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72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灶具。包括外环火盖体及设置于外环火盖体内的环状腔体,外环火盖体设有与环状腔体连通的内圈火孔和外圈火孔;外环火盖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传火槽,传火槽的底部设有多个传火孔;传火槽与内圈火孔及外圈火孔之间通过传火孔连通,并且传火槽的两端分别与内圈火孔和外圈火孔的出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火槽将外环火盖的内圈火孔火焰传递到外圈火孔,可以便利的实现火焰的传递,能够提高传火效率,使燃气进行充分燃烧,提高火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灶具
本技术属于燃气灶
,特别涉及一种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灶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燃烧器的传火结构主要是由内环火盖的火焰,通过传火通道传递到外环火盖,再把外环火点燃;传递过程中,由于内外环为独立的结构,外环火盖在使用时会依旧会产生离焰现象,且燃气在燃烧时不能进行充分燃烧,使得一氧化碳排放量大,这就使得燃气的利用率较低,既增加了能耗,又加剧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灶具,能够提高传火效率。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外环火盖,包括外环火盖体及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体内的环状腔体,所述外环火盖体设有与所述环状腔体连通的内圈火孔和外圈火孔;所述外环火盖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传火槽,所述传火槽的底部设有多个传火孔;所述传火槽与所述内圈火孔及所述外圈火孔之间通过所述传火孔连通,并且所述传火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圈火孔和所述外圈火孔的出气口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火槽位于与其连通的所述内圈火孔和所述外圈火孔的上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火槽沿径向设置,所述传火孔的轴线与所述传火槽垂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所述内圈火孔和所述外圈火孔之间的所述传火孔与所述环状腔体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环火盖体的顶部沿径向设有凹槽,所述传火槽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火槽为沿径向开设的切缝结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传火槽的宽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环火盖体的顶部内侧边缘为坡面结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环火盖体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位于所述外圈火孔下方的多个外圈稳焰孔,所述外圈火孔和所述外圈稳焰孔倾斜设置;所述外环火盖体的内侧壁上沿周向设有位于所述内圈火孔下方的内圈稳焰孔,所述内圈火孔和所述内圈稳焰孔倾斜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圈稳焰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外圈火孔的直径;所述内圈稳焰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圈火孔的直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环火盖体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凹陷,所述外圈火孔和所述内圈稳焰孔布设于所述环形凹陷内。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外环火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灶具,包括如上所述的外环火盖或如上所述的燃烧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灶具,在外环火盖上设置传火槽,通过传火槽将外环火盖的内圈火孔火焰传递到外圈火孔,可以便利的实现火焰的传递;同时,传火槽底部设置传火孔,更有利于火焰通过传火槽在内圈火孔和外圈火孔之间传递,能够提高传火效率,使燃气进行充分燃烧,提高火焰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轴测图;图3为图2的I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外环火盖体,2为顶部,3为凹槽,4为传火槽,5为内圈稳焰孔,6为内圈火孔,7为传火孔,8为外圈火孔,9为外圈稳焰孔,10为环状腔体,11为火盖座,12为燃烧器主体。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环火盖,可有效传递火焰,防止外环火盖在使用时产生离焰现象,使燃气在燃烧时能进行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参见图1至图3所示,该外环火盖,包括外环火盖体1及设置于外环火盖体1内的环状腔体10,外环火盖体1设有与环状腔体10连通的内圈火孔6和外圈火孔8,使得燃气可以通过环状腔体10进入内圈火孔6和外圈火孔8进行燃烧。外环火盖体1的顶部2设有至少一个传火槽4,传火槽4的两端分别与内圈火孔6和外圈火孔8的出气口连通,内圈火孔6处的火焰通过传火槽4传递到外圈火孔8,可以便利的实现火焰的传递。传火槽4的底部设有多个传火孔7,传火槽4与内圈火孔6之间及传火槽4与外圈火孔8之间通过传火孔7连通,内圈火孔6和外圈火孔8内的燃气经过传火孔7溢流至传火槽4内,有利于火焰通过传火槽4在内圈火孔6和外圈火孔8之间传递,能够提高传火效率,使燃气进行充分燃烧,提高火焰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传火槽4位于与其连通的内圈火孔6和外圈火孔8的上方,以缩短传火槽4与内圈火孔6和外圈火孔8的出气口之间的距离,提高传火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传火槽4沿径向设置,传火孔7的轴线与传火槽4垂直,以缩短传火路径,从而保证内圈火孔6处的火焰能够顺利传递到外圈火孔8处,进一步提高传火的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火槽4的传火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位于内圈火孔6和外圈火孔之间的传火孔7与环状腔体10连通,增加进入传火槽4内的燃气量,使内圈火孔6的火焰连续地传递到外圈火孔8处,使传火效果更为可靠和迅速。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外环火盖体1的顶部2上沿径向设有凹槽3,传火槽4设置于凹槽3的底部。优选地,凹槽3的宽度大于传火槽4的宽度,即传火槽4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火盖体及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体内的环状腔体,所述外环火盖体设有与所述环状腔体连通的内圈火孔和外圈火孔;/n所述外环火盖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传火槽,所述传火槽的底部设有多个传火孔;/n所述传火槽与所述内圈火孔及所述外圈火孔之间通过所述传火孔连通,并且所述传火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圈火孔和所述外圈火孔的出气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火盖体及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体内的环状腔体,所述外环火盖体设有与所述环状腔体连通的内圈火孔和外圈火孔;
所述外环火盖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传火槽,所述传火槽的底部设有多个传火孔;
所述传火槽与所述内圈火孔及所述外圈火孔之间通过所述传火孔连通,并且所述传火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圈火孔和所述外圈火孔的出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槽位于与其连通的所述内圈火孔和所述外圈火孔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槽沿径向设置,所述传火孔的轴线与所述传火槽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圈火孔和所述外圈火孔之间的所述传火孔与所述环状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体的顶部沿径向设有凹槽,所述传火槽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槽为沿径向开设的切缝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东升郭正柔熊建敏谢俊锋黄忠林谭道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