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07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痰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架,上述固定架中设有滑道,用于由滑道使吸痰软管穿过;上述滑道中设有滑块,用于由滑块固定吸痰软管,上述滑块侧壁设有推杆,上述推杆末端设有推板,用于由推板推动滑块在滑道中移动;上述滑道中设有限位装置,用于由限位装置限制滑块行程,上述固定架前端设有牙套,以期望缓解腔插入异物后导致患者下颚出现不适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痰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吸痰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吸痰术是护理过程中常见术式,术式过程为经患者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其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其原理为通过将吸痰软管插入呼吸道,利用吸引器产生吸力将分泌物吸出;一般需要根据病人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吸引器负压压力一般调节为40.0-53.3KPa。通常情况下,老年患者使用吸痰频率较高,因为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出现衰退表现,常见胸廓变硬、肺泡减少、肺弹性降低、小支气管扩张、肺活量下降和残气量增加等,从而导致其呼吸运动减弱、换气通气功能障碍、咳嗽排痰动作减弱;且患者鼻腔对空气的加温、加湿、净化功能出现明显减退,且纤毛运动功能减弱,咳嗽反射变弱,导致患者的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临床实践过程中,当患者出现咳嗽、频繁呛咳或呼吸窘迫时,提示气道内痰量增多,其中频繁呛咳,应给予吸痰,吸痰术通常采用从患者口腔插入,但是口腔插入异物后,易造成患者生理反应,导致口腔闭合,从而吸痰软管的使用造成影响,虽然压舌板或开口器能够帮助患者张口,但是患者口腔受到刺激后,其口腔内部肌肉变化受阻,也会导致患者下颚出现不适感;因此,如何在吸痰过程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护理装置,以期望缓解腔插入异物后导致患者下颚出现不适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痰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架,上述固定架中设有滑道,用于由滑道使吸痰软管穿过;上述滑道中设有滑块,用于由滑块固定吸痰软管,上述滑块侧壁设有推杆,上述推杆末端设有推板,用于由推板推动滑块在滑道中移动;上述滑道中设有限位装置,用于由限位装置限制滑块行程,上述固定架前端设有牙套。作为优选,上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槽,上述限位槽开设在滑道中,上述限位槽中设有限位块,用于由限位块抵触滑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限位块活动安装在限位槽中;上述限位块上设有锁紧螺栓,用于由锁紧螺栓抵触限位槽底部。作为优选,上述固定架前端设有复位弹簧,上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架外壁和牙套。作为优选,上述固定架末端设有把手,上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本技术通过固定架提供支撑,通过滑块带动吸痰软管在滑道伸缩,从而实现吸痰软管的插入和抽出,由推板带动推杆移动,从而作用于滑块在滑道中移动,进而将吸痰软管穿过固定架伸入到吸痰处进行吸痰,通过间断性进行吸痰,减少患者口腔的刺激程度;其插入形式有效的避免医护人员将手伸入口腔中,从而提高患者的适应度和舒适度;且通过牙套还能避免患者意外将吸痰软管咬断。本技术通过限位装置控制吸痰软管的插入深度,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相互配合,实现插入深度的调节,避免医护人员失误操作导致插入软管深度与所需深度存在偏差。本技术通过复位弹簧使牙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收缩口腔,但不会咬断吸痰软管,针对部分对口腔插入异物后,不适感反应强烈的用户,能够适应性其口腔变化,在不影响吸痰的情况下,提高其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架、2-滑道、3-滑块、4-推杆、5-推板、6-限位装置、7-牙套、8-复位弹簧、9-把手、601-限位槽、602-限位块、603-锁紧螺栓、901-防滑层、A-吸痰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吸痰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固定架1为现有塑料冲压制成,其形态可以是矩形或圆柱形,为了避免刮伤用户口腔,若固定架1位矩形,则夹角需要设置为圆角,其中,固定架1的长度需要大于吸痰软管A的插入深度;其中吸痰软管A首端连接痰负压设备,其吸痰负压应设定在能够达到吸痰效果的最小范围内,其压力通常不超过150mmHg,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通过适当提高吸引负压以吸尽痰液;对于痰液稀薄的患者,可适当降低吸引负压,以减少气道黏膜损伤。其中,吸痰软管A的材质可以是有橡胶、硅胶、硅塑等类型,考虑到太硬容易损伤气管壁,太软则容易在插入过程中盘曲、打折或被负压吸扁而致吸引不畅;因此,吸痰软管A为临床上常用的柔软性硅胶管。由于吸痰负压越大,吸痰时间越长,对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的影响越明显,患者越容易发生低氧血症,因此采用间断式吸痰手段,上述固定架1中设有滑道2,用于由滑道2使吸痰软管A穿过;其吸痰软管A通过在滑道2逐步伸入口腔,最后进入吸痰位置;上述滑道2中设有滑块3,用于由滑块3固定吸痰软管,其固定形式多样:例如,其滑块3中具有通孔,吸痰软管A穿过通孔,并通过卡扣固定在通孔两端,从而实现滑块3对吸痰软管A的固定/限位作用。例如,滑块3两端具有插口,滑块3中部具有管道,其吸痰软管A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对应滑块3两端的插口。上述滑块3侧壁设有推杆4,其中推杆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上述推杆4末端设有推板5,用于由推板5推动滑块3在滑道2中移动;其中,推板5和推杆4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其推杆4和推板5采用热熔胶固定。通过推杆5便于用户把持和输出压/拉力。当推杆4为多个时,推杆4均匀分布在滑块3侧壁,进而均匀推动或拉动滑块3,推杆5便于用户均匀的将施加到多个推杆4。上述滑道2中设有限位装置6,用于由限位装置6限制滑块3行程,上述固定架1前端设有牙套7;通过限位装置6对滑槽3中的滑块3进行限制,以避免滑块3在推出过程中,在口腔中滑落,导致出现医疗风险;通过牙套7避免患者受刺激后可能出现的咬牙风险。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限位装置6包括限位槽601,上述限位槽601开设在滑道2中,其中限位槽601开设长度小于滑道2长度,上述限位槽601中设有限位块602,用于由限位块602抵触滑块3。使用时,滑块3在滑道2中移动,其滑道2前端与限位块602触碰后被限位,便于医护人员知晓吸痰软管A当前伸入口腔指定位置;其吸痰软管A插入深度,可通过术前采集的彩超信息获取,在吸痰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取常规平卧位或半坐卧位,或在患者肩颈下垫软枕,使患者处于头部向后仰起、颈部过伸的状态,使患者处于气道被拉直的状态,以便于开放气道,提高吸痰管的插入效率,降低吸痰时间,提高吸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的,上述限位块602活动安装在限位槽601中;通过调节限位块602在限位槽601中的位置,以实现插入深度可调控,从而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上述限位块602上设有锁紧螺栓603,用于由锁紧螺栓603抵触限位槽601底部,其中锁紧螺栓603为塑料或不锈钢,若装置为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痰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中设有滑道(2),用于由滑道(2)使吸痰软管穿过;所述滑道(2)中设有滑块(3),用于由滑块(3)固定吸痰软管,所述滑块(3)侧壁设有推杆(4),所述推杆(4)末端设有推板(5),用于由推板(5)推动滑块(3)在滑道(2)中移动;所述滑道(2)中设有限位装置(6),用于由限位装置(6)限制滑块(3)行程,所述固定架(1)前端设有牙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中设有滑道(2),用于由滑道(2)使吸痰软管穿过;所述滑道(2)中设有滑块(3),用于由滑块(3)固定吸痰软管,所述滑块(3)侧壁设有推杆(4),所述推杆(4)末端设有推板(5),用于由推板(5)推动滑块(3)在滑道(2)中移动;所述滑道(2)中设有限位装置(6),用于由限位装置(6)限制滑块(3)行程,所述固定架(1)前端设有牙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限位槽(601),所述限位槽(601)开设在滑道(2)中,所述限位槽(601)中设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