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85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包括带有夹层的冷却器箱体和若干排蛇形排布的基管,冷却器箱体内底部设有第一冷却装置,冷却器箱体的内侧壁设有若干通气孔,风机的出气口与冷却器箱体的夹层内腔连通,第二冷却装置位于第一冷却装置的正上方,基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管内设置有第二冷却装置,可以对位于基管中心处的介质进行热交换,进而提高冷却速率,解决了因紊流丝固定困难导致堵塞基管的问题。此外,风机和第一冷却装置配合工作,有利于位于基管侧壁上的散热翅片进行散热,提高冷却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
,尤其涉及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
技术介绍
在冷却器
,翅片管是冷却器的主要换热元件,翅片管由基管和翅片组合而成,基管通常为圆管,也有扁平管和椭圆管。管内、外流体通过管壁及翅片进行热交换,由于翅片扩大了传热面积,使换热得以改善。现有的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由于散热翅片分布在基管的外侧壁上,位于基管中心处的介质不易进行热交流,从而降低了冷却速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通常在基管内设置紊流丝,由于紊流丝不易固定在基管内,会随介质在基管内流动,从而堵塞基管,造成冷却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包括带有夹层的冷却器箱体和若干排蛇形排布的基管,冷却器箱体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且冷却器箱体下端侧壁上设有若干支腿,冷却器箱体上端安装有百叶窗,冷却器箱体内底部设有第一冷却装置,冷却器箱体的内侧壁设有若干通气孔,冷却器箱体的外侧壁安装有风机,风机的出气口与冷却器箱体的夹层内腔连通,基管的两端均从冷却器箱体一侧伸出,基管内设有第二冷却装置,且第二冷却装置位于第一冷却装置的正上方,基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翅片。第一冷却装置包括竖直的电动机、支撑网和风扇叶,支撑网与冷却器箱体下部内侧壁固定连接,电动机安装在支撑网顶面,电动机的输出轴与风扇叶固定连接。第二冷却装置包括螺旋盘绕在基管内部的冷却管和若干用于支撑冷却管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限位环和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杆圆周均布在限位环的外侧壁上,支撑杆一端与限位环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基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却管从支撑架的限位环穿过,冷却管两端分别连通有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的另一端均从基管侧壁穿出,且穿出的一端均位于冷却器箱体外,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均与基管密封连接。冷水进水管与基管的连接处和冷水出水管与基管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块,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均通过密封块与基管连接。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位于冷却器箱体外的一端均安装有开关阀。基管为波纹管。冷却器箱体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四棱筒和梯形漏斗,四棱筒位于梯形漏斗的上方,且四棱筒下端与梯形漏斗上端固定连接。梯形漏斗上端端口的口径大于下端端口的口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未使用紊流丝,而是在基管内设置第二冷却装置,可以对位于基管中心处的介质进行热交换,进而提高冷却速率,解决了因紊流丝固定困难导致堵塞基管的问题。此外,风机和第一冷却装置配合工作,有利于位于基管侧壁上的散热翅片进行散热,提高冷却器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器箱体;11-四棱筒;12-梯形漏斗;2-支腿;3-百叶窗;4-第一冷却装置;41-电动机;42-支撑网;43-风扇叶;5-风机;6-基管;7-第二冷却装置;71-冷却管;72-支撑架;721-限位环;722-支撑杆;73-冷水进水管;74-冷水出水管;8-散热翅片;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包括带有夹层的冷却器箱体1和若干排蛇形排布的基管6,冷却器箱体1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且冷却器箱体1下端侧壁上设有若干支腿2,冷却器箱体1上端安装有百叶窗3,冷却器箱体1内底部设有第一冷却装置4,冷却器箱体1的内侧壁设有若干通气孔,冷却器箱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风机5,风机5的出气口与冷却器箱体1的夹层内腔连通,风机5工作产生的风经冷却器箱体1的内侧壁上的通气孔吹向基管6,加快基管6散热,基管6的两端均从冷却器箱体1一侧伸出,基管6内设有第二冷却装置7,且第二冷却装置7位于第一冷却装置4的正上方,基管6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翅片8。第一冷却装置4包括竖直的电动机41、支撑网42和风扇叶43,支撑网42与冷却器箱体1下部内侧壁固定连接,电动机41安装在支撑网42顶面,电动机41的输出轴与风扇叶43固定连接。第二冷却装置7包括螺旋盘绕在基管6内部的冷却管71和若干用于支撑冷却管71的支撑架72,支撑架72包括限位环721和若干支撑杆722,若干支撑杆722圆周均布在限位环721的外侧壁上,支撑杆722一端与限位环721固定连接,支撑杆722另一端与基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却管71从支撑架72的限位环721穿过,冷却管71两端分别连通有冷水进水管73和冷水出水管74,冷水进水管73和冷水出水管74的另一端均从基管6侧壁穿出,且穿出的一端均位于冷却器箱体1外,冷水进水管73和冷水出水管74均与基管6密封连接。冷水进水管73与基管6的连接处和冷水出水管74与基管6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块,冷水进水管73和冷水出水管74均通过密封块与基管6连接,密封块的设置,有利于冷水进水管73和冷水出水管74与基管6进行密封连接。冷水进水管73和冷水出水管74位于冷却器箱体1外的一端均安装有开关阀。基管6为波纹管,增加介质与基管6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率。冷却器箱体1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四棱筒11和梯形漏斗12,四棱筒11位于梯形漏斗12的上方,且四棱筒11下端与梯形漏斗12上端固定连接。梯形漏斗12上端端口的口径大于下端端口的口径。本技术工作时,待冷却的介质在基管6内流动,第一冷却装置4的电动机41工作,风扇叶43旋转产生的风吹向基管6和散热翅片8,同时,风机5工作,产生的风经冷却器箱体1的内侧壁上的通气孔吹向基管6和散热翅片8,风扇叶43和风机5工作产生的风与基管6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此外,第二冷却装置7的冷却管71内流动有降温介质,降温介质的温度低于基管6内介质的温度,降温介质的温度比基管6内介质的温度低10-30℃,用风冷和液冷同时对基管6内介质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本技术基管6内设置有第二冷却装置7,可以对位于基管6中心处的介质进行热交换,进而提高冷却速率,解决了因紊流丝固定困难导致堵塞基管6的问题。此外,风机5和第一冷却装置4配合工作,有利于位于基管6侧壁上的散热翅片8进行散热,提高本技术的工作效率。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夹层的冷却器箱体(1)和若干排蛇形排布的基管(6),冷却器箱体(1)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且冷却器箱体(1)下端侧壁上设有若干支腿(2),冷却器箱体(1)上端安装有百叶窗(3),冷却器箱体(1)内底部设有第一冷却装置(4),冷却器箱体(1)的内侧壁设有若干通气孔,冷却器箱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风机(5),风机(5)的出气口与冷却器箱体(1)的夹层内腔连通,基管(6)的两端均从冷却器箱体(1)一侧伸出,基管(6)内设有第二冷却装置(7),且第二冷却装置(7)位于第一冷却装置(4)的正上方,基管(6)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翅片(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夹层的冷却器箱体(1)和若干排蛇形排布的基管(6),冷却器箱体(1)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且冷却器箱体(1)下端侧壁上设有若干支腿(2),冷却器箱体(1)上端安装有百叶窗(3),冷却器箱体(1)内底部设有第一冷却装置(4),冷却器箱体(1)的内侧壁设有若干通气孔,冷却器箱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风机(5),风机(5)的出气口与冷却器箱体(1)的夹层内腔连通,基管(6)的两端均从冷却器箱体(1)一侧伸出,基管(6)内设有第二冷却装置(7),且第二冷却装置(7)位于第一冷却装置(4)的正上方,基管(6)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翅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装置(4)包括竖直的电动机(41)、支撑网(42)和风扇叶(43),支撑网(42)与冷却器箱体(1)下部内侧壁固定连接,电动机(41)安装在支撑网(42)顶面,电动机(41)的输出轴与风扇叶(4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置式翅片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冷却装置(7)包括螺旋盘绕在基管(6)内部的冷却管(71)和若干用于支撑冷却管(71)的支撑架(72),支撑架(72)包括限位环(721)和若干支撑杆(722),若干支撑杆(722)圆周均布在限位环(721)的外侧壁上,支撑杆(722)一端与限位环(72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茂敏魏凯亮李彪舒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易正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