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23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通过Ⅰ型钢套箱内侧及Ⅱ型钢套箱外侧固定环形泡沫块,钢套箱间通过高强弹簧连接,钢套箱下方悬挂大角度圆锥形钢板,其结构设计合理,构造简单,维护更换方便,提高了深水桥墩的防撞能力,适于跨江跨海的深水桥墩,可有效利用新型的防撞装置,提高施工效率和防撞能力,保证桥梁和船只的安全运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最近十几年,我国跨江跨海大桥快速发展,数量迅速增加,对我国深水桥墩的防撞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同的防撞设施具有不同的施工效率、安装质量、使用性能和适应环境。目前,桥墩的防撞设施主要有防撞气囊、防撞块和维护桩等多种。然而,传统的各种桥墩防撞设施都存在不同的不足,施工效率低下、安装质量不高、防撞能力差、更换不便。采用本深水桥墩防撞装置,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防撞能力,维护更换方便,特别适用于跨江跨海大桥的深水桥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桥墩防撞能力差,维护更换不便,进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构造简单,安装方便,适于跨江跨海的深水桥墩,可有效利用新型的防撞装置,提高施工效率和防撞能力,保证桥梁和船只的安全运营。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是由固定装置、钢绞线以及悬垂装置组成;所述固定装置为环形结构,安装在桥墩上,所述固定装置下方通过钢绞线安装有多个悬垂装置,所述多个悬垂装置呈环形等分分布;所述固定装置是由多个Ⅰ型钢套箱、多个Ⅱ型钢套箱、多个高强弹簧组成,所述多个Ⅰ型钢套箱之间、多个Ⅱ型钢套箱之间通过铰链进行连接组成环形结构;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安装在桥墩上,所述多个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以桥墩为中心设置在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外侧,所述多个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与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之间通过多个高强弹簧进行连接;所述悬垂装置是由等腰三角形钢板、直角三角形钢板、圆锥形钢板组成,所述等腰三角形钢板和直角三角形钢板焊接在圆锥形钢板的空腔中,多个悬垂装置分别通过钢绞线铰接在Ⅱ型钢套箱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由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的内圈、由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外圈上均设有环形泡沫块,所述环形泡沫为多个子泡沫组成,所述子泡沫分别与对应的Ⅰ型钢套箱和Ⅱ型钢套箱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Ⅰ型钢套箱和Ⅱ型钢套箱均是由箱体、环向钢肋、工字钢撑组成,所述箱体中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环向钢肋,所述相对应的环向钢肋之间通过工字钢撑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圈带有环形泡沫由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是由3个Ⅰ型钢套箱及3个子泡沫组成,每个Ⅰ型钢套箱和子泡沫的圆心角为120度,在Ⅰ型钢套箱高度四分点处铰接组成一个圆环,内圈带有环形泡沫由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直径比桥墩直径大100mm,所述外圈带有环形泡沫由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是由3个Ⅱ型钢套箱及3个子泡沫组成,每个Ⅱ型钢套箱和子泡沫的圆心角为120度,在Ⅱ型钢套箱高度四分点处铰接组成一个圆环。进一步的,所述Ⅰ型钢套箱、Ⅱ型钢套箱内壁在高度四分点处焊接环向钢肋,相对应的环向钢肋之间焊接工字钢撑。进一步的,所述Ⅰ型钢套箱和Ⅱ型钢套箱之间在高度方向四分点处通过高强弹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形钢板内焊接一块等腰三角形钢板和两块直角三角形钢板,通过钢绞线铰接于Ⅱ型钢套箱底部,圆锥形钢板的圆锥角为120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通过钢绞线安装有6个悬垂装置,固定装置中相邻的悬垂装置之间的夹角为60度。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构造简单,维护更换方便,通过Ⅰ型钢套箱内侧及Ⅱ型钢套箱外侧绑定环形泡沫块,钢套箱间通过高强弹簧连接,钢套箱下方悬挂大角度圆锥形钢板,结构受力简明合理,提高了深水桥墩的防撞能力,适于跨江跨海的深水桥墩,可有效利用新型的防撞装置,提高施工效率和防撞能力,保证桥梁和船只的安全运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撞装置平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撞装置断面的结构示意图;1、Ⅰ型钢套箱;2、Ⅱ型钢套箱;3、高强弹簧;4、等腰三角形钢板;5、直角三角形钢板;6、圆锥形钢板;7、钢绞线;8、环形泡沫;9、箱体;10、环向钢肋;11、工字钢撑;12、桥墩;13、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是由固定装置、钢绞线7以及悬垂装置组成;所述固定装置为环形结构,安装在桥墩12上,所述固定装置下方通过钢绞线7安装有多个悬垂装置,所述多个悬垂装置呈环形等分分布;所述固定装置是由多个Ⅰ型钢套箱1、多个Ⅱ型钢套箱2、多个高强弹簧3组成,所述多个Ⅰ型钢套箱1之间、多个Ⅱ型钢套箱2之间通过铰链13进行连接组成环形结构;多个Ⅰ型钢套箱1组成的环形结构安装在桥墩12上,所述多个Ⅱ型钢套箱2组成的环形结构以桥墩12为中心设置在多个Ⅰ型钢套箱1组成的环形结构外侧,所述多个Ⅱ型钢套箱2组成的环形结构与多个Ⅰ型钢套箱1组成的环形结构之间通过多个高强弹簧3进行连接;所述悬垂装置是由等腰三角形钢板4、直角三角形钢板5、圆锥形钢板6组成,所述等腰三角形钢板4和直角三角形钢板5焊接在圆锥形钢板6的空腔中,多个悬垂装置分别通过钢绞线7铰接在Ⅱ型钢套箱2底部。为了减少撞击力,所述由Ⅰ型钢套箱1组成的环形结构的内圈、由Ⅱ型钢套箱2组成的环形结构外圈上均设有环形泡沫8块,所述环形泡沫8为多个子泡沫组成,所述子泡沫分别与对应的Ⅰ型钢套箱1和Ⅱ型钢套箱2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固定装置的强度,所述Ⅰ型钢套箱1和Ⅱ型钢套箱2均是由箱体9、环向钢肋10、工字钢撑11组成,所述箱体9中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环向钢肋10,所述相对应的环向钢肋10之间通过工字钢撑11进行连接。在实施过程中,先预制焊接Ⅰ型钢套箱1和Ⅱ型钢套箱2,再将环形泡沫8块中的子泡沫和Ⅰ型钢套箱1内圈固定,环形泡沫8块中的子泡沫和Ⅱ型钢套箱2外圈固定,安装就位,Ⅰ型、Ⅱ型钢套箱2环向间通过铰链13连接,两个钢套箱环径向间通过高强弹簧3连接,然后Ⅰ型钢套箱1和Ⅱ型钢套箱2内注水下沉,圆锥形钢板6内焊接一块等腰三角形钢板4和两块直角三角形钢板5,通过钢绞线7铰接于Ⅱ型钢套箱211底部中间。为了方便安装及防撞装置随水位变化沿桥墩12自由移动,所述内圈带有环形泡沫8由Ⅰ型钢套箱1组成的环形结构是由3个Ⅰ型钢套箱1及3个子泡沫组成,每个Ⅰ型钢套箱1和子泡沫的圆心角为120度,在Ⅰ型钢套箱1高度四分点处铰接组成一个圆环,内圈带有环形泡沫8由Ⅰ型钢套箱1组成的环形结构直径比桥墩12直径大100mm,所述外圈带有环形泡沫8由Ⅱ型钢套箱2组成的环形结构是由3个Ⅱ型钢套箱2及3个子泡沫组成,每个Ⅱ型钢套箱2和子泡沫的圆心角为120度,在Ⅱ型钢套箱2高度四分点处铰接组成一个圆环。为了保证钢套箱的刚度和合理受力,所述Ⅰ型钢套箱1、Ⅱ型钢套箱2内壁在高度四分点处焊接环向钢肋10,相对应的环向钢肋10之间焊接工字钢撑11,Ⅰ型钢套箱1、Ⅱ型钢套箱2的箱壁厚大于5mm,Ⅰ型钢套箱1的径向厚度与高度之比为2:3;Ⅱ型钢套箱2的径向厚度与高度之比为2:3。为了保证能够防撞消能和合理受力,所述Ⅰ型钢套箱1和Ⅱ型钢套箱2之间在高度方向四分点处通过高强弹簧3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是由固定装置、钢绞线以及悬垂装置组成;所述固定装置为环形结构,安装在桥墩上,所述固定装置下方通过钢绞线安装有多个悬垂装置,所述多个悬垂装置呈环形等分分布;所述固定装置是由多个Ⅰ型钢套箱、多个Ⅱ型钢套箱、多个高强弹簧组成,所述多个Ⅰ型钢套箱之间、多个Ⅱ型钢套箱之间通过铰链进行连接组成环形结构;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安装在桥墩上,所述多个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以桥墩为中心设置在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外侧,所述多个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与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之间通过多个高强弹簧进行连接;所述悬垂装置是由等腰三角形钢板、直角三角形钢板、圆锥形钢板组成,所述等腰三角形钢板和直角三角形钢板焊接在圆锥形钢板的空腔中,多个悬垂装置分别通过钢绞线铰接在Ⅱ型钢套箱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是由固定装置、钢绞线以及悬垂装置组成;所述固定装置为环形结构,安装在桥墩上,所述固定装置下方通过钢绞线安装有多个悬垂装置,所述多个悬垂装置呈环形等分分布;所述固定装置是由多个Ⅰ型钢套箱、多个Ⅱ型钢套箱、多个高强弹簧组成,所述多个Ⅰ型钢套箱之间、多个Ⅱ型钢套箱之间通过铰链进行连接组成环形结构;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安装在桥墩上,所述多个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以桥墩为中心设置在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外侧,所述多个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与多个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之间通过多个高强弹簧进行连接;所述悬垂装置是由等腰三角形钢板、直角三角形钢板、圆锥形钢板组成,所述等腰三角形钢板和直角三角形钢板焊接在圆锥形钢板的空腔中,多个悬垂装置分别通过钢绞线铰接在Ⅱ型钢套箱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Ⅰ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的内圈、由Ⅱ型钢套箱组成的环形结构外圈上均设有环形泡沫块,所述环形泡沫为多个子泡沫组成,所述子泡沫分别与对应的Ⅰ型钢套箱和Ⅱ型钢套箱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水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型钢套箱和Ⅱ型钢套箱均是由箱体、环向钢肋、工字钢撑组成,所述箱体中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环向钢肋,所述相对应的环向钢肋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巍杨化奎陆近涛吴凡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