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35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所述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包括墙板;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墙板的侧壁,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丝杆、调节杆、支撑杆、调节套筒、螺栓、支杆和挤压块;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块、底座、调节齿和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具有支撑牢固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
技术介绍
国家住建部大力推广建筑工业化。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商不断进入建筑工业化领域,建筑工业化蕴藏无限的商机,但风险也不容忽视。行业在BIM应用、机械装备研发以及自动化集成形成比较多的共识,特别是结构体系方面必须进行重大变革,充分发挥机械加工的价值,扫除在传统人工分散模式下的一些约束。基于PC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前提下,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在拼装墙板构件时,需要安装固定支架使墙板保持直立,一般的支架结构简单,其作用面积很小,固定效果和支撑效果不好,而且通常一块墙板需要两个高的固定支架和两个矮的固定支架,两个高的固定支架支撑墙板高处,两个矮的固定支架支撑墙板的低端,每一个固定支架两头需要分别固定在墙板和地面上,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牢固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包括:墙板;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墙板的侧壁,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丝杆、调节杆、支撑杆、调节套筒、螺栓、支杆和挤压块,两个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墙板的侧壁上部和下部,两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内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其中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内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筒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筒的内部,所述支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筒的侧壁,且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内部,所述挤压块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栓的内部;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块、底座、调节齿和限位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的顶面,所述滑块的底面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两个所述调节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限位杆固定于所述滑块的两侧,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调节齿之间卡和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螺栓的最大直径,且所述挤压块抵触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滑槽、连接板、弹簧和滚轮,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的底面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块的内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面,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且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最小直径等于所述调节齿的出口宽度,且所述限位杆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调节齿的最大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高度大于所述调节齿的最大高度。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合适的位置,移动所述滑块,调整好所述支撑杆的角度,然后转动所述调节杆,调节所述丝杆伸出的长度,使得所述支撑板紧紧抵触所述墙板的上部分侧壁,并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墙板的侧壁,本技术采用大面积的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板,使得所述支撑杆不易左右晃动,支撑更加牢固,而且所述墙板受力面积增大,不会损坏墙面;之后上下滑动所述调节套筒,使得所述支撑板抵触到所述墙板的下部分侧壁,调节完毕后反向转动所述螺栓,所述螺栓带动所述挤压块抵触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使得所述调节套筒无法滑动,本技术采用两个支撑杆一体式支撑架,大大减少施工步骤,降低工人工作量,节省了工作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滑块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调节套筒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标号:1、墙板,2、支撑结构,21、支撑板,22、丝杆,23、调节杆,24、支撑杆,25、调节套筒,26、螺栓,27、支杆,28、挤压块,3、调节结构,31、滑块,32、底座,33、滑槽,34、调节齿,35、限位杆,36、连接板,37、弹簧,38、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滑块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调节套筒的截面示意图。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包括:墙板1;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固定于所述墙板1的侧壁,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板21、丝杆22、调节杆23、支撑杆24、调节套筒25、螺栓26、支杆27和挤压块28,两个所述支撑板21固定于所述墙板1的侧壁上部和下部,两个所述丝杆2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2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杆23的一端内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杆22的另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24的一端与其中所述调节杆23的另一端内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筒25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4的侧壁,所述螺栓26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筒25的内部,所述支杆2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筒25的侧壁,且所述支杆27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调节杆23的另一端内部,所述挤压块28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栓26的内部;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4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滑块31、底座32、调节齿34和限位杆35,所述支撑杆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31的顶面,所述滑块31的底面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32的顶面,两个所述调节齿34固定于所述底座32的两侧,所述限位杆35固定于所述滑块31的两侧,且所述限位杆35与所述调节齿34之间卡和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挤压块28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螺栓26的最大直径,为了所述挤压板28不会从所述调节套筒25内脱落;且所述挤压块28抵触所述支撑杆24的侧壁,为了所述挤压块28抵触所述支撑杆24侧壁时,所述调节套筒25不能滑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调节结构3还包括滑槽33、连接板36、弹簧37和滚轮38,所述滑槽33设于所述底座32的顶面,所述连接板3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31的底面内部,所述弹簧3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块31的内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36的顶面,所述滚轮38安装于所述连接板36的另一端,且所述滚轮38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槽33的内部,设置所述滑槽33、所述连接板36、所述弹簧37和所述滚轮38是为了所述滑块31抬起时不会与所述底座32分开,同时所述滑块31放下后,所述连接板36能够复位并保持所述滚轮38能够在所述滑槽33内滚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墙板(1);/n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固定于所述墙板(1)的侧壁,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板(21)、丝杆(22)、调节杆(23)、支撑杆(24)、调节套筒(25)、螺栓(26)、支杆(27)和挤压块(28),两个所述支撑板(21)固定于所述墙板(1)的侧壁上部和下部,两个所述丝杆(2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2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杆(23)的一端内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杆(22)的另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24)的一端与其中所述调节杆(23)的另一端内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筒(25)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4)的侧壁,所述螺栓(26)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筒(25)的内部,所述支杆(2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筒(25)的侧壁,且所述支杆(27)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调节杆(23)的另一端内部,所述挤压块(28)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栓(26)的内部;/n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4)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滑块(31)、底座(32)、调节齿(34)和限位杆(35),所述支撑杆(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31)的顶面,所述滑块(31)的底面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32)的顶面,两个所述调节齿(34)固定于所述底座(32)的两侧,所述限位杆(35)固定于所述滑块(31)的两侧,且所述限位杆(35)与所述调节齿(34)之间卡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墙板构件钢筋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板(1);
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固定于所述墙板(1)的侧壁,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板(21)、丝杆(22)、调节杆(23)、支撑杆(24)、调节套筒(25)、螺栓(26)、支杆(27)和挤压块(28),两个所述支撑板(21)固定于所述墙板(1)的侧壁上部和下部,两个所述丝杆(2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2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杆(23)的一端内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杆(22)的另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24)的一端与其中所述调节杆(23)的另一端内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筒(25)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4)的侧壁,所述螺栓(26)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筒(25)的内部,所述支杆(2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套筒(25)的侧壁,且所述支杆(27)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调节杆(23)的另一端内部,所述挤压块(28)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栓(26)的内部;
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4)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滑块(31)、底座(32)、调节齿(34)和限位杆(35),所述支撑杆(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31)的顶面,所述滑块(31)的底面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32)的顶面,两个所述调节齿(34)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颖形苏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公和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