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38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臂机构,包括转轴、转套、支撑件以及固定座,转轴与固定座连接,转轴外套设有转套,转轴与转套之间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铜套,转轴外还设有支撑铜套的支撑件。能够用于灵活更换筛网,并且还能够避免转动产生的惯性对机器造成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臂机构
本技术涉及湿法制粒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臂机构。
技术介绍
湿法制粒机是用于将潮湿的粉料研制成所需的颗粒,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已被均匀搅拌后的物料通过进料斗进入锥形工作腔,由旋转的回转刀对物料起旋流作用,并将颗粒甩向锥形筛网,由回转刀与筛网产生剪切作用,将物料粉碎,并由筛网孔排出。出料口处的筛网需经常进行更换,而制粒机的搅拌、制粒等系统是连成一体的,更换筛网时,需整体吊下,全部拆开后,才能换筛网,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筛网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臂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一种旋转臂机构,包括转轴、转套、支撑件以及固定座,转轴与固定座连接,转轴外套设有转套,转轴与转套之间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铜套,转轴外还设有支撑铜套的支撑件。转轴可以通过粘接、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固定座上,转套套设于转轴外,转套内直径最小处大于或等于转轴直径,当转套内直径的最小处大于转轴直径时,转套与转轴之间存在的间隙,可以减少转套与转轴之间的磨损。当铜套数量为1个时,优选套接于转轴外、转套内的中间位置,当铜套的数量为2个以上时,铜套均匀分布于转轴外、转套内;铜套优选采用黄铜铜套,因黄铜铜套阻力较大,能够利用黄铜的摩擦力能够在旋转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下,防止因过于灵活而产生的惯性,对机器造成损害,当使用一段时间铜套出现磨损后,只需更换铜套即可,节约了更换转轴或转套的成本。支撑件位于铜套的下方,优选为柄帽,转轴下端开设有与柄帽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将柄帽旋转固定于转轴下端,用于支撑铜套,防止铜套的下滑。本技术在使用时,转轴保持静止状态,转套和铜套相对于转轴旋转,进而带动与转套固接的制粒机部分围绕转轴的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转轴通过螺栓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保证转轴与固定座之间的稳固连接;转套为中空圆柱状结构,且中部向内凸出,铜套数量为个,其中一个铜套位于转套向内的凸出的上方,由转套向内的凸出提供支撑;另一个铜套位于转套内的凸出的下方,由设于其下方的支撑件提供支撑。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转套通过一体成型、粘接、焊接、铆接或是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制粒机的电机外罩上,通过旋转转套将制粒机出料口处旋转开,便于更换制粒机出料口处的筛网。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用于灵活更换筛网,并且还能够避免转动产生的惯性对机器造成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整体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轴承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铜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和俯视图;其中,1固定座、101加强筋、2转轴、3转套、4铜套、5支撑件、601第一定位销、602第二定位销、7轴承、8连接件、9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旋转臂机构,包括转轴2、转套3、支撑件5以及固定座1,转轴2与固定座1固接,转轴2外套设有转套3,转轴2与转套3之间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铜套4,转轴2外还设有支撑铜套4的支撑件5。转轴2可以通过粘接、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固定座1上,转套3套设于转轴2外,转套3内直径最小处大于或等于转轴2直径,当转套3内直径的最小处大于转轴2直径时,转套3与转轴2之间存在的间隙,可以减少转套3与转轴2之间的磨损。当铜套4数量为1个时,优选套接于转轴2外、转套3内的中间位置,当铜套4的数量为2个以上时,铜套4均匀分布于转轴2外、转套3内;铜套4优选采用黄铜铜套4,因黄铜铜套4阻力较大,能够利用黄铜的摩擦力能够在旋转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下,防止因过于灵活而产生的惯性,对机器造成损害,当使用一段时间铜套4出现磨损后,只需更换铜套4即可,节约了更换转轴2或转套3的成本。支撑件5位于铜套4的下方,优选为柄帽,转轴2下端开设有与柄帽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将柄帽旋转固定于转轴2下端,用于支撑铜套4,防止铜套4的下滑。本技术在使用时,转轴2保持静止状态,转套3和铜套4相对于转轴2旋转,进而带动与转套3固接的制粒机部分围绕转轴2的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转轴2通过螺栓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保证转轴2与固定座1之间的稳固连接;转套3为中空圆柱状结构,且中部向内凸出,铜套4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铜套4位于转套3向内的凸出的上方,由转套3向内的凸出提供支撑;另一个铜套4位于转套3内的凸出的下方,由设于其下方的支撑件5提供支撑。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转套3通过一体成型、粘接、焊接、铆接或是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制粒机的电机外罩上,通过旋转转套3将制粒机出料口处旋转开,便于更换制粒机出料口处的筛网。进一步地,固定座1顶面和/或底面还设有加强筋101。加强筋101通过一体成型、粘接、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于固定座1顶面和/或底面上,用以增加固定座1的强度,克服在使用过程中应力不均造成的固定座1歪扭变形,增加固定座1的使用寿命。加强筋101数量为1个以上,当加强筋101数量为1个时,加强筋101贯穿固定座1顶面或底面位于固定座1的中央位置;当加强筋101数量为2个以上时,加强筋101交错或均匀分布于固定座1顶面和/或底面。进一步地,转轴2上还设有第一定位销601,转套3上还设有第二定位销602。第一定位销601嵌入于转轴2侧壁,第二定位销602嵌入于转套3的上方;第一定位销601的水平位置低于第二定位销602的顶端,用于限制转套3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地,铜套4与支撑件5之间还设有轴承7。轴承7套接在转轴2外、转套3内,优选为推力球轴承7,由带有球滚动的滚道沟的垫圈状套圈构成,钢球在2个套圈的滚道沟上滚动,用于支撑转套3和/或铜套4,降低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进一步地,转套3下端还设有连接件8。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8通过一体成型、粘接、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转套3侧壁和/或转套3的侧壁的凸起上,再通过2个以上围绕转套3均匀分布的螺栓固定于制粒机的电机外罩连接固定。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制粒机外壳上的手柄9。手柄9通过一体成型、粘接、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制粒机的外壳上,使操作更为便捷,也更加节省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2)、转套(3)、支撑件(5)以及固定座(1),转轴(2)与固定座(1)连接,转轴(2)外套设有转套(3),转轴(2)与转套(3)之间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铜套(4),转轴(2)外还设有支撑铜套(4)的支撑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2)、转套(3)、支撑件(5)以及固定座(1),转轴(2)与固定座(1)连接,转轴(2)外套设有转套(3),转轴(2)与转套(3)之间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铜套(4),转轴(2)外还设有支撑铜套(4)的支撑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转轴(2)上还设有第一定位销(601),转套(3)上还设有第二定位销(6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旋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铜套(4)与支撑件(5)之间还设有轴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杰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