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杀虫剂、水提液和醇提液的制备方法及醇提液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7187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开了一种鱼杀虫剂、水提液和醇提液的制备方法及醇提液的应用,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下列组分:大黄1.5份、黄芩1.5份、黄柏1.5份、贯众1.5份、雷丸0.5份。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鱼杀虫剂组分混合,粉碎成粗粉;S2:将粗粉与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6‑8混合,煎煮3次,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得到浓缩液;S3:将浓缩液与0.1%山梨酸钾混合,得到水提液。醇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鱼杀虫剂组分混合,粉碎成粗粉;S2:将粗粉用30%乙醇浸提两次,每次24h,获得醇提液。将醇提液和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2:10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投放给鱼,连续投放3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中药无毒副配方,对醇提液进行高效应用,在保障杀虫效果的同时无毒副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杀虫剂、水提液和醇提液的制备方法及醇提液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鱼杀虫剂、水提液和醇提液的制备方法及醇提液的应用。
技术介绍
防治鱼病是提高鱼产量的关键,鱼用药物是当前渔业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现有的鱼杀虫剂存在一些问题,如:1、药效强的杀虫剂往往有毒副作用,虽然杀死了虫害,但是会对鱼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影响鱼的健康,食用后也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2、毒副小的杀虫剂,不会对鱼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但是杀虫效果不明显,鱼易受到虫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鱼杀虫剂、水提液和醇提液的制备方法及醇提液的应用,采用中药无毒副配方,对醇提液进行高效应用,在保障杀虫效果的同时无毒副产生。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鱼杀虫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下列组分:大黄1-2份、黄芩1-2份、黄柏1-2份、贯众1-2份、雷丸0.2-0.8份。进一步,按重量份计,包括下列组分:大黄1.5份、黄芩1.5份、黄柏1.5份、贯众1.5份、雷丸0.5份。一种鱼杀虫剂的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1:将所述鱼杀虫剂组分混合,粉碎成粗粉;a2:将所述粗粉与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6-8混合,煎煮3次,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得到浓缩液;a3:将浓缩液与0.1%山梨酸钾按照重量份数比1000:1混合,得到水提液。一种鱼杀虫剂的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b1:将所述鱼杀虫剂组分混合,粉碎成粗粉;b2:将所述粗粉用30%乙醇浸提两次,每次24h,获得醇提液。醇提液的应用,将醇提液和水按照重量份数比0.2-1.4:10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投放给鱼,每天投放1次,连续投放3天。进一步,所述醇提液和水按照重量份数比为1.2:10混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鱼杀虫剂采用中药配方,无毒副作用,制备的杀虫剂水提液和醇提液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醇提液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最佳的应用效果,使杀虫剂保障杀虫效果的同时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鱼杀虫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下列组分:大黄1.5份、黄芩1.5份、黄柏1.5份、贯众1.5份、雷丸0.5份。将组分充分混合获得鱼杀虫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下列组分:大黄1份、黄芩1份、黄柏1份、贯众1份、雷丸0.2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下列组分:大黄2份、黄芩2份、黄柏2份、贯众2份、雷丸0.8份。在一个实施例中,鱼杀虫剂的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1:将所述鱼杀虫剂组分混合,粉碎成粗粉;a2:将所述粗粉与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6-8混合,煎煮3次,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得到浓缩液;a3:将浓缩液与山梨酸钾0.1%按照重量份数比1000:1混合,得到水提液。在一个实施例中,鱼杀虫剂的醇提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b1:将所述鱼杀虫剂组分混合,粉碎成粗粉;b2:将所述粗粉用30%乙醇浸提两次,每次24h,获得醇提液。在一个实施例中,醇提液的应用,将醇提液和水按照重量份数比0.2-1.4:10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投放给鱼,每天投放1次,连续投放3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醇提液和水按照重量份数比为1.2:10混合。实验例1、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仪器:显微镜、剪刀、托盘、载玻片、盖玻片、增氧泵、鱼缸实验材料:大小在13-15cm之间的锦鲤鱼观察方法:每条鱼现取8块鱼鳃做成切片,每个切片大小为1cm*cm,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数每块切片上寄生虫的数量,主要是三代虫、指环虫和小瓜虫,8块切片上3种寄生虫总和为研究指标;从若干鱼随机取5条做切片观察是否有寄生虫,保证实验的合理性;镜检统计指环虫、三代虫和小瓜虫的杀灭情况,如果仍然附着在鳃部未脱落的虫体其口器2min内无收缩反应则视为死亡,若镜检显示已无虫体或虽有虫体但已经崩解则认为寄生虫被100%杀灭,杀虫率在45%以下的药物浓度当作无效剂量,最佳剂量是达到最高杀虫率且鱼无应激反应、无中毒死亡现象出现的剂量,药物对鱼的中毒剂量为鱼出现浮头、侧游、应激性跳跃或死亡等中毒症状时的剂量。数据处理:分别以投药前的寄生虫个数和投药后的寄生虫个数相比,计算出给药组的杀虫率。杀虫率=(对照组寄生虫个数-给药组寄生虫个数)/对照组寄生虫个数*100%。2、实验内容:1)药效试验(考察水提液和醇提液的药效):从若干鱼中取15条鱼分成A、B、C组,每组5条鱼,A组为空白组,B、C组为给药组。A组每10L水中加1ml蒸馏水;B组每10L水中加1ml水提液;C组每10L水中1ml醇提液。投药72h后观察。表1A组(寄生虫个数)B组(寄生虫个数)C组(寄生虫个数)1382211246261433629174401912549158平均40.822.212.4杀虫率18.6%69.61%结论:如表1所示,说明醇提液和水提液对三种寄生虫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且醇提液的药效比水提液更好。2)投药方式研究(醇提液):只投药1次,72h后观察;每天投药1次,连续投药3天,第1次投药72h后观察。从若干鱼中取15条鱼分成A、B、C组,每组5条鱼,A组为空白组,B、C组为给药组。A组每10L水中加1ml蒸馏水,连续加3天蒸馏水,第1次加蒸馏水72h后观察;B组每10L水中加1ml醇提液,只投药1次,72h后观察;C组每10L水中加1ml醇提液,每天投药1次,连续投药3天,第1次投药72h后观察。表2A组(寄生虫个数)B组(寄生虫个数)C组(寄生虫个数)12673236130335119447124539135平均36.611.24.2杀虫率69.40%88.52%结论:如表2所示,说明每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下列组分:大黄1-2份、黄芩1-2份、黄柏1-2份、贯众1-2份、雷丸0.2-0.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下列组分:大黄1-2份、黄芩1-2份、黄柏1-2份、贯众1-2份、雷丸0.2-0.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下列组分:大黄1.5份、黄芩1.5份、黄柏1.5份、贯众1.5份、雷丸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杀虫剂的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1:将所述鱼杀虫剂组分混合,粉碎成粗粉;
a2:将所述粗粉与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6-8混合,煎煮3次,过滤,收集滤液,浓缩,
得到浓缩液;
a3:将浓缩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张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维特微凡动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