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199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包括真空压铸设备,真空压铸设备的内部设置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真空压铸设备、出料口、接料机构、收集框、收纳槽、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缓冲板、第一缓冲垫、复位机构、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杆、滚轮、拉簧、缓冲机构、缓冲带、固定圈、缓冲块、第二固定杆、滑块、固定壳、第一弹簧、限位块、密封圈、第二缓冲垫、第三缓冲垫、缓冲罩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铝合金真空压铸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工件压铸完成后,会向下落去,由于铝合金材料软,容易造成成品弯曲变形的问题,该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具备对铝合金工件缓冲的优点,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压铸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
技术介绍
真空压铸法是通过在压铸过程中抽除压铸模具型腔内的气体而消除或显著减少压铸件内的气孔和溶解气体,从而提高压铸件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先进压铸工艺。铝合金加工需要使用到真空压铸设备,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铝合金真空压铸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工件压铸完成后,会向下落去,由于铝合金材料软,容易造成成品弯曲变形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设备可以对铝合金工件进行缓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具备对铝合金工件缓冲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铝合金真空压铸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工件压铸完成后,会向下落去,由于铝合金材料软,容易造成成品弯曲变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包括真空压铸设备,所述真空压铸设备的内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真空压铸设备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表面与接料机构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接料机构的顶部与出料口配合使用,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部与真空压铸设备的内部配合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后侧与真空压铸设备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框内壁底部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缓冲板的底部与复位机构的表面配合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左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通过第三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与缓冲板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前侧与收集框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带,所述缓冲带位于出料口的内部,所述缓冲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部通过第四转轴活动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固定杆和滑块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表面与真空压铸设备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固定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表面的前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前侧与收集框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表面与固定壳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表面的顶部套设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的表面与出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垫,所述第三缓冲垫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罩,所述缓冲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第三缓冲垫的表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真空压铸设备、出料口、接料机构、收集框、收纳槽、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缓冲板、第一缓冲垫、复位机构、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杆、滚轮、拉簧、缓冲机构、缓冲带、固定圈、缓冲块、第二固定杆、滑块、固定壳、第一弹簧、限位块、密封圈、第二缓冲垫、第三缓冲垫、缓冲罩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铝合金真空压铸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工件压铸完成后,会向下落去,由于铝合金材料软,容易造成成品弯曲变形的问题,该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具备对铝合金工件缓冲的优点,满足市场的需求。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接料机构,能够当铝合金工件通过出料口落入到收集框的内部之前,铝合金工件与第一缓冲垫接触,第一缓冲垫对铝合金工件起到初步缓冲的目的,同时带动缓冲板抵压复位机构,进行再次缓冲。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复位机构,能够通过缓冲板下压滚轮,滚轮挤压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拉动拉簧,当缓冲板上没有铝合金工件时,拉簧拉动第一固定杆,从而使第一固定杆带动缓冲板进行复位。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机构,能够当铝合金工件下落时,铝合金工件底部的一端与缓冲带接触,缓冲带通过固定圈带动缓冲块向下移动缓冲块带动第二固定杆向下移动,第二固定杆带动滑块向下移动挤压第一弹簧,从而实现对铝合金工件进行缓冲。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当拉簧拉动第一固定杆进行复位时,能够对第一固定杆复位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固定杆回转角度过高,从而避免滚轮脱离缓冲板的底部。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通过第二固定杆与固定壳之间设置密封圈,密封圈能够对第二固定杆起到防护作用,还可以增加第二固定杆和固定壳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杂质进入到固定壳的内部,导致滑块的卡死。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缓冲垫,能够通过在固定壳表面设置第二缓冲垫,防止铝合金工件落入到固定壳的表面对铝合金工件造成损坏。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三缓冲垫、缓冲罩和第二弹簧,能够通过设置第三缓冲垫、缓冲罩和第二弹簧,能够对铝合金工件起到防护作用,同时缓冲罩和第二弹簧能够对铝合金工件起到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接料机构和复位机构的右视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固定壳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缓冲机构的右视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缓冲带、固定圈、缓冲块和第二固定杆的立体图。图中:1、真空压铸设备;2、出料口;3、接料机构;301、收集框;302、收纳槽;303、第一固定块;304、第二固定块;305、缓冲板;306、第一缓冲垫;4、复位机构;401、第三固定块;402、第一固定杆;403、滚轮;404、拉簧;5、缓冲机构;501、缓冲带;502、固定圈;503、缓冲块;504、第二固定杆;505、滑块;506、固定壳;507、第一弹簧;6、限位块;7、密封圈;8、第二缓冲垫;9、第三缓冲垫;10、缓冲罩;11、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本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包括真空压铸设备1,真空压铸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出料口2,真空压铸设备1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料机构3,接料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复位机构4,复位机构4的表面与接料机构3的表面配合使用,接料机构3的顶部与出料口2配合使用,出料口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5,缓冲机构5的顶部与真空压铸设备1的内部配合使用。参考图2,接料机构3包括收集框301,收集框301的后侧与真空压铸设备1的前侧固定连接,收集框301内壁底部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302,收纳槽3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包括真空压铸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压铸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出料口(2),所述真空压铸设备(1)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料机构(3),所述接料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复位机构(4),所述复位机构(4)的表面与接料机构(3)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接料机构(3)的顶部与出料口(2)配合使用,所述出料口(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的顶部与真空压铸设备(1)的内部配合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包括真空压铸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压铸设备(1)的内部设置有出料口(2),所述真空压铸设备(1)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料机构(3),所述接料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复位机构(4),所述复位机构(4)的表面与接料机构(3)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接料机构(3)的顶部与出料口(2)配合使用,所述出料口(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的顶部与真空压铸设备(1)的内部配合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机构(3)包括收集框(301),所述收集框(301)的后侧与真空压铸设备(1)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框(301)内壁底部的后侧开设有收纳槽(302),所述收纳槽(3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03),所述第一固定块(303)的右侧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04),所述第二固定块(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305),所述缓冲板(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306),所述缓冲板(305)的底部与复位机构(4)的表面配合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第三固定块(401),所述第三固定块(401)的左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402),所述第一固定杆(402)的内部通过第三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403),所述滚轮(403)的表面与缓冲板(305)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固定杆(4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簧(404),所述拉簧(404)的前侧与收集框(301)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制造的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锡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高德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