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73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水循环散热组件和外护层组件,防护服主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水循环散热组件;防护服主体的底端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水套夹层,水套夹层的内部安装有水泵,防护服主体的背部夹层内镶嵌有第一螺旋吸热管,第一螺旋吸热管的一端与水泵的泵水端贯通连接,防护服主体的两侧袖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二螺旋吸热管和第四螺旋吸热管,防护服主体的肩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三螺旋吸热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循环散热组件的设置,在不影响防护服的软度舒适性的前提下实现防护服的水循环散热,提高了工作者长期使用时的舒适性,其中外护层组件的设置使防护服具有良好的抗拉、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防护服
,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防护服是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保护人体的工作服;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市场上的防护服结构较为完善,没有设置水循环散热组件,传统的防护服不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影响工作者长期使用的舒适性,且没有设置外护层组件,传统的防护服不具有良好的抗拉、耐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水循环散热组件和外护层组件,所述防护服主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水循环散热组件;所述水循环散热组件包括水套夹层、水泵、第一螺旋吸热管、第二螺旋吸热管、第三螺旋吸热管、第四螺旋吸热管、散热盘、螺旋散热管、排风扇和回水管,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底端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水套夹层,所述水套夹层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背部夹层内镶嵌有第一螺旋吸热管,所述第一螺旋吸热管的一端与水泵的泵水端贯通连接,所述防护服主体的两侧袖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二螺旋吸热管和第四螺旋吸热管,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肩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三螺旋吸热管,所述防护服主体袖部一端的内壁上镶嵌安装有散热盘,所述散热盘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螺旋散热管,所述散热盘位于螺旋散热管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排风扇,所述第四螺旋吸热管的一端与螺旋散热管的一端贯通连接,且螺旋散热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水套夹层的内部贯通连接,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护层组件;所述外护层组件包括基层、加强纤维层、弹性抗拉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基层,所述基层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加强纤维层、弹性抗拉层和防水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盘位于螺旋散热管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滤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吸热管、第二螺旋吸热管、第三螺旋吸热管和第四螺旋吸热管之间依次贯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服主体位于水套夹层一侧的外壁上贯通连接有注水口,且注水口的外壁上安装有密封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服主体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电性输出端与水泵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吸热管、第二螺旋吸热管、第三螺旋吸热管、第四螺旋吸热管和螺旋散热管均为一种软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结构较为紧凑合理,在传统防护服的基础上设置水循环散热组件,在不影响防护服的软度舒适性的前提下实现防护服的水循环散热,提高了工作者长期使用时的舒适性,其中外护层组件的设置,使防护服具有良好的抗拉、耐磨、防水等特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循环散热组件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盘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外护层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服主体;2、水循环散热组件;3、外护层组件;4、滤网;5、注水口;6、蓄电池;21、水套夹层;22、水泵;23、第一螺旋吸热管;24、第二螺旋吸热管;25、第三螺旋吸热管;26、第四螺旋吸热管;27、散热盘;28、螺旋散热管;29、排风扇;210、回水管;31、基层;32、加强纤维层;33、弹性抗拉层;34、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如图1所示,包括防护服主体1、水循环散热组件2和外护层组件3,防护服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水循环散热组件2;如图1、2、3所示,水循环散热组件2包括水套夹层21、水泵22、第一螺旋吸热管23、第二螺旋吸热管24、第三螺旋吸热管25、第四螺旋吸热管26、散热盘27、螺旋散热管28、排风扇29和回水管210,防护服主体1的底端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水套夹层21,水套夹层21的内部安装有水泵22,防护服主体1的背部夹层内镶嵌有第一螺旋吸热管23,第一螺旋吸热管23的一端与水泵22的泵水端贯通连接,防护服主体1的两侧袖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二螺旋吸热管24和第四螺旋吸热管26,防护服主体1的肩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三螺旋吸热管25,防护服主体1袖部一端的内壁上镶嵌安装有散热盘27,散热盘27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螺旋散热管28,散热盘27位于螺旋散热管28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排风扇29,第四螺旋吸热管26的一端与螺旋散热管28的一端贯通连接,且螺旋散热管28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回水管210,回水管210的一端与水套夹层21的内部贯通连接,其中防护服使用的散热过程中通过水泵22工作将水套夹层21内的水吸出依次输入到第一螺旋吸热管23、第二螺旋吸热管24、第三螺旋吸热管25和第四螺旋吸热管26内,从而对防护服使用者的臂部、背部、肩部进行吸热,通过热辐射将热传导到吸热管内的水中,吸热后的水进入到散热盘27内的螺旋散热管28内,再通过排风扇29进行吹风,将螺旋散热管28内的水辐射散热到外部环境中,散热后的水通过回水管210回流到水套夹层21内,整体实现防护服的水循环散热,提高了工作者长期使用时的舒适性;如图1、4所示,防护服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护层组件3,外护层组件3包括基层31、加强纤维层32、弹性抗拉层33和防水层34,防护服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基层31,基层31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加强纤维层32、弹性抗拉层33和防水层34,加强纤维层32的设置,增加了防护服的牢固性和耐磨性;弹性抗拉层33为一种原胶树脂材料,增加了防护服的弹性和抗拉性;防水层34为一种聚四氟乙烯材料,大大增加了防护服的防水能力和透气能力。如图3所示,散热盘27位于螺旋散热管28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滤网4,通过滤网4对散热盘27内的螺旋散热管28进行分隔保护;如图2所示,第一螺旋吸热管23、第二螺旋吸热管24、第三螺旋吸热管25和第四螺旋吸热管26之间依次贯通连接,通过第一螺旋吸热管23、第二螺旋吸热管24、第三螺旋吸热管25和第四螺旋吸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1)、水循环散热组件(2)和外护层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水循环散热组件(2);/n所述水循环散热组件(2)包括水套夹层(21)、水泵(22)、第一螺旋吸热管(23)、第二螺旋吸热管(24)、第三螺旋吸热管(25)、第四螺旋吸热管(26)、散热盘(27)、螺旋散热管(28)、排风扇(29)和回水管(210),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底端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水套夹层(21),所述水套夹层(21)的内部安装有水泵(22),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背部夹层内镶嵌有第一螺旋吸热管(23),所述第一螺旋吸热管(23)的一端与水泵(22)的泵水端贯通连接,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两侧袖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二螺旋吸热管(24)和第四螺旋吸热管(26),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肩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三螺旋吸热管(25),所述防护服主体(1)袖部一端的内壁上镶嵌安装有散热盘(27),所述散热盘(27)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螺旋散热管(28),所述散热盘(27)位于螺旋散热管(28)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排风扇(29),所述第四螺旋吸热管(26)的一端与螺旋散热管(28)的一端贯通连接,且螺旋散热管(28)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回水管(210),所述回水管(210)的一端与水套夹层(21)的内部贯通连接,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护层组件(3);/n所述外护层组件(3)包括基层(31)、加强纤维层(32)、弹性抗拉层(33)和防水层(34),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基层(31),所述基层(31)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加强纤维层(32)、弹性抗拉层(33)和防水层(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散热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1)、水循环散热组件(2)和外护层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水循环散热组件(2);
所述水循环散热组件(2)包括水套夹层(21)、水泵(22)、第一螺旋吸热管(23)、第二螺旋吸热管(24)、第三螺旋吸热管(25)、第四螺旋吸热管(26)、散热盘(27)、螺旋散热管(28)、排风扇(29)和回水管(210),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底端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水套夹层(21),所述水套夹层(21)的内部安装有水泵(22),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背部夹层内镶嵌有第一螺旋吸热管(23),所述第一螺旋吸热管(23)的一端与水泵(22)的泵水端贯通连接,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两侧袖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二螺旋吸热管(24)和第四螺旋吸热管(26),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肩部夹层内分布镶嵌有第三螺旋吸热管(25),所述防护服主体(1)袖部一端的内壁上镶嵌安装有散热盘(27),所述散热盘(27)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螺旋散热管(28),所述散热盘(27)位于螺旋散热管(28)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排风扇(29),所述第四螺旋吸热管(26)的一端与螺旋散热管(28)的一端贯通连接,且螺旋散热管(28)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回水管(210),所述回水管(210)的一端与水套夹层(21)的内部贯通连接,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护层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家君
申请(专利权)人:颍上县益民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