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星专利>正文

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041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底板轴承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连接环的一端,所述圆杆一穿过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对称的竖杆,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弧形圆环板,所述弧形圆环板的弧形板上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槽口,每个所述槽口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圆环板,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铰接方杆,每个所述方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槽口内,每个所述方杆分别固定连接理疗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理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有利于实现头部神经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
本技术涉及理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随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结合疾病的诊治、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等。目前,在神经类疾病治疗过程中,中医按摩具有显著的效果。例如对头部的按摩,效果非常好。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按摩,浪费大量的人力,而且有时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有利于实现头部神经治疗。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底板轴承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连接环的一端,所述圆杆一穿过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对称的竖杆,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弧形圆环板,所述弧形圆环板的弧形板上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槽口,每个所述槽口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圆环板,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铰接方杆,每个所述方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槽口内,每个所述方杆分别固定连接理疗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理疗机构包括一组空心圆杆,每个所述方杆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空心圆杆,每个所述空心圆杆内分别设置有弹簧二和圆头杆二,每个所述空心圆杆分别通过弹簧二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圆头杆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每个所述方杆分别固定连接圆头杆一,每个所述圆头杆一分别接触半球,所述半球固定连接L形杆,对称的所述竖杆分别穿过所述L形杆,所述L形杆固定连接圆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弧形圆环板的弧形板固定连接竖块,所述竖块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弹簧一,每个所述弹簧一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方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竖杆分别固定连接圆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把手,所述连接环对应所述圆杆一螺纹连接顶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操作方便,患者坐在弧形圆环板下方,使头部接触圆头杆二,拉动圆环即可实现,患者自己就实现按摩,节约人力财力;(2)本装置的圆头杆二沿竖直方向可以移动,方便身高不同的患者使用;(3)本装置设置有弹簧一,方便圆头杆二复位,弹簧二有助于圆头杆二移动,防止圆头杆二对头部造成伤害。本技术为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有利于实现头部神经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圆板,2、竖杆,3、L形杆,4、圆环,5、圆杆一,6、底板,7、螺杆,8、连接环,9、把手,10、半球,11、圆头杆一,12、弹簧一,13、竖块,14、方杆,15、顶丝,16、圆杆二,17、槽口,18、空心圆杆,19、弹簧二,20、圆头杆二,21、弧形圆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6,所述底板6固定连接圆杆一5,所述底板6轴承连接螺杆7,所述螺杆7螺纹连接连接环8的一端,所述圆杆一5穿过所述连接环8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环8固定连接对称的竖杆2,所述连接环8固定连接弧形圆环板21,所述弧形圆环板21的弧形板上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槽口17,每个所述槽口17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16,每个所述圆杆二16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圆环板21,每个所述圆杆二16分别铰接方杆14,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槽口17内,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固定连接理疗机构。所述理疗机构包括一组空心圆杆18,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空心圆杆18,每个所述空心圆杆18内分别设置有弹簧二19和圆头杆二20,每个所述空心圆杆18分别通过弹簧二19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圆头杆二20。所述圆头杆二20的材料为海绵或橡胶。所述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固定连接圆头杆一11,每个所述圆头杆一11分别接触半球10,所述半球10固定连接L形杆3,对称的所述竖杆2分别穿过所述L形杆3,所述L形杆3固定连接圆环4。所述半球10为空心球。所述弧形圆环板21的弧形板固定连接竖块13,所述竖块13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弹簧一12,每个所述弹簧一12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方杆14。每个所述竖杆2分别固定连接圆板1。所述螺杆7固定连接把手9,所述连接环8对应所述圆杆一5螺纹连接顶丝15。所述螺杆7具有自锁功能。本技术工作流程为:患者坐在弧形圆环板21正下方。拧松顶丝15,转动把手9,把手9带动螺杆7转动,螺杆7带动连接环8沿圆杆一5向下移动,连接环8带动弧形圆环板21、竖杆2、圆板1、圆杆二16、竖块13、弹簧一12以及方杆14向下移动,方杆14带动圆头杆一11、空心圆杆18、弹簧二19及圆头杆二20向下移动,在重力作用下半球10、L形杆3及圆环4向下移动,在弹簧一12的弹性作用下,半球10接触圆头杆一11,直到圆头杆二20接触患者头部,继续转动把手9,使患者头部感受到圆头杆二20的压力,即圆头杆二20压缩一段弹簧二19,拧紧顶丝15。用手抓住圆环4,向下拉圆环4,圆环4带动L形杆3沿竖杆2向下移动,L形杆3带动半球10向下移动,半球10带动圆头杆一11向外摆动,圆头杆一11带动方杆14摆动,方杆14拉伸弹簧一12,方杆14带动空心圆杆18摆动,空心圆杆18带动弹簧二19及圆头杆二20摆动,圆头杆二20沿患者头部移动,向下拉动圆环4一段距离,然后松开手,弹簧一12恢复,圆头杆一11反向摆动,圆头杆一11带动半球10向上移动,圆头杆二20反向摆动,直到患者感觉圆头杆二20不再移动。再向下拉圆环4,如此反复,完成对头部的理疗。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包括底板(6),其特征是:/n所述底板(6)固定连接圆杆一(5);/n所述底板(6)轴承连接螺杆(7);/n所述螺杆(7)螺纹连接连接环(8)的一端;/n所述圆杆一(5)穿过所述连接环(8)的另一端;/n所述连接环(8)固定连接对称的竖杆(2);/n所述连接环(8)固定连接弧形圆环板(21);/n所述弧形圆环板(21)的弧形板上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槽口(17);/n每个所述槽口(17)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16);/n每个所述圆杆二(16)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圆环板(21);/n每个所述圆杆二(16)分别铰接方杆(14);/n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槽口(17)内;/n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固定连接理疗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包括底板(6),其特征是:
所述底板(6)固定连接圆杆一(5);
所述底板(6)轴承连接螺杆(7);
所述螺杆(7)螺纹连接连接环(8)的一端;
所述圆杆一(5)穿过所述连接环(8)的另一端;
所述连接环(8)固定连接对称的竖杆(2);
所述连接环(8)固定连接弧形圆环板(21);
所述弧形圆环板(21)的弧形板上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槽口(17);
每个所述槽口(17)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16);
每个所述圆杆二(16)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圆环板(21);
每个所述圆杆二(16)分别铰接方杆(14);
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槽口(17)内;
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固定连接理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神经治疗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理疗机构包括一组空心圆杆(18),每个所述方杆(14)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空心圆杆(18),每个所述空心圆杆(18)内分别设置有弹簧二(1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