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31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接触电阻更小,连接更加可靠,温升更低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插接配合的插头、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内的功率插孔端子和信号插孔端子,所述功率插孔端子包括功率插孔部以及设于所述功率插孔部一端的功率连接部,所述信号插孔端子包括信号插孔部以及设于所述信号插孔部一端的信号连接部,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内的功率插针端子和信号插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插孔端子、信号插孔端子通过折弯形成“L”形结构、且从所述插头壳体上端装入其内腔,所述插头壳体上端设有插头上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也叫接插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由插座以及与所述插座插接配合的插头组成。传统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连接器中,其中有时会根据布线需求使用弯头出线的连接器,而现有弯头出线的连接器所使用的端子大多是由压线端子与转接端子通过螺钉锁紧连接的方式从而实现转接。存在的缺点是:电阻大,温升高,连接可靠性差等缺点。另外,现有连接器插座大多是通过压接线缆的方式来实现端子与电器元器件的电路连接,此种连接器线束组装费时,制作成本较高,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更好适用现有电动汽车高压线束的空间要求。还有现有连接器通常在使用时会发热,而连接器的散热方式往往是依靠自身材料特性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当温度过高时无法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电阻更小,连接更加可靠,温升更低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插接配合的插头、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内的功率插孔端子和信号插孔端子,所述功率插孔端子包括功率插孔部以及设于所述功率插孔部一端的功率连接部,所述信号插孔端子包括信号插孔部以及设于所述信号插孔部一端的信号连接部,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内的功率插针端子和信号插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插孔端子、信号插孔端子通过折弯形成“L”形结构、且从所述插头壳体上端装入其内腔,所述插头壳体上端设有插头上盖。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插孔端子的功率插孔部插设在所述插头壳体内的功率端子安装柱内、且与所述功率端子安装柱之间设有第一“O”形圈,所述信号插孔端子的信号插孔部插设在所述插头壳体内的信号端子安装柱内、且与所述信号端子安装柱之间设有第二“O”形圈。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功率插针端子、信号插针端子端部焊接有PCB板。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的下端面设有胶槽,所述胶槽内填充有散热胶。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的下端面设有插头界面密封圈,所述插座壳体的上端面设有插座界面密封圈。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上端两侧设有凹槽。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后端设有封线体、线缆防退卡爪、尾盖。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端子安装柱、信号端子安装柱内分别设有功率端子止退卡爪、信号端子止退卡爪。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上盖与所述插头壳体之间设有插头上盖密封圈。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插孔端子的功率连接部、所述信号插孔端子的信号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内腔的支撑面上。本技术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优点如下:1.采用一体式折弯端子,接触电阻更小,连接更加可靠,温升更低,更好的保证了电路连接的稳定性,耐老化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且一体式折弯端子直接组装无需转接,减少了组装生产的工时,降低了成本;2.直接通过焊锡的方式将插座端子焊在PCB电路板上,占用空间小,接触电阻更低,连接器安装成本更低;3.在插座底部设计有胶槽,将耐高温散热胶灌满胶槽,通过胶槽与耐高温散热胶形成特有的散热结构,散热效果良好,而且在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达到IP67防水的效果;4.在连接器分离状态下的插头端与插座端为单向IP67防水,即使插头和插座接触处进水了,水汽都无法通过线缆渗透到插座端的用电器,配电箱等电器元件内部;5.在插头外壳上两侧设计了凹槽,在维修与更换时增加了徒手拆卸便捷性;6.在密封圈与尾盖处设计有尾部线夹,增大了与线缆固定的保持力,可以有效的防止线缆在意外的情况下脱出,减小线缆晃动与插头尾盖摩擦所造成的线皮磨损。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芯弯头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多芯弯头连接器的正视图,显示带有PCB板的结构;图3是本技术插头的剖视图,显示功率插孔端子与插头壳体之间的装配关系;图4是本技术插头的剖视图,显示信号插孔端子与插头壳体之间的装配关系;图5是本技术插头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插座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插座的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功率插孔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信号插孔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9所示,本技术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包括插接配合的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3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3内的功率插孔端子4和信号插孔端子5。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通常为4根,用于传送电源,所述信号插孔端子5通常为6根,用于传送信号。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包括功率插孔部6以及设于所述功率插孔部6一端的功率连接部7。所述功率插孔部6内设有扭转线簧,用于与功率插孔端子插接。所述信号插孔端子5包括信号插孔部8以及设于所述信号插孔部8一端的信号连接部9。所述功率连接部7、信号连接部9上设有铆压孔,用于与导线31压接。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10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10内的功率插针端子11和信号插针端子12。所述功率插针端子11、信号插针端子12的数量与功率插孔端子4和信号插孔端子5对应。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信号插孔端子5通过折弯形成“L”形结构,且从所述插头壳体3上端装入其内腔,所述插头壳体3上端设有插头上盖13。所述插头上盖13通过边缘的一组挂钩与所述插头壳体3挂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的功率插孔部6插设在所述插头壳体3内的功率端子安装柱14内,且与所述功率端子安装柱14之间设有第一“O”形圈15,所述有第一“O”形圈15安装在所述功率插孔部6端部的第一环形凹槽32内。所述信号插孔端子5的信号插孔部8插设在所述插头壳体3内的信号端子安装柱16内,且与所述信号端子安装柱16之间设有第二“O”形圈17,所述第二“O”形圈17安装在所述信号插孔部8端部的第二环形凹槽33内。通过上述结构,以实现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信号插孔端子5与所述插头壳体3的稳定安装,且实现防水效果。优选的,所述插座2的功率插针端子11、信号插针端子12端部焊接有PCB板18。优选的,所述插座壳体10的下端面设有胶槽19,所述胶槽19内填充有散热胶20。所述散热胶别名为导热硅胶、导热硅橡胶,是一种导热材料,为现在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优选的,所述插头壳体3的下端面设有插头界面密封圈21,所述插座壳体10的上端面设有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包括插接配合的插头(1)、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3)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3)内的功率插孔端子(4)和信号插孔端子(5),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包括功率插孔部(6)以及设于所述功率插孔部(6)一端的功率连接部(7),所述信号插孔端子(5)包括信号插孔部(8)以及设于所述信号插孔部(8)一端的信号连接部(9),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10)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10)内的功率插针端子(11)和信号插针端子(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信号插孔端子(5)通过折弯形成“L”形结构、且从所述插头壳体(3)上端装入其内腔,所述插头壳体(3)上端设有插头上盖(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包括插接配合的插头(1)、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3)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3)内的功率插孔端子(4)和信号插孔端子(5),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包括功率插孔部(6)以及设于所述功率插孔部(6)一端的功率连接部(7),所述信号插孔端子(5)包括信号插孔部(8)以及设于所述信号插孔部(8)一端的信号连接部(9),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10)以及一组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10)内的功率插针端子(11)和信号插针端子(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信号插孔端子(5)通过折弯形成“L”形结构、且从所述插头壳体(3)上端装入其内腔,所述插头壳体(3)上端设有插头上盖(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插孔端子(4)的功率插孔部(6)插设在所述插头壳体(3)内的功率端子安装柱(14)内、且与所述功率端子安装柱(14)之间设有第一“O”形圈(15),所述信号插孔端子(5)的信号插孔部(8)插设在所述插头壳体(3)内的信号端子安装柱(16)内、且与所述信号端子安装柱(16)之间设有第二“O”形圈(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拥有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多芯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的功率插针端子(11)、信号插针端子(12)端部焊接有PCB板(18)。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其林王淼侯晓海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