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箱及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4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收纳箱及清洁机器人。该收纳箱包括箱体,箱体设有用于收容污物的收纳腔。该收纳箱还设有第一液道,以及分别连通第一液道与外部环境的出液部,其中,该第一液道与上述收纳腔隔绝,第一液道用于与外部的供液机构连通。该收纳箱集成有可与外部的供液机构连通、并可通过出液部向外输出液体的第一液道,即是,该收纳箱集成有接收并喷淋清洁液的功能,具有该收纳箱的清洁机器人无需再另外设置喷淋管,故该收纳箱的设置有利于清洁机器人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纳箱及清洁机器人本专利技术要求2020年04月3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202020705201.2,名称为“收纳箱和清洁机器人”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上述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收纳箱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清洁机器人是一种具有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洁工作的设备。一方面,清洁机器人减轻了用户室内清洁工作的强度,另一方面,清洁机器人本身带有人工智能系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清洁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用户的精神生活,故而备受用户喜爱。一般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驱动轮组件、储液箱以及供液组件。供液组件包括液泵和喷淋管,喷淋管设于机器人主体底部,液泵的入液端与储液箱连通,液泵的出液端与喷淋管连通,机器人主体上的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液泵适时地将储液腔内的清洁液输出至喷淋管,并通过喷淋管上的出液孔施加到待清洁地面,以实现洗地作业。目前,喷淋管独立设置于机器人主体底部,该喷淋管及其安装结构将占用较大的体积,导致清洁机器人的体积亦随之增大,不利于清洁机器人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收纳箱及清洁机器人,以解决目前的清洁机器人因独立设置喷淋管而不利于清洁机器人小型化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收纳箱,应用于清洁机器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收容污物;所述收纳箱还设有第一液道,以及分别连通所述箱体的外部环境与所述第一液道的出液部,所述第一液道与所述收纳腔隔绝,所述第一液道用于与外部的供液机构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箱体的底壁至少部分内凹形成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液道位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出液部与所述收容槽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容槽沿设定方向延伸,且所述收容槽的槽壁于垂直所述设定方向的截面呈弧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围合件,所述围合件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液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围合件包括相对的两侧部以及连接两所述侧部的底部,所述侧部远离所述底部的一端与所述槽壁固定,以使所述围合件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液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容槽的槽壁设有相对的两导槽,所述侧部远离所述底部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导槽相适配的导条,一所述导条对应插入一所述导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出液部设于所述底部和/或所述侧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出液部包括多个出液孔,该多个出液孔沿所述设定方向间隔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液道为固定在所述收容槽的槽壁上的管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纳箱还设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并与所述收纳腔隔绝的第二液道,所述第二液道具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开设于所述箱体上且用于与所述供液机构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液道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自所述进液口至所述出液口,所述第二液道逐渐远离所述箱体的顶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箱体还设有吸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吸风通道具有第一外端口和第一内端口,所述第一外端口设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所述第一内端口与所述收纳腔连通;所述出风通道具有第二外端口与第二内端口,所述第二内端口与所述收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外端口与外部环境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出液部设于所述第一液道背离所述第一外端口的一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收容槽具有沿所述设定方向延伸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二侧伸出设置;所述第一外端口设于所述第一侧与第一液道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外端口设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收容槽的顶部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液道设于所述第二侧与所述收容槽的顶部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刮压部,所述刮压部靠近第一外端口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外端口与所述第一液道之间;所述刮压部用于在所述收容槽收容有至少部分清洁辊时,至少部分嵌入至所述清洁辊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清洁辊以及上述的收纳箱;所述机器人主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收纳箱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清洁辊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并位于所述收纳箱的下方,所述清洁辊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收纳箱集成有可与外部的供液机构连通、并可通过出液部向外输出液体的第一液道,即是,该收纳箱集成有接收并喷淋清洁液的功能,具有该收纳箱的清洁机器人无需再另外设置喷淋管,故该收纳箱的设置有利于清洁机器人的小型化。【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于翻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中收纳箱于箱盖打开状态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3中收纳箱于箱盖打开状态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3中收纳箱于箱盖闭合状态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3中收纳箱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3中收纳箱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4中清洁辊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隐藏收纳箱、储液箱和部分壳体等结构后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辊动力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4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箱,应用于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收容污物;/n所述收纳箱还设有第一液道,以及分别连通所述箱体的外部环境与所述第一液道的出液部,所述第一液道与所述收纳腔隔绝,所述第一液道用于与外部的供液机构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30 CN 20202070520121.一种收纳箱,应用于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收容污物;
所述收纳箱还设有第一液道,以及分别连通所述箱体的外部环境与所述第一液道的出液部,所述第一液道与所述收纳腔隔绝,所述第一液道用于与外部的供液机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壁至少部分内凹形成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液道位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出液部与所述收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沿设定方向延伸,且所述收容槽的槽壁于垂直所述设定方向的截面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合件,所述围合件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液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件包括相对的两侧部以及连接两所述侧部的底部,所述侧部远离所述底部的一端与所述槽壁固定,以使所述围合件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液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设有相对的两导槽,所述侧部远离所述底部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导槽相适配的导条,一所述导条对应插入一所述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部设于所述底部和/或所述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还设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并与所述收纳腔隔绝的第二液道,所述第二液道具有进液口与出液口;
所述进液口开设于所述箱体上且用于与所述供液机构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液道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丹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