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32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本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壳体一侧的调节件,设置在上壳体一侧的固定块,调节件适于在固定块上移动,以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本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面分别设置调节件和固定块,调节件可在固定块上移动,不管上壳体和下壳体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只需通过调节固定块与调节件的间距,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避免两个壳体之间独立存在,且在进行产品装配时不易出错,防止误插,简化安装步骤,使之方便拆装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
技术介绍
重载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纺织机械、包装印刷机械、烟草机械、机器人、轨道交通、热流道、电力、自动化等需要进行电气和信号连接的设备中,还用于热流道模具中。传统的重载连接器大都采用分体式结构,两个壳体之间是分体并独立存在的,导致两者间的安装步骤较为复杂,不够方便,且在进行产品装配时容易出错,导致误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解决以往重载连接器为分体式结构容易出现误插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壳体一侧的调节件,设置在上壳体一侧的固定块,所述调节件适于在固定块上移动,以使上壳体的连接处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为两套,且分别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进一步,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块和调节螺栓;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上壳体的侧面,所述调节块的下端固定设置在下壳体的侧面,且调节块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与固定块接触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适于穿过调节块与固定块连接;以及所述调节螺栓适于在调节块上移动,以调节固定块与调节块的下端的间距。进一步,所述调节块包括连接段和调节段,且所述连接段为短边,调节段为长边,以将连接段和调节段形成L型结构;所述调节螺栓适于在调节段上沿其轴向移动,以调节固定块与连接段的间距。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栓与固定块螺接。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垫圈。进一步,所述上壳体的出线孔设置有线缆防水接头,所述线缆防水接头与上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以使线缆能够依次穿过出线孔以及线缆防水接头的出线口后伸出上壳体。进一步,所述线缆防水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帽套;其中所述接头本体的底部与上壳体相连接,所述帽套与接头本体螺接;所述接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出线口,所述帽套的顶部内径渐缩并设有通孔,以使线缆能够依次穿过出线孔、出线口以及通孔;当所述帽套逐渐拧紧于接头本体时,所述出线口的边沿能被挤压以锁紧线缆。进一步,所述帽套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面分别设置调节件和固定块,调节件可在固定块上移动,以使上壳体的连接处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不管上壳体和下壳体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只需通过调节固定块与调节件的间距,从而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避免两个壳体之间独立存在造成遗失,且在进行产品装配时不易出错,防止误插,简化安装步骤,使之方便拆装携带。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连接组件3、调节件31、调节块311、连接段3111、调节段3112、调节螺栓312、固定块32、防水垫圈4、线缆防水接头5、接头本体51、帽套52、出线口53、通孔54、防水密封圈6、条形孔7、螺纹槽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连接组件3;其中,连接组件3包括调节件31和固定块32,调节件31设置在下壳体2的一侧,固定块32设置在上壳体1的一侧;调节件31适于在固定块32上移动,以使上壳体1的连接处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连接组件3采用两套,且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两侧,以使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离或插接时受力更均匀,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侧面分别设置调节件31和固定块32,调节件31可在固定块32上移动,以使上壳体1的连接处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不管上壳体1和下壳体2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只需通过调节固定块32与调节件31的间距,从而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避免两个壳体之间独立存在造成遗失,且在进行产品装配时不易出错,防止误插,简化安装步骤,使之方便拆装携带。如图1和图3所示,具体的,调节件31包括调节块311和调节螺栓312;固定块32固定设置在上壳体1的侧面,调节块311的下端固定设置在下壳体2的侧面,且调节块311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与固定块32接触连接;调节螺栓312的前端适于穿过调节块311与固定块32螺纹连接;调节螺栓312适于在调节块311上移动,以调节固定块32与调节块311的下端的间距。通过旋松调节螺栓312,以使螺栓312的后端螺帽远离调节块311,当上壳体1的连接处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分离时,下壳体1带动调节块311在固定块32上移动,固定块32与调节块311的下端的间距增大,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调节块311、调节螺栓312和固定块32三者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2连接时,下壳体1带动调节块311在固定块32上移动,固定块32与调节块311的下端的间距减小,以使上壳体1的连接处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连接在一起,旋紧调节螺栓312,以使螺栓312的螺帽压紧调节块311,从而使得固定块32抵紧调节块311,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调节块311、调节螺栓312和固定块32三者的配合连接在一起的同时辅助固紧上壳体1和下壳体2,增加上、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调节块311包括连接段3111和调节段3112,且连接段3111为短边,调节段3112为长边,以将连接段3111和调节段3112形成L型结构;调节段3112沿轴向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壳体、下壳体和连接组件;其中/n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壳体一侧的调节件,设置在上壳体一侧的固定块,所述调节件适于在固定块上移动,以使上壳体的连接处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下壳体和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壳体一侧的调节件,设置在上壳体一侧的固定块,所述调节件适于在固定块上移动,以使上壳体的连接处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为两套,且分别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块和调节螺栓;
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上壳体的侧面,所述调节块的下端固定设置在下壳体的侧面,且调节块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与固定块接触连接;
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适于穿过调节块与固定块连接;以及
所述调节螺栓适于在调节块上移动,以调节固定块与调节块的下端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密度型重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块包括连接段和调节段,且所述连接段为短边,调节段为长边,以将连接段和调节段形成L型结构;
所述调节螺栓适于在调节段上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秀明孙中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金信诺凤市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