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76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除尘装置,一组除尘装置中包括至少两台吸尘装置,每台吸尘装置包括第一箱体、过滤装置、第二箱体和排风装置,排风装置设置在第二箱体上方,第二箱体设置在过滤装置上方,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第二箱体内设置有风机装置,风机装置通过送风管与排风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保证车间内的除尘效果,又不会造成车间内的热风损失,在冬季不会对车间供暖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属于除尘领域。
技术介绍
除尘设备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分离出来的固体粉尘收集于除尘设备中,而除尘后的洁净气体则被排入大气中。目前各种工厂车间内所采用的除尘设备多为将洁净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的除尘设备。这种除尘设备虽然能够保证除尘效果,但是在冬季,容易造成车间内的热风损失,对车间供暖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其既能够保证车间内的除尘效果,又不会造成车间内的热风损失,在冬季不会对车间供暖产生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除尘装置,一组除尘装置中包括至少两台吸尘装置,每台吸尘装置包括第一箱体、过滤装置、第二箱体和排风装置,排风装置设置在第二箱体上方,第二箱体设置在过滤装置上方,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第二箱体内设置有风机装置,风机装置通过送风管与排风装置连通。前述的这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焊接支架,焊接支架设置在第一箱体的下方。在第一箱体下方设置焊接支架,用其支撑第一箱体,将第一箱体上的进风口抬升一定高度,从而能更好的吸收车间内的粉尘。前述的这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所述第一箱体的一面箱壁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由百叶窗形成。前述的这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多个带有褶皱结构的中空长圆筒滤芯,多个中空长圆筒滤芯之间平行设置,多个中空长圆筒滤芯径向铺叠于过滤装置中。过滤装置采用铺叠放置的多个中空长圆筒滤芯,整体结构紧凑,中空长圆筒滤芯的表面有一层超细超薄亚微米级直径的纤维覆盖的复合材料,可以捕捉0.5微米的极细尘粒,且表面光滑,不会粘附粉尘,更不会使粉尘渗透到滤材内部,实现表面过滤。同时,可以使积聚在中空长圆筒滤芯表面的粉尘在压缩空气反向脉冲的清灰过程中更容易脱落。从而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运行成本。前述的这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消音装置;消音装置包括多个消音棉,消音棉贴覆于第二箱体的内壁上。内置在第二箱体中的消音装置可有效吸收风机装置所产生的噪声。前述的这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所述排风装置包括矩形排风箱和设置于矩形排风箱上的多个喷吹口。喷吹口采用可180度调节方向的球型喷口。前述的这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所述多个喷吹口呈水平排列并设置于矩形排风箱至少一侧箱壁上。前述的这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中,还包括电控装置,风机装置均与电控装置电连接。电控装置用以控制风机装置的启动和停止。前述的这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包括三组除尘装置,每组除尘装置包括两台吸尘装置,一台吸尘装置的安装高度高于另一台吸尘装置的安装高度6米~7米。根据车间内实际工况来确定从除尘装置的组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排风装置、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及内置于第一箱体的过滤装置,使得其能够将除尘后的洁净空气直接排放于车间内;过滤装置采用多个带有褶皱结构的中空长圆筒滤芯,多个中空长圆筒滤芯又通过铺叠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箱体中,从而能够保证车间内的除尘效果,经过过滤装置的洁净空气通过排风装置直接排向车间内,因而不会造成车间内的热风损失,在冬季不会对车间供暖产生影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控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除尘装置,2-吸尘装置,3-第一箱体,4-过滤装置,5-第二箱体,6-排风装置,7-风机装置,8-送风管,9-焊接支架,10-进风口,11-中空长圆筒滤芯,12-消音装置,13-矩形排风箱,14-喷吹口,15-电控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技术的实施例1: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除尘装置1,一组除尘装置1中包括至少两台吸尘装置2,每台吸尘装置2包括第一箱体3、过滤装置4、第二箱体5和排风装置6,排风装置6设置在第二箱体5上方,第二箱体5设置在过滤装置4上方,过滤装置4设置在第一箱体3内,第二箱体5内设置有风机装置7,风机装置7通过送风管8与排风装置6连通。本技术的实施例2: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除尘装置1,一组除尘装置1中包括至少两台吸尘装置2,每台吸尘装置2包括第一箱体3、过滤装置4、第二箱体5和排风装置6,排风装置6设置在第二箱体5上方,第二箱体5设置在过滤装置4上方,过滤装置4设置在第一箱体3内,第二箱体5内设置有风机装置7,风机装置7通过送风管8与排风装置6连通。吸尘装置2还包括焊接支架9,焊接支架9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下方。焊接支架9用以支撑第一箱体3。第一箱体3的一面箱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0,进风口10由百叶窗形成。通过设置在第一箱体3一面箱壁上的百叶窗作为该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的进风口10,车间内的焊接烟气则通过进风口10进入第一箱体3内。本技术的实施例3: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包括一组除尘装置1,一组除尘装置1中包括两台功率为7.5kw的吸尘装置2,每台吸尘装置2包括第一箱体3、过滤装置4、第二箱体5和排风装置6,排风装置6设置在第二箱体5上方,第二箱体5设置在过滤装置4上方,过滤装置4设置在第一箱体3内,第二箱体5内设置有风机装置7,风机装置7通过送风管8与排风装置6连通。吸尘装置2还包括焊接支架9,焊接支架9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下方。焊接支架9用以支撑第一箱体3。第一箱体3的一面箱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0,进风口10由百叶窗形成。过滤装置4包括有多个带有褶皱结构的中空长圆筒滤芯11,多个中空长圆筒滤芯11之间平行设置,多个中空长圆筒滤芯11径向铺叠于第一箱体3中。第二箱体5内设置有消音装置12;消音装置12包括多个消音棉,消音棉贴覆于第二箱体5的内壁上。本技术的实施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除尘装置(1),一组除尘装置(1)中包括至少两台吸尘装置(2),每台吸尘装置(2)包括第一箱体(3)、过滤装置(4)、第二箱体(5)和排风装置(6),所述排风装置(6)设置在第二箱体(5)上方,第二箱体(5)设置在过滤装置(4)上方,所述过滤装置(4)设置在第一箱体(3)内,所述第二箱体(5)内设置有风机装置(7),所述风机装置(7)通过送风管(8)与排风装置(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除尘装置(1),一组除尘装置(1)中包括至少两台吸尘装置(2),每台吸尘装置(2)包括第一箱体(3)、过滤装置(4)、第二箱体(5)和排风装置(6),所述排风装置(6)设置在第二箱体(5)上方,第二箱体(5)设置在过滤装置(4)上方,所述过滤装置(4)设置在第一箱体(3)内,所述第二箱体(5)内设置有风机装置(7),所述风机装置(7)通过送风管(8)与排风装置(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2)还包括焊接支架(9),所述焊接支架(9)设置在第一箱体(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的一面箱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0),所述进风口(10)由百叶窗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循环车间烟尘整体除尘混合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有多个带有褶皱结构的中空长圆筒滤芯(11),多个中空长圆筒滤芯(11)之间平行设置,多个中空长圆筒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精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