模块之间设有若干个标准模块,还可包括梁端避车台模块,所述梁端避车台模块取代梁端模块设于混凝土梁的一端。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桥梁的二期恒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且可减少桥面附属设施的养护维修成本。2、申请号为“201720101550.1”、申请日为“2017.01.25”、公开号为“CN206581128U”、公开日为“2017.10.24”、名称为“一种混凝土梁复合材料人行道”、申请人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的技术专利,该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复合材料人行道,其为一种铁路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T梁、板式梁的新型人行道,尤其涉及到一种主要构件均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充分利用复合材料各组分材料优点的混凝土梁人行道。包括标准模块和梁端模块,所述梁端模块位于混凝土梁的两端,两端的梁端模块之间设有若干个标准模块,还可包括梁端避车台模块,所述梁端避车台模块取代梁端模块设于混凝土梁的一端。本技术可以降低桥梁的二期恒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且可减少桥面附属设施的养护维修成本。上述专利均没有涉及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及定位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埋件位置精度高、安装简便、直线度好的定位方法及定位工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通过将预埋件由现有的预制模板定位方式改为独立的工装定位方式,来提高预埋件的定位精度。这种采用独立的工装定位方式,能够同时解决三个技术问题:其一是由T梁预制模板拼装所导致的预埋件位置精度差的问题,其二是振捣混凝土时T梁预制模板变形所导致的预埋件位置偏离的问题,其三是振捣混凝土时因混凝土的推挤所导致预埋件偏移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预埋件定位精度。进一步地,所述独立的工装定位方式是沿T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独立的定位梁,通过间隔设置在定位梁上的定位部件与预埋件可拆卸连接。由于定位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直线度,同时独立于T梁预制模板之外,从而保证了预埋件的定位精度。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梁采用与T梁等长的通长单件型材,以避免因拼接定位梁造成误差,确保定位精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T梁人行道预埋件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定位梁,所述定位梁沿T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沿定位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定位部件,预埋件通过定位部件与定位梁可拆卸连接。通过定位梁定位,保证预埋件的定位精度。以减少人行道零部件安装时的内应力和进行切割扩孔带来的结构损伤,提高人行道结构的安全性;减少预埋件的矫正工作,提高人行道安装效率;提高人行道的直线度和美观度。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梁为H型钢梁,包括:H型钢翼板及H型钢腹板,所述定位部件为间隔设置在H型钢翼板上的定位板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安装孔为四个一组,每组之间的间距与预埋件间距一致,以保证定位精度。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定位板,预埋件通过定位板与H型钢梁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为T型钢板,包括:T型钢翼板及T型钢腹板,所述T型钢翼板上设置有定位梁连接孔,螺栓组件通过定位板安装孔及定位梁连接孔,将T型钢板与H型钢梁连接;所述T型钢腹板上设置有预埋件安装孔,螺栓组件通过预埋件安装孔与预埋件连接。进一步地,预埋件安装孔为4个,其中不少于2个的位置与预埋件上的螺孔对应,以保证定位精度。进一步地,所述T型钢腹板的厚度不小于预埋件的厚度。以保证T型钢腹板不变形,从而保证预埋件的定位精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独立的工装定位方式,避免T梁预制模板拼装所造成的预埋件位置误差,以及振捣混凝土造成的预埋件位置偏离。从而保证了预埋件的定位精度,减少了人行道零部件安装时的内应力和进行切割扩孔带来的结构损伤,提高人行道结构的安全性;减少预埋件的矫正工作,提高人行道安装效率;提高人行道的直线度和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定位板正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定位板俯视意图,图6为实施例1定位板侧视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定位梁正视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定位梁侧视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2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带有预埋件的T梁正视示意图,图13为带有预埋件的T梁侧视示意图,图14为带有预埋件的T梁俯视示意图,图中:1—T梁、2—预埋件、21—安装螺孔、3—T型钢、31—T型钢翼板、311—定位梁连接孔、32—T型钢腹板、321—预埋件安装孔、4—H型钢梁、41—H型钢翼板、411—定位板安装孔、42—H型钢腹板、5—螺栓组件、6—角钢、7—方钢梁、71—工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现有的预埋件2的定位方式是将预埋件2固定在预制模板上。在T梁预制模板拼装时将会导致的预埋件2位置产生误差;在振捣混凝土时,T梁预制模板变形也会导致的预埋件2位置偏离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预埋件(2)由现有的预制模板定位方式改为独立的工装定位方式,来提高预埋件(2)的定位精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预埋件(2)由现有的预制模板定位方式改为独立的工装定位方式,来提高预埋件(2)的定位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的工装定位方式是沿T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独立的定位梁,通过间隔设置在定位梁上的定位部件与预埋件(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采用与T梁等长的通长单件型材。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T梁人行道预埋件的定位方法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定位梁,所述定位梁沿T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沿定位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定位部件,预埋件(2)通过定位部件与定位梁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梁人行道预埋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为H型钢梁(4),包括:H型钢翼板(41)及H型钢腹板(42),所述定位部件为间隔设置在H型钢翼板(41)上的定位板安装孔(4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梁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轲王明星卢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