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06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顶部铰接有消毒盖,所述消毒盖的底部设有紫外线灯;所述消毒箱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个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两个第二隔板形成盛装消毒液或水的盛液区,所述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及消毒箱的侧壁形成容纳腔,所述消毒箱内还设有消毒篮及用于驱动消毒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组件,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消毒篮边水洗边消毒导致的消毒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毒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急诊科是医院重症病人最多、抢救和管理最重的科室,急诊病人多,因而例如手术刀、镊子等医疗器械相对也较多。医疗器械的消毒问题成了一大难题,为了克服传统人工消毒效率低的问题,CN209392432U公开了一种急诊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增添了能够旋转的消毒筐,在对护理用具进行消毒时,消毒筐全方位旋转,不仅水洗效果更佳,紫外线也能照射到护理用具的各个死角,极大地提升了消毒效果。但该消毒装置在进行水洗时,同时进行紫外线消毒,没有将医疗器械从水中取出来就直接进行紫外线消毒,进而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顶部铰接有消毒盖,所述消毒盖的底部设有紫外线灯;所述消毒箱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两个第二隔板形成盛装消毒液或水的盛液区,所述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及消毒箱的侧壁形成容纳腔,所述消毒箱内还设有消毒篮及用于驱动消毒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组件。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隔板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容纳腔内。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通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消毒箱内底部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消毒箱内底部还设有两个固定轴,每一所述固定轴上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轴承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还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从第一通孔穿过。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消毒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凸耳上设有第二通孔。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从所述第二隔板延伸至消毒箱侧壁的外侧,所述盛液区的底部设有斜板,所述第一隔板相对于斜板的末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从第一隔板延伸至消毒箱的底部外侧。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每一所述第二隔板的端部均铰接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急诊护理消毒装置使用时,将水或消毒液放入盛液区,双轴电机开始工作,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螺杆旋转,在螺杆旋转过程中,带动滑块沿着螺杆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消毒篮的升降,双轴电机的正反选择用于调节滑块的上升或下降,当需要用水或消毒液清洗时,将消毒篮下降到盛液区,当需要紫外线消毒时,将消毒篮上升到盛液区液面上,再进行紫外线消毒,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消毒篮边水洗边消毒导致的消毒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其中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急诊护理消毒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升降组件与消毒箱连接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消毒篮的剖视图;图4为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急诊护理消毒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第三类实施例提供的急诊护理消毒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10,所述消毒箱10为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所述消毒箱10的顶部铰接有消毒盖20,消毒盖可通过合页、转轴等方式与所述消毒箱铰接;所述消毒盖20的底部设有紫外线灯30;紫外线灯可通过粘贴、螺钉等方式与所述消毒盖连接;所述消毒箱10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隔板11,其中第一隔板位于消毒箱的下部,且将消毒箱分割成两个区域,所述第一隔板与消毒箱内侧壁的连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粘接、焊接等方式;所述第一隔板11上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隔板12,其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第一隔板11和两个第二隔板12形成盛装消毒液或水的盛液区13,所述第二隔板12、第一隔板11及消毒箱10的侧壁形成容纳腔14,所述第一隔板11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一通孔15,所述第一通孔15位于容纳腔14内,所述消毒箱10内还设有消毒篮40及用于驱动消毒篮40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组件50。其中消毒篮为设有盲孔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50包括通过固定架51固定于消毒箱10内底部的双轴电机52,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双轴电机52两侧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3,其中第一锥齿轮与输出轴同轴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或卡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3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4,所述消毒箱10内底部还设有两个固定轴55,每一所述固定轴55上固定套接有轴承56上,所述第二锥齿轮54固定套接于所述轴承56,所述第二锥齿轮54上还固定连接有螺杆57,其中上述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或焊接等;所述螺杆57上套接有滑块58,所述滑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其中,螺杆从第一通孔穿过。如图3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消毒篮40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凸耳41,所述凸耳41与所述滑块58连接,连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粘接或焊接,所述凸耳41上设有第二通孔42,用于供第二隔板12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急诊护理消毒装置使用时,将水或消毒液放入盛液区,双轴电机开始工作,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螺杆旋转,在螺杆旋转过程中,带动滑块沿着螺杆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消毒篮的升降,双轴电机的正反选择用于调节滑块的上升或下降,当需要用水或消毒液清洗时,将消毒篮下降到盛液区,当需要紫外线消毒时,将消毒篮上升到盛液区液面上,再进行紫外线消毒,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消毒篮边水洗边消毒导致的消毒效率低的问题。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水洗或消毒液消毒的效率,可以在盛液区内设置防水的搅拌装置,本申请不对搅拌装置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防水、搅拌的结构都可以。如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隔板12的侧壁连接有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从第二隔板12延伸至消毒箱10侧壁的外侧,所述盛液区的底部设有斜板17,所述第一隔板11相对于斜板17的末端连接有出水管18,所述出水管18从第一隔板11延伸至消毒箱10的底部外侧。本技术设置的斜板、出水管和进水管便于水或消毒液的更换。如图5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隔板12的端部均铰接有第三隔板19,铰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转轴连接;所述第三隔板19的底部通过弹簧21与所述第二隔板12连接。当消毒篮下降时,向下按压第三隔板,当消毒篮上升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第三隔板恢复到初始位置。两个所述第三隔板将盛液区形成相对密封区,保证紫外线消毒效果。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10),所述消毒箱(10)的顶部铰接有消毒盖(20),所述消毒盖(20)的底部设有紫外线灯(30);所述消毒箱(10)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11)上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和两个第二隔板(12)形成盛装消毒液或水的盛液区(13),所述第二隔板(12)、第一隔板(11)及消毒箱(10)的侧壁形成容纳腔(14),所述消毒箱(10)内还设有消毒篮(40)及用于驱动所述消毒篮(40)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组件(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10),所述消毒箱(10)的顶部铰接有消毒盖(20),所述消毒盖(20)的底部设有紫外线灯(30);所述消毒箱(10)的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11)上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和两个第二隔板(12)形成盛装消毒液或水的盛液区(13),所述第二隔板(12)、第一隔板(11)及消毒箱(10)的侧壁形成容纳腔(14),所述消毒箱(10)内还设有消毒篮(40)及用于驱动所述消毒篮(40)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组件(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1)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一通孔(15),所述第一通孔(15)位于容纳腔(14)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诊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0)包括通过固定架(51)固定于所述消毒箱(10)内底部的双轴电机(52),所述双轴电机(52)两侧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3),所述第一锥齿轮(53)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4),所述消毒箱(10)内底部还设有两个固定轴(55),每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