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被动结合的下肢假肢膝关节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辅具
,具体涉及一种主被动结合的下肢假肢膝关节。
技术介绍
下肢假肢的安装和普及,是当前解决截肢者基本需要的重要手段。安装假肢不仅可以使患者残缺肢体基本恢复原有的形态和功能,而且可以避免截肢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现有假肢产品按其控制方式可分为:主动型假肢、被动型假肢和半主动型假肢。主动型假肢主要采用电机、液压、气压控制,体积大,能耗高。被动型假肢采用残肢控制,步速固定、协调性差、阻尼要求高。半主动型假肢采用步进电机控制,响应慢、力矩不连续、耗能高。目前市场主流的假肢通常都是无动力型,其屈伸运动都是由大腿残端带动的,由于佩戴者自身状况不一,可能会出现走路或上楼吃力的情况。主流假肢膝关节弯曲程度大约为0~120°,限制了假肢使用者的活动。目前主流假肢的重量较重、尺寸偏大。在控制方式上,利用肌电、脑电等人体生物信号以及人体动力学、运动学信息对人体步态模式识别和环境信息判断,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自然、对称的步态,也将成为未来假肢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弥补被动阻尼式假肢无法提供主动力矩的不足,提供一种主被动结合的下肢假肢膝关节。本专利技术利用其在无需主动力矩情况下较好的阻尼性能,将主动驱动与被动驱动相结合,设计主被动混合驱动的智能下肢假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主被动结合的下肢假肢膝关节,采用主被动结合的方式。使用时,接受腔体包裹使用者的大腿根部,当使用者大腿根部用力向前迈步时,假肢下肢被动受力的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被动结合的下肢假肢膝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受腔体(100)、转动关节轴(200)、控制面板(300)、蓝牙通讯模块(400)、动力膝关节(500)、小腿杆(600)及炭纤维储能脚(700);所述接受腔体(100)下端与转动关节轴(20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关节轴(200)与动力膝关节(500)固定连接,转动关节轴(200)驱动动力膝关节(500)转动,所述小腿杆(600)上端与动力膝关节(500)下端固定连接,小腿杆(600)下端与炭纤维储能脚(70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膝关节(500)外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300)和蓝牙通讯模块(400),所述控制面板(300)用于控制转动关节轴(200)的电机(206)启停,所述控制面板(300)的驱动器(303)驱动所述电机(206)调整转速和转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被动结合的下肢假肢膝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受腔体(100)、转动关节轴(200)、控制面板(300)、蓝牙通讯模块(400)、动力膝关节(500)、小腿杆(600)及炭纤维储能脚(700);所述接受腔体(100)下端与转动关节轴(20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关节轴(200)与动力膝关节(500)固定连接,转动关节轴(200)驱动动力膝关节(500)转动,所述小腿杆(600)上端与动力膝关节(500)下端固定连接,小腿杆(600)下端与炭纤维储能脚(70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膝关节(500)外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300)和蓝牙通讯模块(400),所述控制面板(300)用于控制转动关节轴(200)的电机(206)启停,所述控制面板(300)的驱动器(303)驱动所述电机(206)调整转速和转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结合的下肢假肢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关节轴(200)包括减速器(202)、花键轴(203)、中空关节轴(204)、轴承端盖(205)、电机(206)、右端盖(207)、机械适配器(209)及角度传感器(210);
所述中空关节轴(204)水平设置,中空关节轴(204)外壁上端通过机械适配器(209)与接受腔体(100)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202)轴向固定于中空关节轴(204)内的左端,所述电机(206)和右端盖(207)轴向固定于中空关节轴(204)内的右端,所述角度传感器(210)固定于电机(206)右侧面,电机(206)输出轴与减速器(202)输入轴连接,减速器(202)输出轴外端面沿轴向设有花键孔,所述花键轴(203)与减速器(202)输出轴的花键孔传动连接,花键轴(203)一端设有花键端盖,花键轴(203)的花键端盖与动力膝关节(500)的小腿壳体(501)左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端盖(205)与所述小腿壳体(501)右侧壁的上端以及右端盖(207)固定连接,所述右端盖(207)与中空关节轴(204)右端固定连接,右端盖(207)与轴承端盖(205)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电机(206)为步进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结合的下肢假肢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膝关节(500)包括小腿壳体(501)、长轴(502)、小腿连接套(504)、阻尼油缸(506)及导杆(507);
所述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峰,张宁,徐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